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天气的内容。
带有天气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合 [相关解释]
1.谓阴气﹑阳气﹑天气相合。 2.三次交合。 3.三度交锋;三个回合。 4.谓三者合而为一。 5.阴阳家相传以十二支配五行之金﹑木﹑水﹑火,取生﹑旺﹑墓三者以合局,谓之"三合",据以选择吉日良时。 6.指三个字母相拼合。
丽人天 [相关解释]
1.美好宜人的天气。典出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乌漉秃 [相关解释]
1.形容天气阴晦。
九暑 [相关解释]
1.指夏季九十天的暑热天气。
也许 [相关解释]
副词。表示可能,不肯定天气闷热,也许会下雨|这样处理也许不很妥当吧?
云冻 [相关解释]
1.谓天气寒冷时阴云凝聚。
云图 [相关解释]
表示各类云状的照片。通常分一般云图和卫星云图。一般云图是按各类云的典型形态拍摄的,是判断和辨认天空中云状的标准图谱。气象观测中,云状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运动,同时预示着天气变化的趋势。可为预报天气提供参考。
云消雾散 [相关解释]
1.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云迷雾锁 [相关解释]
1.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人间重晩晴 [相关解释]
1.唐李商隐《晩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晩晴。"本谓人们珍视晩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伏景天 [相关解释]
1.即伏天。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低压槽 [相关解释]
在同一海拔高度的平面上,气压低于相邻三面而高于另一面的区域。通常用等压线来表示。在天气图上,低压槽呈弯曲状,一边开口,开口边气压较低。在北半球,低压槽内空气以逆时针方向流入,且有上升运动,其中水汽遇冷凝结,造成阴雨天气。
低涡 [相关解释]
全称低气压涡漩”。指高空等压面天气图上中心高度较低的空气涡漩。在北半球低涡内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入中心,并有上升运动,其中水汽遇冷凝结,多阴雨天气。如产生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低涡,当它东移经过长江中下游时,常有较大雨水。
余霁 [相关解释]
1.谓久晴的天气。
作厄 [相关解释]
1.作难,作梗。多用以指天气阴雨。
倒春寒 [相关解释]
春季早期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主要由长期阴雨天气或冷空气入侵等原因造成。可给农业生产造成桅,如引起中国南方的早稻烂秧,北方的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麦的烂种或死苗现象等。
倒槽 [相关解释]
中低纬度地区,开口向南或西南的低压槽。倒槽区有辐合上升气流,与锋面或高空槽相遇,往往产生云雨天气。中国西南地区和湖南、江西一带常有倒槽形成,并伸向华东地区,有时槽内还生成低气压,带来阴雨天气。有台风活动时,也常有倒槽发生。
倒黄梅 [相关解释]
梅雨带北移后重又南下压在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的现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在7月8-12日出梅,然后进入盛夏少雨季节。但有些年份冷空气势力较强,不断南下,使冷暖空气再次在长江中下游对峙,在这些地区继续出现一段时阴时雨的梅雨天气。
六阳 [相关解释]
1.中医十二经脉中﹐有手三阳﹑足三阳(阳明﹑太阳﹑少阳)六经脉﹐谓之六阳。见《灵枢经·经脉》。六阳经脉皆聚于头部﹐故亦称头为六阳或六阳会首、六阳魁首。 2.古以天气为阳﹐地气为阴﹐十一月至来年四月为阳气上升之时﹐合称六阳。
养禾天 [相关解释]
1.农历五月的天气。
冻雷 [相关解释]
1.指春天的雷。因天气未暖,还没解冻,故称。
凄风苦雨 [相关解释]
1.语本《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原以"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后亦比喻境遇凄凉悲惨。
凉快 [相关解释]
①清凉爽快下了一阵雨,天气~多了。②使身体清凉爽快坐下~~再接着干ㄧ到树阴下~一下。
力主 [相关解释]
极力主张~和谈ㄧ因为天气要变,他~提前出发。
加之 [相关解释]
连词,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天气闷热,~窗外车马声不断,简直无法休息。
半阴 [相关解释]
1.未全阴暗。 2.谓天气多云。
占候 [相关解释]
1.视天象变化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 2.指根据天象变化预测自然界的灾异和天气变化。
卧冬 [相关解释]
1.方言。我国北方因冬天天气严寒﹐农民在农闲时不常下地﹐称为卧冬。 2.方言。旧时贫苦农民利用冬闲季节进城从事拉洋车等体力劳动﹐叫做卧冬。 3.船舶因航道﹑港口严寒冰冻﹐无法航行﹐停泊过冬。
卫星云图 [相关解释]
由气象卫星拍摄而发送到地面上的大范围云状的照片。气象台根据不同时刻接收到的卫星云图,可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及其运动情况,是预报天气的重要依据。
卷层云 [相关解释]
1.绢丝状透明云幕。隔云可见日月轮廓。有时云体不显,仅使天空带乳白色。蔽日、月时,常有晕出现,往往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卷积云 [相关解释]
1.为白色无影,呈细波﹑小球或鱼鳞状的云块。惩卷层云或卷云伴见。大半在多变天气前出现。
反常 [相关解释]
跟正常的情况不同天气~ㄧ态度~ㄧ~现象ㄧ~心理。
可以 [相关解释]
可以1①表示可能或能够不会的事情,用心去学,是~学会的ㄧ这片麦子已经熟了,~割了。②表示许可你~走了。参看‘能’条d、e两项。 可以2 [kěyǐ]①好;不坏这篇文章写得还~。②厉害你这张嘴真~ㄧ天气实在热得~。
和暖 [相关解释]
暖和天气~丨~的阳光。
和霁 [相关解释]
1.指天气和暖放晴。 2.犹和蔼。
回暖 [相关解释]
天气由冷转暖。
天光 [相关解释]
1.自然的智慧之光。 2.日光;天空的光辉。 3.指白昼。 4.喻君主。 5.犹天色。 6.晨光。 7.谓天亮。 8.谓天气。
天和 [相关解释]
1.谓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 2.谓人体之元气。 3.天气和暖。
天头 [相关解释]
1.书页上端的空白处。 2.方言。犹天气。
天景 [相关解释]
1.天气;天色。
天气 [相关解释]
指较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暖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各地天气各不相同,此晴彼雨,此暖彼寒;即使在同一地区内,也会晴雨冷暖交替不停。由大气环流运动造成天气的变化。
天气图 [相关解释]
显示一定时刻广大地区天气实况和天气形势的图。是将各地气象站在规定时刻内观测到的天气实况填入图中,绘制等值线,分析天气系统的气象专用图。分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两大类。各地气象台根据天气图,可看出各地天气状况和天气系统的分布现状及其演变趋势,经分析,可作出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相关解释]
气象台(站)预先发出关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变化和趋势的报告。气象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卫星、雷达等)收集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气象资料,根据天气演变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判断,然后作出大范围的天气预报。气象站、哨根据大范围天气预报,结合本地区地形、天气特点、群众测天经验,作出单站补充预报。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报。
天清 [相关解释]
1.天气清朗。
天色 [相关解释]
1.天空的颜色。 2.借指时间早晩。 3.犹天气。
天象 [相关解释]
1.《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指天空的景象﹐如日月星辰的运行等。古人常用以占吉凶。 2.气象﹐天气。
天道 [相关解释]
1.犹天理﹐天意。 2.指自然界变化规律。 3.指显示征兆的天象。 4.气候﹐天气。 5.时光﹐时候。 6.局势﹐形势。 7.佛教所说六道之一。
好天 [相关解释]
1.指宜人的天气。
寒喧 [相关解释]
1.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寒日 [相关解释]
1.寒冷的天气。 2.寒冬的太阳。
干冷 [相关解释]
(天气)干燥而寒冷。
平流层 [相关解释]
从对流层顶至离地约50千米高度的大气层。层内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层内大气盛行水平运动,对流十分微弱,因而大气较为稳定,加上水汽和尘艾量稀少,故天气现象少见。
开春 [相关解释]
(~儿)春天开始;进入春天(一般指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开了春,天气就暖和起来了。
弄暖 [相关解释]
1.因天气暖和显得精神。
快爽 [相关解释]
1.爽利。 2.天气晴好,空气流通,使人感到快畅。
恶劣 [相关解释]
很坏品行~ㄧ手段~ㄧ环境~ㄧ~的作风 ㄧ~的天气。
戒寒 [相关解释]
1.告诫人备寒。亦借指霜降以后天气。
折胶堕指 [相关解释]
1.极言天气寒冷。
摄影光源 [相关解释]
供摄影用的光线来源。有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两类。自然光源主要指太阳光,人工光源指各种照明灯,如碘钨灯、闪光灯等。采用自然光源,要注意季节、时间和天气变化的特点;采用人工光源须注意其发光性质。
故此 [相关解释]
因此;所以因为天气不好,今天的登山活动~作罢。
敏感 [相关解释]
对外界事物反应灵敏思想敏感|有些动物对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
散阳 [相关解释]
1.谓冬季阳气外散。古人以阴阳之说解释天气变化。认为冬季阳气应藏而不散,如阳气仍外散,就出现冬温现象。
新凉 [相关解释]
1.指初秋凉爽的天气。
新晴 [相关解释]
1.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日丽风和 [相关解释]
1.阳光明丽,微风和煦。形容天气晴和。
日丽风清 [相关解释]
1.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
日晕 [相关解释]
1.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的现象。围着太阳成环形,带有彩色,通常颜色不明显。日晕常被看做天气变化的预兆。通称风圏。
日暖风和 [相关解释]
1.阳光温暖,微风和煦。形容天气晴和。
早天 [相关解释]
1.早晨的天空。 2.早晨的天气。
时气 [相关解释]
1.气候;天气。 2.时疫。 3.气运。
晏温 [相关解释]
1.天气晴暖。《史记.孝武本纪》"至中山﹐晏温﹐有黄云盖焉。"裴髎集解引如淳曰"三辅谓日出清济为晏。晏而温也。"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二"于时日景晏温﹐皆以为恭孝所感。"清赵翼《多雨》诗"忽晴忽雨乱晨昏﹐纔苦阴寒又晏温。"一说"晏温"与"曣?"﹑"氤氲"音近义同﹐形容云霭垂覆之状。
晩气 [相关解释]
1.暮色;日暮时的景象。 2.指晩秋的天气。
晩霁 [相关解释]
1.谓傍晚雪止或雨停,天气晴朗。
晴天 [相关解释]
1.晴朗的天空。 2.指晴朗的天气。
晴雨计 [相关解释]
1.有晴雨标记的气压表,可以根据它的水银柱或指针的变化预测天气是晴还是雨。亦称"晴雨表"。常用以比喻显示情势变化的标志。
暄凉 [相关解释]
1.暖和与寒冷。 2.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
暄妍 [相关解释]
1.天气暖和,景色明媚。
暄寒 [相关解释]
1.犹寒暄。谓谈天气和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 2.犹寒暑。亦指年岁。
暄美 [相关解释]
1.谓天气暖和,景色明丽。
暑寒 [相关解释]
1.天气炎热与寒冷。
暖气团 [相关解释]
空气温度高于地面或海面温度的气团。在移动中把热量不断传给地面或海面,使所经地区变暖而本身逐渐变冷。影响中国的暖气团主要来自热带海洋,水汽丰沛,若遇北方冷气团,则往往凝云致雨,造成大范围的天气变化。
暖霁 [相关解释]
1.谓雨止天气和暖。
暮天 [相关解释]
1.傍晚的天空。 2.指傍晚的天气。
月晕 [相关解释]
1.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光经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产生的光现象。常被认为是天气变化起风的征兆﹐俗称风圈。
标图 [相关解释]
在军事地图、海图、天气图等上面作出标志。
梅天 [相关解释]
1.黄梅天气。
梅暑 [相关解释]
1.谓梅雨湿热天气。宋王安石有《酬微之梅暑新句》诗。
梅雨 [相关解释]
每年春夏之交,中国江淮流域和日本南部出现的长时期阴雨天气。此时恰是梅子成熟时期,故名;又因气候湿热,衣物易霉,也称霉雨”。由于在6-7月间,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逐渐增强,在此流域的上空与北方冷空气汇合,常维持一准静止锋系,而造成大范围的连续降雨甚至暴雨。
歇热 [相关解释]
1.天气炎热时在荫凉处休息。
气候学 [相关解释]
研究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既是大气科学的分支,又是自然地理学的组成部分。包括物理气候学、天气气候学、小气候学、高空气候学、古气候学以及应用气候学等。
沉闷 [相关解释]
①因天气、环境气氛不爽朗、不舒畅而烦闷空气沉闷得很,恐怕要下雨了|会场里气氛沉闷极了。②心情不愉快;性格很内向他愁眉不展,很沉闷|多参加集体活动,别太沉闷!
泼墨 [相关解释]
1.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挥洒在纸上或绢上,随其形状进行绘画,笔势豪放,墨如泼出。 2.比喻天气或景物所呈现的暗黑色。
涂长望(1906-1962) [相关解释]
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北汉口人。曾赴英国留学。历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央大学教授,中央气象局首任局长等职。当选为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开创了中国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工作,首先提出研究中国的长期天气预报应从全世界天气出发,研究大气活动中心、大气浪动和海洋环流与温度、降水的关系,更细致地区划了中国气候分区等。著有《中国气候区域》和《关于二十世纪气候变暖问题》等。
清厉 [相关解释]
1.耿介有骨气。 2.凄清;凄厉。形容声音激切高昂。 3.凄清;凄厉。形容天气寒冷。
清和 [相关解释]
1.天气清明和暖。 2.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 3.清静和平。形容人的性情。 4.(声音)清越和谐。 5.(诗文)清新和顺。 6.农历四月的俗称。明卢象升《与蒋泽垒先生书》之四"家大人于清和闰月初二日抵白登公署。"一说指农历二月。
清阴 [相关解释]
1.清凉的树阴。 2.喻恩泽。 3.谓天气阴凉。
清霁 [相关解释]
1.雨止雾散。谓天气晴朗。
清静 [相关解释]
1.指天气晴朗宁静。 2.指心性纯正恬静。 3.不烦扰。多指为政清简,无为而治。 4.安静,不嘈杂。 5.犹安定,太平。
温和 [相关解释]
①谓气候不冷不热天气温和|温和的昆明,四季如春。②性情、态度、语句等不粗暴,不严厉,让人感到亲切温和可亲|温和有礼|老师温和的态度使我们倍受感动。
灾害性天气 [相关解释]
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如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寒潮、霜冻、雨淞、大雾等。可发生在不同季节,一般具有突发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