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
【中图分类号】R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2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达23.2%,且日趋年轻化,特别是老年人群患病率已达49%左右,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为重点管理人群,2018年我街道辖区总人数45886人,高血压患者人数4286人,在慢病高血压随访工作中,部分患者未坚持规则服用高血压药物,从而导致血压控制不满意,出现高血压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通过监测本辖区2018年1月-12月高血压管理患者3832人,日常工作中高血压慢病随访规范用药率统计,社区高血压规律服药人数3201人,规范服药率达83.53%,针对该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探讨未规则服药情况:
1.间断服药:在门诊慢性随访工作中,间断服药患297人,占7.75%,存在血压平稳就擅自停药,血压偏高就服药及因各种原因漏服药的情况。
2.擅自停药:有38位患者停药,占1%,在未经医生用药调整的情况下,擅自停药,也不复查血压。
3.更改剂量:随访发现,121位患者根据每日血压情况自行调整每日服药量,占管理人数的3%。
4.交替服药:37位患者存在为了避免药物副反应,交叉服药两种及以上降压药的情况,占管理人数的1%
5.未服药:138位患者在诊断高血压后未服药,通过饮食及运动控制血压,但血压仍控制不满意。随访时存在血压值偏高。占管理人数的3.60%。
二、未规则服降压药的危害
1.心脏损伤:冠心病,心力衰竭,45%-50%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存在有高血压。
2.脑部损伤:50%-75%脑卒中患者存在合并有高血压,临床表现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以及认知功能减退,常见症状有头痛、呕吐,甚至死亡。
3.血管损伤: 心血管:动脉硬化,脑卒中,主动脉夹层损伤,常 见症状表现为胸背部持续疼痛并伴有血压升高。
4.眼底:出血、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5.肾脏:慢性肾病,尿毒症,引发高血压肾病,导致肾功能减退。
三、居家药品的保管方法:
1.药品存放在固定的地点.如小药箱、抽屉或盒子等,老年人记忆力差,存放点外有标识,药物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家人定期检查药品质量,有效期。
2.药品的外包装盒或药瓶上药物名称、作用、用法以及有效期标识保持干净,外包装完整,药物说明书完善保存,保证用药安全。
3.内服药与外用药要分开地方存放,并贴好醒目的标识,以免用错。所有药品均放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误用。
四、促进规范服药的护理措施:
1.健康宣教:配药时,向患者明确服药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知识,正确认识长期血压过高对身体的危害及规律服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规律服药的重要性认识。
2.经济水平因素:根據患者病情及经济水平情况,让患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基本药,避免高价药。
3.家庭成员督导: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且所患的慢性病还具有病史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因此,许多老人不仅常年反复用药,而且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可根据老人的特点,采取形象的、多次的、反复的指导方法帮助记忆。需要家属的协作、督导,如撕去锡纸包装,按时送给老人,并亲自照顾服下。
4.社区家庭医生:社区家庭医生跟慢病患者签约,由家庭医生每月定期督导患者服药,了解血压情况,督导规律,安全用药。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5.电子设备: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配备电子药盒定期提醒服药,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机app服药管理模式对日常用药及身体状况,血压波动情况进行记录管理。
6.药品:尽量选择单一,简单的服药方法,避免药品种类过多,服用次数频繁。
高血压的控制和管理需要遵医嘱长期规范服用高血压药物。对在社区日常慢性管理工作中,通过以上措施来有效控制社区患者居家规范服用高血压药物,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率及并发症,达到居家高血压有效控制率,提高社区慢病规范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