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高中 > 高中历史 > 高中历史题库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体现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和最终破裂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8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体现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和最终破裂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8

题文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体现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据此回答以下问题:(30分)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和最终破裂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8分)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于1927年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的史实有哪些?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共是如何推动国共合作的?(12分)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是什么?(2分)
(4)抗战结束后至新中国成立,国民党两次向中共发出和谈之邀,企图以“假和平”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这两次和谈各是什么?此期间,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哪些战役?(8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4分)
破裂: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4分)
(2)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4分)
1935年8月,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4分)
1936年12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打下了基础。(4分)
(3)赢得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
(4)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和谈(2分)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6分)

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体现了.....”主要考查你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考点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时间:1921.7.23—8.3;
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出席代表:12人,上海李达、李汉俊;北京张国焘、刘仁静;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武汉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王烬美、邓恩铭;广州陈公博,日本东京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13)。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代表全国53位党员。
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制定党的纲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明确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共一大内容:

①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②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③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阶级墓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
④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基本规律和历史特点:

(1)规律:中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特点:
第一,中共是在列宁和第三国际帮助下建立的。
第二,中共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建立的,没有欧洲那样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但党受小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较大。
第三,党成立时理论准备不足。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
“两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历史上重大里程碑”;
“两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大地出现了新曙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gaozhong/245369.html

高中历史题库相关栏目本月热门文章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