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语文教学与研究

中国古代颜色的文化味道

中国古代颜色的文化味道

芦家玥

生活多彩——五光十色、姹紫嫣红;人成功到巅峰,是大红大紫。颜色,是现代社会意义最丰富的一个词语。就是在古代,颜色也是一个极具文化意义的符号,透过颜色的表象,可以看到我国历史与文化的厚重与变化。

在古代,人类早期对颜色的最初感知来源于生命与生活

人类的色彩认知早在原始荒蛮时代就已开始,黄的土地,红的火焰、血液,青天绿水,黑夜和白昼的交替构成了原始人对整个自然界的基本色彩概念。在那时,色彩被作为一种象征手段加以对应,并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遗址中,除举世震惊的猿人头盖骨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其中用赤铁矿染红的石珠有着更不同寻常的意义,“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的,好像他们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处于原始社会的民族部落,原始人总是看到血液伴随着从生命的诞生到狩猎时人、兽的伤亡,生命的消逝这一过程,并认为血液具有不可抗拒的生命力量,到最后演化成用红色来替代这种神秘的力量的迹象就是一种符号现象。由此,红色在远古时期的色彩崇拜中占了主导地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到农业社会,我们的先祖生活的北方大地,地平土黄,天高地大,人们对天对地莫不顶礼膜拜。《易》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天地玄黄”,很显然,所谓的“玄衣纁裳”(《礼记·礼器》)即“上衣玄,下裳黄”所象征的就是“天”与“地”。玄,天也。(《释言》)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玄的意思有二,一是指空间上大而远,无边无际,很远,看不到结果;二是指颜色,玄色,不是黑色,而是很远看不清究竟是什么颜色,是讲不清,道不明的。所以玄的意义慢慢的因为高远的空间与无法判断的颜色,演变为变化莫测,深奥难懂。产生很多词语:玄妙、玄奥、玄秘,玄理,玄学等。

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颜色的认知越多。中国古代先哲从自然万象有规律的色彩变换中获得了五种基本色相,即:青、赤、黄、白、黑,并体会到这五种色与当时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利害关系。所以,将这五种感性的视觉色相进行了理性阐释:“青,生也。象物生时之色也”;“赤,赫也。太阳之色也”;“黄,晃也。晃晃日光之色也(天地互映)”;“白,启也。如冰启时之色也”;“黑,晦也。如晦冥之色也”。五色被视作特定观念的指代,后又随着阴阳五行学说产生与发展,即:五色(青、黄、赤、白、黑)与五行(水、火、木、金、土)、五方(北、南、东、西、中)、五时(冬、夏、春、秋、长夏)、五性(智、礼、仁、义、信)、五声(呻、笑、呼、哭、歌)、五态(恐、喜、怒、忧、思)、五气(寒、热、风、燥、湿)等。

颜色背后传递的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古代是一个等级明显的社会,在封建社会,很长时间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正色有五种,分别代指东南西北中,也指金木水火土,分别是白色、青色、黑色、赤色和黄色。间色是由正色混合而成,一般指绀、红、缥、紫、流黄这五种颜色。正色为贵,间色为贱。

颜色与阶级挂靠是和社会发展同步的,先秦时期的服饰着色大多数受到当时染织生产能力低下的局限,普通劳动人民的着色还是趋向简易而低廉。《诗经·七月》记载:“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的意思即是:布帛有黑色的也有黄色的,我染的朱红色更鲜艳,可以为公子们做衣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色彩逐渐分化成为代表一定阶层的象征。

如果说秦始皇是黑色服饰、建筑等的代言人,汉武帝就是“随顺黄德”的第一人。秦始皇、汉武帝虽然喜欢黑、黄颜色,但并没独霸。故而,最霸道的还是皇帝做的不咋地的大唐王朝开创者李渊。据《新唐书·车服制》记载:“唐高祖以赭黄袍、巾为常服……既而为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逐禁臣民服。”特别是到了公元668年,唐高宗恐其他黄色与赭黄混淆,便颁布圣旨:官民一律不许穿黄衣服、住黄房子。至此直到满清灭亡的1000多年里,黄色成为帝王家专用之色,其他任何人穿黄、住黄甚至用黄等皆为谋反,不仅“杀无赦”,甚至“灭九族”。刘邦为凸显刘姓的尊严,规定只有刘姓诸王邸宅可用朱红漆门。以至于后来“朱门”成为王公贵族及富贵人家的专用代称。在很长时间里,一般老百姓是不能轻易染指红色的。

在唐代,文武三品官以上服紫,用金玉带。四品官服深绯,五品官服浅绯,用金带。六品官服深绿,七品官服浅绿,用银带。八品官服深青,九品官服浅青色。读过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都知道,唐朝的“司马”是一个八品、九品官,只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副科级干部甚至一般公务员,而白居易当时穿的是“青衫”,可见穿青色衣服的人乃是比平民布衣稍好一点点的公职人员。武则天当政时期,有一个叫傅游艺的官员擅长拍马屁,一年之间自青而绿而朱而紫,时人号为“四时仕宦”。

事物是变化的,词语的意义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

说来也有趣,古时黄色才是皇室的象征,明明是红墙黄瓦的故宫,为什么偏偏被称为“紫禁城”,而不是“红禁城”、“黄禁城”呢?如今我们眼里的“紫色”,那是高贵、优雅、有品味的象征,在春秋以前,紫色是正色外的間色,意味着低贱。紫色,恰恰位列低贱之中。但之后,紫色开始漫长的“考高分逆袭”——由于紫色的染色工艺复杂,自春秋时期开始,便有“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的记载,也就是说,当时五件白色的衣服都抵不上一件紫色衣服的造价。到了唐代,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色官服。

而古代星相学的蓬勃发展,更是彻底让紫色“翻了身”。古代的星相官,以北极为中心,于三十六度之圆周内,区分为三个区域,谓之三垣,即天市、太微、紫微。太微为上垣,紫微为中垣,天市为下垣,古代以中为贵,紫微垣共有15颗星,为中天的中心,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又叫“紫宫”或“紫府”。于是,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们,自然将其生活起居、统治施政之地,以“紫”冠之,围合而筑城。加上历代皇宫等级森严,以红墙围合隔离的皇宫,是寻常百姓甚至一般官吏难以接近的禁区,因此取“禁”字作为皇城的名称,还平添了威严权势之感,“紫禁城”也由此而来。到现在,我们用“大红大紫”和“红得发紫”来比喻人生显赫如日中天,就应该明白为什么不用别的颜色来形容,而非要用红色和紫色的了。

在现代社会,色彩的使用是自由的,我们要用色彩各异的颜色去妆扮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像色彩一样,绚丽夺目。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55411.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