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婆的葱
遇灾时,赵扦针对灾情连发七问,突显了大数据在治灾过程中的重要性。就像你妈问你“错几个?错哪了?怎么错的?”,同样突显了大数据在治你过程中的重要性。
科学治灾法,首推大数据
作为一个依靠农业的人口大国,在中国古代,“看天吃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气候出现异常,干旱、涝灾、台风、病虫害,都将给百姓带来重大的打击。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写了一篇名为《越州赵公救灾记》的文章,介绍了熙宁八年夏天,越州(今绍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后,肘任当地地方官的赵拃所采取的一系列救灾行为。
趙忭这人,地方管理经验丰富,而且对形势的预佔颇为准确。早在旱灾爆发初期,他便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早做打算。
他一口气提出了七个问题:属县灾所被者几乡?(越州下属各县,遭遇旱灾的有多少个?具体到多少个乡村?)民能自食者有几?(有多少户百姓储备了粮食,是否能养活自己?)当廪于宫者几人?(需要官府救济的有多少户?)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需要雇佣民工修建的公共设施有多少?)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官库里能动用的钱、粮还剩多少?)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能征募到粮食的有钱人有多少户?)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寺庙、道观和学校库房的余粮还有多少?)
这七个问题,问得十分精准犀利,更是显示出了大数据的优越性。精确的统计数字,是任何大规模行动的前提。多少人要吃粮、分布在哪里、需要多少粮食供应、从哪里供应……赵拃的思路可以说是非常冷静清晰了。他要求政府部门立刻“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先把这些数字掌握在手里。
根据统计,家无余粮的受灾难民共二万一千九百多人。于是,赵拃从官库、富人、寺庙、道观和学校一共征调募集了四万八千多石粮食,保证当地百姓可以熬到旱灾结束。
手里要有粮,心中才不慌
但有了物资不代表工作就完成了,这才只是第一步。
如何把粮食发放到需要粮食的百姓手中,才是宮府需要考虑的实际操作问题——怎样分发粮食,才能不引发混乱哄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尽量让社会处于一种安稳状态——好在,赵拃在这方面也很有心得。
他首先规定,每一个成人每天领取一升救济粮,儿童领半升,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粮草的发放节奏,让賑济持续得更久。为了避免混乱,赵忭还制定了一个巧妙的领粮规则一一男女分开领,一天男,一天女。这个政策一出,一下就让拥堵减半。
赵忭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在于他并非简单粗暴地去执行这项规定,而是充分从百姓的感受出发进行考虑。男女隔日分领固然好,但这样一来,很多家庭就要隔日才能拿到足够的粮食。所以赵拃又做了一个人性化的补丁:男女隔日分领粮食,但每次可以领够两日。
要知道,这可不是简单的朝三暮四,毕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百姓一次可以领两日份的食物,心理感觉可比隔日领一次要踏实多了。而且此举也进一步减少了同一时间段内的领粮人数。从长远看,这一点也在重男轻女的农业社会发出了一个信号:女性同样很重要。
闲着没事干,补墙挣碗饭
说完了如何发粮食,就要解决下一个问题——在哪发粮食。
古代人往往住得分散,难以管理。且老百姓一旦没了粮食,就会逃离本乡,去临近的州县寻食,形成流离失所的难民潮。
赵抃在城镇郊外,一共设置了五十七处发粮点,确保每一个受灾乡村都能就近领取粮食(看,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再次显现)。与此同时,他提了一个要求:本乡人只有在本乡才能领取,离开本乡的,想都别想。于是百姓立刻不乱跑了,情绪稳定地在家待着,乖乖等粮。
发放地点解决了,那么谁来发放呢?这里面也有学问。
救灾是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人手,仅靠当时当地的官员大概率没法完成。赵抃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把赋闲在家的官吏都征集起来,“以工代賑”,用粮食代替俸禄。这些人识文断字,也多多少少有一些从政经验,是当时最好的执行者。
除了雇佣官吏,他还用粮食雇佣难民去修补城墙,共修补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嘿,这不就有效地把闲置人力转换成公共资源了吗。
旱灾加瘟疫,赵抃全搞定
赵抃向朝廷请求调拨宫府五万二千余石粮食,设置了十八个售粮处,低价销售,顺便平抑物价。如此一来,有钱无粮的百姓就可以买到粮食,不至于跟真正的灾民一起抢粮。他还责令富户不得囤积居奇,必须开放销售。富户们可以在正常的交易中获取薄利,因此也没有任何怨言,一举两得。
最后他还使了一招:官府出面替难民作保,向富户借钱,以尽快恢复生产,等到庄稼成熟,官府再督促他们还钱。
有他坐镇指挥,越州的救灾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没有造成大规模动乱。然而祸不单行,到了第二年春天,旱灾又引发了瘟疫。
还是赵拃力挽狂澜。他提前设立了医院,聘请僧人对病人进行救治与照料。在整个救灾过程中,赵拃都显得极有担当。救灾如救火,很多紧急情况并不符合日常流程,需要迅速做出决断。他一拍胸脯,一力承担下来,让手下放手去干。比如宋代规定,遇灾年给穷人的賑济只发放三个月。而越州情况特殊,于是赵抃拍板,发了五个月才停止。
以上种种,都可以看出,一名优秀的地方官在灾情发生时,应当且必须要有的表现:规划得当,执行得力,策略有方,有担当,并充满人性关怀。
曾巩的这篇文章,基本没有渲染旱灾和瘟疫的惨痛,也没有长篇累牍地抒情,写得干净利落,全是实打实的千货。因为他写这篇文章不只是为了赞颂赵抃,最终的目的是——“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翻译成白话就是,希望日后地方官员再遇到灾害,能够效仿赵忭的经验,疏中有紧、有条不紊地让更多人得到及时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