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高中 > 高中地理 > 高中地理题库

(26分) 2011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

题文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1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26分) 2011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


(26分) 2011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6分)
(2)根据图b,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多少倍?根据图a、图b,试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10分)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图c所示的“城市雨洪利用”新型排放系统。试分析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10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和地表的硬化,使城市成为“热岛”。促使空气对流上升;城市上空多降水所需的凝结核;城市增加地表空气运动摩擦力,使降水系统停留时间延长。(6分)
(2)7~8倍(2分)城市建筑使绿地(裸地)减少,造成降雨损失量锐减,地表径流会在短时间内集聚而形成雨涝;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排泄下渗的地下水,甚至出现喷涌现象,加剧城市雨涝的形成。(8分)
(3)通过透水广场、绿地和蓄水池(人工水库),促进雨水下渗和储存。减少城市地表的暴雨径流量,延缓汇流时间,防治城市雨涝;储存在地下蓄水池(人工水库)的水,通过过滤净化,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数量;通过回灌井等又可及时补充地下水,防止城市因开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等。(10分)

点击查看城市化的表现及标志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雨岛效应”是指城区降水多,其原因联系降水的形成条件去分析,上升气流和凝结核是降水形成的必要条件。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和地表的硬化,使城市成为“热岛”、促使空气对流上升;城市上空多降水所需的凝结核;城市增加地表空气运动摩擦力,使降水系统停留时间延长。
(2)读图b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是35毫米左右,而混泥土方砖地约是5毫米左右,那么草地的降水损失量是混泥土方砖地的7~8倍;读图可知城市的草地的降水损失量最大,而城市建筑使绿地(裸地)减少,造成降雨损失量锐减,地表径流会在短时间内集聚而形成雨涝;从图a可知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排泄下渗的地下水,甚至出现喷涌现象,加剧城市雨涝的形成。
(3)读图c中各项设施的功能可知:透水广场、绿地和蓄水池(人工水库),可以促进雨水下渗和储存,进而减少城市地表的暴雨径流量,延缓汇流时间;储存在地下蓄水池(人工水库)的水,通过过滤净化,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数量;通过回灌井等又可及时补充地下水,防止城市因开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等。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主要考查你对 [城市化的表现及标志 ]考点的理解。

城市化的表现及标志

城市化的概念、含义和标志:

表现:原有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新设了一大批市镇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gaozhong/1167332.html

高中地理题库相关栏目本月热门文章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