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高中 > 高中政治 > 高中政治题库

改革开放前,我们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禁止私有制经济的存在。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在几次修宪中逐步得到承认。通过2004年3月十届全国

题文

改革开放前,我们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禁止私有制经济的存在。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在几次修宪中逐步得到承认。通过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宪,我们将给民营经济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必会迎来又一个春天。
用认识论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不断通过修宪来确认民营经济的地位?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 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认识总是不断发展的。由于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 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逐步壮大,我们从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民营经济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供税收和稳定社会等方面所带来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修宪,使宪法不断地反映新的实践。   
(2) 正确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宪法是真理性认识,它的修改必然会促进民营经济的更大发展。

点击查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对宪法的不断修改是认识的不断发展过程。通过不断修宪确认民营经济的地位的原因应该从认识的发展和发挥正确认识的导向作用等方面加以分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改革开放前,我们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主要考查你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的理解。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理解 认识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改革开放前,我们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禁止私有制经济的存在。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在几次修宪中逐步得到承认。通过2004年3月十届全国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gaozhong/1171142.html

高中政治题库相关栏目本月热门文章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