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明智
摘要解析型汉语字典是指固定设置学习性专栏,详细讲解和辨析字形、字音、字义与用法的字典。解析内容的编写应当遵循汉字教学实际的理论原则。文章结合《汉字源流精解字典》探讨了字典编写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解析型字典语文教学
一、 引言
解析型汉语字典是指固定设置学习性专栏,详细讲解和辨析字形、字音、字义与用法的字典。在功能上,它属于学习型字典,但它与其他学习型字典又有所不同。第一,在字典结构上,它的学习性专栏是附属于释文的必备栏目;而其他学习型字典虽然也设有辨析功能的栏目,但并非字典的必备栏目,并非每个字头的释文都设有该栏目。第二,在功能上,它的学习性专栏针对的是字头与释文的全部内容,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与用法,是对这些内容的综合解析;而其他学习型字典的辨析功能一般是单一的,针对的只是字形、字音、字义或用法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并非全面综合的辨析。第三,在方式上,它采用讲解分析的方式,详加说明,因而篇幅较长;而其他学习型字典一般采用指点的方式,言简意赅,因而篇幅较短。总之,解析型字典提升了学习性专栏的地位,强化了其功能。
编写解析型字典是为了满足当前语文教学的需要。中小学师生普遍感到现有的学习型字典与语文教学的联系不够密切。学习型汉语字典虽然通过增设学习性专栏,如“注意”“辨析”“语汇”“知识窗”等,改善了其辅助教学的功能,但这些专栏的内容有的与释义、用法无直接关系;有的虽有直接关系,但受篇幅限制而讲解不够充分。另外,专栏的设置也比较零散,规律性不强。因而,字典辅助教学的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解析型字典可以充分发挥其解析全面深入的特点,弥补现有学习型字典的不足,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解析内容的编写应当遵循符合汉字教学实际的理论原则。汉字的形义统一的规律就是符合汉字教学实际的理论原则之一。汉字的特点是因义构形,许多汉字能通过字形分析出它的本义,通过本义能够追溯到它的初始构形。汉字的形与义之间是统一的关系。因此,形义统一规律早已应用到汉字教学领域,演绎出多种教学方法。解析内容的编写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原则,本文将结合《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以下简称《精解字典》)的编写加以探讨。《精解字典》由曹先擢、苏培成主编,于2016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 字形的解析
解析字形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为掌握字义、避免错别字而服务的。解析型字典解析字形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讲解字理,二是讲解字形结构。字理与字形结构其实是密切联系的。字理明确了,字形结构往往也就分析准确了。讲解字理的难点在于,“现代汉字并不都有字理,生硬的编造的讲解反而会扰乱汉字构形的系统性,破坏已经取得的成果”,“危害很大”。(王宁2002)因此,讲解现代汉字的字理与字形结构应当遵循汉字形义统一的规律和演变的规律,按照汉字演变的历史分析个体字形。
解析字形应当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依据准确的研究成果纠正传统讲解的错误。某些字形的传统讲解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并不正确,但影响较大,现在还被大量引用。例如“公”字,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就分析说:“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东汉《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也说:“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清代《说文解字注》阐释说:“自环为厶,六书之指事也。八厶为公,六书之会意也。”现代学者们根据甲骨文、金文等资料已经考证出“公”字其实是象形字,并非会意字。《精解字典》吸收了这一成果,是这样讲解的:
甲骨文为象形字,像瓮口之形。后字形演变,小篆从八从厶(古私字)。
《汉语大字典》第一、二版都只是罗列了“公”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直到汉隶的字形,并未加任何说明,这不便于了解“公”字的构形理据。
第二,如果依据现有字形能够讲清字理,就不需要追溯形源,如“刃、休”等。如果不能讲清字理,就需要追溯形源,找到保留着构形理据的字形。例如“春”字,依据现有字形无法正确分析出字形结构。《精解字典》通过追溯其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做了如下分析:
形声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皆从艸(草),从日,屯声。隶变作“春”。
由此可知,“春”字的上部是由形旁“艸”和声旁“屯”结合而成的。小篆“”后来隶定为“萅”。国家《通用规范汉字表》中附列了“春”的异体字“旾”。通过字典的讲解,我们就能悟出“旾”字其实就是“萅”省略了形旁“艸”。如果不追溯“春”的形源而强加解释,就会出现“三人一起晒太阳”(王宁2015: 262)的谬误。
第三,追溯形源不应过度,通常以能找到构形理据的字形为宜。不需要将个体汉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直到楷书一一罗列,避免讲成字形演变史。这是由字典的教学目的与读者对象所决定的,也是字典取名“精解”之意。例如,《精解字典》只通过甲骨文“”和小篆“”便讲清了“备(備)”的字理与字形结构。
第四,有的汉字,学术界对其字理与字形结构有不同的看法,而且都有科学依据。对此种情况,字典可以将这些不同的看法都列举出来,既可供学习者选择,也可丰富他们的知识。例如,《精解字典》对“暴”字的分析:
《说文》认为暴是会意字。小篆从日,从出,从廾(ɡǒnɡ),从米。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日出而竦手举米晒之,合四字会意。”读pù。隶变为“暴”。裘锡圭认为是形声字,从米(古“暴”字)声(参《文字学概要》)。小篆另有“”(曓)字,从日,从出,从廾,从夲(tāo,疾速)。表示急骤,猛烈,读bào。这个意义在隶书中多借用“暴”字表示。裘锡圭认为它是形声字,从夲声。
裘先生根据出土文献资料对“暴”字的结构所做的分析是比较科学的,可备一说,供教学参考。
第五,有的汉字如果通过溯源也探寻不到构形理据,无法分析字形结构,那就实事求是地说明“字形结构不明”或“本义不明”。《精解字典》就采取了这种方式。《精解字典》收录了8000多个现代汉字,只有极少数汉字无法解析字形結构和构形理据。尽管如此,它对现代汉语通用汉字的字形结构和构形理据普遍地加以解析,在当今的字典中也是极少有的,为现代汉字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 字词义的解析
许多字典对字词义的解析通常针对同义字词,比较全面深入地辨析它们的异同。这固然是字词义解析的重要内容,但同其他字词相比,它们只占全部字词中的很小部分。其实,从语文教学的需要看,数量更多的其他字词的意义也同样需要详加解析。
字词义的解析可从字词义之间的关系入手。字典对字词义的解释是通过义项来表现的,字词义之间的关系往往得不到充分显现。尽管有的字典,如《新华字典》,使用特殊符号“○ 引”来提示引申关系,但它所提示的多为某些联系紧密的近引申关系,且未能说明引起引申关系的词义的特点,因而从全面系统把握字词义关系的教学要求看,其作用是有限的。
全面系统把握字词义的关系,应当遵循字词义历史演变的规律,将义项置于字词义发展演变的历史序列中加以解析。《精解字典》依据这一规律,运用了“本义—引申义”的方法,全面解析了现代汉字常用义之间的联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义—引申义”方法的基点是确定本义,本义是引申义的起点。运用这一方法需要遵循汉字形义统一的规律。王宁(2015: 291)指出,本义是“汉字所记录的词中,与汉字的造意相贴切的一个义项。本义是一个操作概念,在词的所有义项中,它是汉字构形的依据,相对说来产生较早,但不能证明最早”。“造意”即构形理据。确定本义离不开分析构形理据。如“章”字的本义,《精解字典》列举了金文和小篆,指出:
金文为象形字,下像花纹,合起来像以錾凿(辛)雕治璧玉花纹之形。小篆繁化并断开,演变成楷书“章”。
因此,“章”的本义是花纹。“印章、标记、昭著、表扬”等是它的引申义。那么,“乐章、文章、规章、条理”等意义与它们是什么关系呢?这就需要说明小篆的构形。“小篆繁化并断开”,字形与本义不一致了。《说文》就依据小篆字形赋予了它新的构形理据:“章,樂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即乐曲一段结束为一章,故而从音从十会意。这样,“文章、规章、条理”等意义就成了它的引申义。于是,《精解字典》将“章”字的意义划分成了以下两个序列:
本义指花纹,文采。《玉篇·音部》:“章,彩也。”《诗·大雅·棫朴》:“追(duī)琢其~,金玉其相。”(追: 雕刻。相: 质地。)《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玺印是雕治成的文字印纹,由花纹又引申为印章。《汉官仪》:“银印龟钮,其文曰~。”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一。”印章起标志作用,引申为标志: 证~|会~。花纹鲜明突出,引申为昭著,明显。《荀子·法行》:“敌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
又指乐曲的一章。《说文·音部》:“章,乐竟为一章。”《史记·吕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令乐人歌之。”宋·苏轼《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由乐曲的一章引申指诗文一节或一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积句而成~,积~而成篇。”臣下给天子的奏书也是一种文章,又引申为奏章。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法规是文字写成的分章节的条文,又引申为条款,法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耳。”……
《新华字典》的义项排列是: ① 诗歌文辞的段落。② 奏章,臣子呈给皇帝的意见书。③ 章程,法规。④ 戳记。⑤ 佩带在身上的标志。前三个义项与后两个义项分别组成一个引申序列,但由于没有任何提示与说明,故而义项间的联系未能得到充分显现。
对于少数本义不明或本义已不再是自身义项的字,《精解字典》采用了“基本义”的方式。虽然学界对“基本义”的名称与概念仍存在着分歧,但如果把它当成一个操作概念,还是能够起到系联词义的作用的。《精解字典》以最为常用、能够发展出其他意义的意义作为基本义,以基本义为基点,系联其他引申义。例如,字典将本义不明的“由”字的基本义确定为“经由、以历”,指出其他意义“原因、缘故”“遵从”“听凭”“自、从”等均由它引申而成;再如“常”字,其本义“古人穿的下衣,即裙子”现已不再是常用义项,《精解字典》就把“常”字的基本义确定为“恒定,永久不变”,指出其他意义“普通的、一般的”“经常、常常”“规律、准则”“特指封建社会里人与人关系的准则”等也都由它引申而成。
经过这样解析之后,字典各义项之间内在的联系便得以清晰显现,词语教学也得以纲举目张,更易于学生理解并掌握。
四、 结语
解析型汉语字典的特色在于解析内容。一部好的解析字典的编写应当遵循科学的理论原则,需要从整体上加以设计,避免出现生硬解析、随意解析的问题。《精解字典》的编者表示,字典的编写初衷是沟通汉字形、音、义的古今演变,让读者理解现代汉语中的汉字形、音、义的源流发展,能够知其所以然,成为语文学习的明白人。该字典以科学的论述和翔实的资料扎实验证了汉字形义统一的规律,也全面显现了这一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它不仅是一部字典,也是一项研究成果。
当前,解析型汉字字典比较少见,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这类字典的编写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以便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崇文书局,2010.
2. 王宁.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下).课程·教材·教法,2002(11).
3. 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5.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新华字典(第11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1.
(人民教育出版社辞书编辑室北京100081)
(责任编辑李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