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高中 > 高中地理 > 高中地理题库

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某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简述该区域第四纪冰期

题文

(26分)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某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

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某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简述该区域第四纪冰期

(1)简述该区域第四纪冰期以来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8分)
(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说明S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12分)
(3)分析S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6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共8分)
冰川作用(2分):导致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东部湖泊广布(2分);
流水作用(2分):导致 东部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主要位于河流中上游(2分)。
(2)(共12分)
北部高于南部(2分),北部纬度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2分)。
中部大于东西部(2分),中部海拔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2分)
西部等固态降水率线密集,东部等固态降水率线稀疏, 西部变化大于东部(2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加上西部坡度大,气温变化快(2分)。
(3)(共6分)东南部地势比西北部缓(2分),东南部土层深,土壤肥沃(2分),东南部光照条件比西北部充足(2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中定义,读图,图中数值显示,该地的固态降水率较高,约占一半左右。即降水以雨、雪、雹为主,所以第四纪冰期以来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由于冰川的侵蚀,导致半岛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半岛东部湖泊广布,主要是冰蚀湖。而流水的侵蚀,导致半岛东部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主要位于河流中上游。
(2)根据图中的固态降水率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出固态降水率北部高于南部,中部大于东西部,西部固态降水率变化大于东部。因为北部纬度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导致固态降水率高。中部因为海拔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导致固态降水率高。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加上西部坡度大,气温变化快,固态降水率数值变化幅度大,等固态降水率线密集,东部受暖流影响小,坡度较小,气温变化较慢,固态降水率数值变化幅度小,等固态降水率线稀疏。
(3)读图,根据河流的分布和河流长度,可以判断,东南部地势比西北部平缓,所以东南部土层深,土壤肥沃。西北部土壤易流失,土层较薄。S岛这里纬度高,气温低,东南部纬度较低,光照条件比西北部充足。所以植被条件较好。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26分)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主要考查你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考点的理解。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特性: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 长约4万千米。

描述地球大小常用的数据:

(1)赤道半径:6378.1千米
(2)极半径:6356.8千米
(3)平均半径:6371千米
(4)赤道周长:40075千米
(5)经线圈周长:40008.6千米
(6)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7)体积:10833亿立方千米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gaozhong/250835.html

高中地理题库相关栏目本月热门文章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