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教书育人

经典阅读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探究

经典阅读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探究

杨昌斌+欧阳佩瑾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经典阅读融入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背景、经典文化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作用,提出了经典阅读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路径选择:搭建好大学生经典阅读教育平台,将大学生经典阅读过程纳入教学管理,构建新媒体经典阅读空间等。

[关键词] 经典阅读;经典文化;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2-0040-02

一 经典阅读融入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经典文化进行了多次论述。他在中央党校八十周年校庆讲话时明确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1]” 他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化进行了科学的评价, 总结了优秀传统经典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的努力方向。 这不仅体现了中央对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重视, 同时也赋予了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新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有效实现承载丰富而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传统经典的推广阅读,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精神价值、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培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能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2]。

二 经典文化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作用

1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

加强中华传统经典的有效推广和阅读,实现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让大学生走进经典、多方面感悟经典,慢慢去体会其中深意,这种教育润物无声,它不是带有强制性行为约束的规章制度,也非直接灌输的讲课和作报告,而是通过内化的作用根植于学生的意识,提点促进他们健康积极的为人处世,树立远大的目标,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3]。充分发挥传统经典文化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等特点,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1)培养起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传统经典文化始终贯穿华夏儿女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特质。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4]。无不蕴含华夏优秀儿女忧国忧民、舍生救国、国强民富的崇高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责任担当。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必将鼓舞当代大学生自觉地将个人的理想与追求和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安康、社会的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生。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儒家学派始终倡导“天下为公”、“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诚信思想品德[5]。使得急公好义、诚实守信成为传统经典文化体系中公认的价值标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人格和良好道德。儒家强调修身正己,立德树人,其思想通篇体现出“自省”和“慎独”修身养性方法。诸如经典中所承载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等等。千百年来,“自省”和“慎独”修养方法,造就了许多通过正心、诚意、修身,然后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模范,使得华夏优秀经典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6]。其对当代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培育高尚人格和良好道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 经典阅读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路径选择

1 搭建好大學生经典阅读教育平台

(1)建立与完善高校大学生传统经典阅读教育管理运营机制。在学校分管思政教育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由学校学生处、教务处、团委、教学分院等部门分管学生思政领导组成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实施经典阅读教育对策,制定经典阅读教育联席工作机制、经典阅读学分制、经典阅读教学与研究阅读评价体系等经典阅读教育管理运营机制。将经典阅读作为大学生文化教育、思政教育发展的基本指标,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使其制度化,与专业教育占同等地位[7]。

(2)调动和发挥高校专家团队经典阅读指导的权威作用。学校要充分借助专家团队,特别是传统经典文化研究专家团队开展活动事项为平台,引领学校的经典阅读活动。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书评等方面给与大学生专题讲座指导,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经典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8]。

(3)充分发挥辅导员经典阅读的推广人作用。一名优秀的辅导员是大学生接触多、沟通交流多、依赖信任多的人员,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深深根植于传统经典文化的土壤中,优秀的辅导员可以把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经典阅读推广工作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经典阅读话题,一起探讨读经典、评经典,共同交流阅读体会、畅谈理想信念、设计未来人生、明晰努力方向,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优秀传统经典文化,坚定其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心,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培育。因此,辅导员作为经典阅读推广人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

(4) 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社团经典阅读的领袖作用。实践证明,高校的学生组织及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已经能够充分利用好高校学习公共空间和文化知识信息空间,主动、积极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创建了许许多多经典阅读教育品牌,逐步成为知识阅读、知识应用、建设书香校园、书香中国的重要阵地和主力军,其中的很多骨干成员已经成为学校传统经典阅读的领袖人物。为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组织、社团开展经典阅读活动的支持和指导,确保工作的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经费、有步骤、有总结、见实效。

2 将大学生经典阅读过程纳入教学管理

(1)实现经典阅读学分化,加强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行为引导。大学生传统经典阅读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价和约束机制,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高校制定和出台诸如经典阅读纳入学分管理这样一些循序渐进参与经典阅读的硬性要求和实现阅读目的的考核评价手段,将大学生经典阅读过程检查和效果评价纳入学籍学分管理,逐步培育起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自觉行为。

(2)经典阅读指导课程化,加强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经典阅读包括“专业经典阅读”和“人文经典阅读”,如何选择经典、如何阅读经典、如何评价经典是大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如果不能及时、系统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他们会失去对经典阅读的信心。有计划地为各专业大学生开设传统经典阅读指导课程,可以让他们掌握传统经典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技巧和评价甄别的技能,切实加强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

3 构建新媒体经典阅读空间

新媒体在存储、检索、下载、阅读等方面所具有的便捷性、直观性、生动性,赢得了大学生的普遍钟爱。因此,高校不能简单地用“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否定大学生对新媒体阅读的追求,而应理性地引导他们的需求,积极组织、整合全校大学生师政教育力量,建立“学校官方微信”、“年级博客”、“班级微博”等,第一时间提供、推广、指导有思想、有深度的中华经典阅读,弘扬主流价值观。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空间, 形成网上和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使高校自媒体真正“活”起来、“动”起来[9]。实现传统纸质经典阅读和现代网络电子经典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传统经典文化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功能作用。

总之,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家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高校更应该发挥中华经典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其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让大学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不断认知传统经典文化所展示的精神、心灵、智慧,在潜移默化中人生精神境界变得高尚宽阔,身心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深沉、更加深刻、更加富有人文内涵[10]。使阅读经典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得力助手,更好地服务高校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 会 暨 讲 话[N].人民日报,2013-03-02(01).

[2]李大伟.基于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江苏高教,2012(2):133-134.

[3]曾翠清.让经典文化“做客”思政教育[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146-147.

[4][5][6]趙建玲,孙海燕.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皖西学院学报,2016,32(03):106-108.

[7][8]杨昌斌.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凯里学院学报,2013,31(05):117-119.

[9]胡颖.“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04):47-51.

[10]党怀兴.倡导阅读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3):9-11.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3161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