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复习方法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混合农业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混合农业

考高分网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混合农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考高分网。(http://www.xuefen.com.cn/)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混合农业

指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即个别地区和个别农场,生产农作物和牲畜两种产品。该农业类型由来已久,是在经历了植物培育和动物驯化后开始出现的。在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以栽培农作物、从事农耕活动为主,把经营畜牧业放在次要地位,将牲畜放牧在天然草地或农耕休闲地上,以此满足自身对农畜产品的需要。在工业化带动下的农业大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开始专门种植饲草料,使种植业和畜牧业愈益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混合农业的分布

混合农业生产有多种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这种类型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猪、羊等。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市场的供应国,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的英、法、美、加等国,混合农业仍是主要的农业类型。中国东部农业区和中西部半农半牧区也多属混合农业范畴。在其它第三世界国家,这种农业是自耕农业的基础。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1、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此外,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2、农民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小麦种植的忙季在秋春两季,冬季为小麦生长季节,农事较闲。而冬季正好是牧羊活动的忙季。

3、较好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农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4、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易于种植、采收。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混合农业代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之一。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国土东南部和西部的草原地区。这两片地区的农业生产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其中,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

这里的混合农业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很高。农场主一般只需雇佣一两名工人即可完成农场的农事,但是,剪羊毛工作需要雇用专业的剪羊毛工人进行。一个农场的剪羊毛工作一般只需要几天便可完成。农场一般靠近主要公路,农场生产的羊毛、小麦,可以用火车尽快运往沿海一带的市场。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所产农产品多数供出口,英国是主要的出口对象。

墨累——达令盆地处于大分水岭的西部。从东部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在大分水岭的东侧降下丰富的地形雨。在大分水岭的西侧,气流下沉,降雨稀少。这种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的情况,称为山地的雨影效应。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灌溉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为此,澳大利亚政府不遗余力的修建水利工程,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大大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的农牧业的发展。

区位因素:

推荐阅读: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亚洲水稻种植业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热带迁移农业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农业生产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gaozhong/918879.html

地理复习方法相关栏目本月热门文章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