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杂草学报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近义词辨析与词典释义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近义词辨析与词典释义

王丽

摘要:同义现象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而英语中近义词的普遍存在更是给二语学习者的习得加深了难度。文章从识解理论入手,通过背景、凸显、视角、详略度来解释英语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并将识解理论对近义词的辨析成果应用于近义词的词典释义中。

关键词:英语近义词辨析识解理论近义词词典释义《英汉大词典》

一、 近义词的特征

近义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民族的语言中,以满足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选择最准确的词,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就是近义词辨析的价值所在。根据《辞海》(1999年版)的分类,近义词可分为四种形式: 1.语义的附加色彩不同,即语义概括、反映的侧面和重点不同;2.语义的强度不同,即特征、状态、过程等表现的程度不同;3.语义所包含的修辞、情感色彩不同;4.词的搭配、用法不同。归结起来,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就表现在语义和语法两方面。前三类近义词都是在语义的不同侧面上有所区别,是本文所要辨析的主要部分;而最后一类近义词只在语法上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只要清楚该类近义词的不同搭配和用法,学习者就不会误用这些近义词,也就没有深入辨析的必要了。

二、 兰盖克的识解理论与同义现象的关系

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认知语法创始人兰盖克(R. W. Langacker)创建了该理论并将“识解”一词引入了认知语言学领域,认为“我们拥有用不同方式识解同一情景的能力”(Langacker 2000)。兰盖克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对语义值的影响,认为认知主体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辖域、不同详略度及凸显不同的焦点来观察情景解释内容。(王寅2006)视角是指认知主体观察描述事物所采用的角度。观察者所采用的角度不用,识解方式和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如英语中“undershirt”一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采用的是方位视角,而中国人采用的是功能视角,因此表达为“汗衫”。在英语中,也有许多近义词是由于视角的不同而形成的。例如,“lamb”和“sheep”都表示羊,但是在是否成熟这个视角上,“lamb”是未成熟的羊,而“sheep”是已经成熟的羊。详略度是指对客观世界描述的详细程度。详细程度越高,识解空间就越小,近义词的出现概率就越小。详细程度越低,识解空间大,人们的识解方式就会呈现多样化,其识解结果也会随之不同。在英语近义词中存在着许多具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近义词组,而该类近义词就可以在详略度上找到其细微差别。背景和凸显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凸显指在整体认知背景下认知主体所关注的焦点。背景可以是一个概念范畴、一个概念框架、一个行为事件、一个整体意象图示等。(章宜华2009)一组近义词基本上是一个概念范畴或者说一个概念框架,其细微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凸显的因素不同。因此,利用识解理论来辨析近义词是可行且有效的。

三、 当代英汉词典中英语近义词释义的现状

英汉词典是我国词典市场中的主力军之一。由于其释义的易理解性,用户多为初中级水平的外语学习者。另外,多数翻译工作者由于工作性质,也会挑选一本释义丰富且准确的英汉词典。因此,基于两大用户群体的需求,易理解性、丰富性和准确性是英汉词典释义最为重要的几点要求。然而,当代英汉词典的释义部分在易理解性和准确性上仍存在着较严重的缺失,尤其体现在英语近义词的释义上。如《英汉大词典》(2007)对get和obtain这对近义词的释义就嚴重缺乏准确性和易理解性。

get1. 获得;得到;收获(庄稼);掘得(煤)

obtain1. 得到,获得

首先,get的释义本身就不具科学性,难以理解。“收获(庄稼);掘得(煤)”和“获得;得到”本就属于不同的行为范畴,将两组不同范畴的释义放入一条义项,会造成用户对释义的不解,从而直接导致释义失败。不同概念范畴的释义应分属两条义项。另外,在准确性这一层面,以上两条义项释义都没有指出这两个词特有的语义特征,进而不能反映出get和obtain这组近义词在这一义项上的区别,从而可能导致词典用户对这两个词的误用。

当代英汉词典的释义没有抓住近义词的区别,即使是像《英汉大词典》这部国内极具权威性的英汉词典也不例外。然而,英语近义词的选择使用对于初中级水平的用户来说,却是一大难点;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更直接决定着翻译质量。因此,提高英汉词典中近义词的释义质量是紧要而迫切的。运用识解理论下的背景和凸显机制、视角机制及详略度机制能有效地提高释义的准确度,并且增强易理解性。

四、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近义词辨析与词典释义

识解理论是研究语义值的理论。因此,本文辨析近义词时主要关注其语义值的区别,所选用的近义词都是带有明确意义的实词。

1. 背景和凸显机制下的英语近义词辨析与词典释义

一组近义词的概念框架基本是相同的,其细微的差别就是在于其凸显的因素不同,或者说每一组近义词的组员都有各自的焦点。如意为“教师、教练”的近义词组“teacher”“trainer”“coach”和“instructor”都有着相同的基本概念框架成分,即教授人、被教授人和教授的内容,但是由于这三个词在某一框架成分上有所不同,才导致了这组近义词的产生。

从表1中看出,这一组近义词的区别主要是由“教授内容”这个框架成分造成的。由于只有一个成分有着细微的差别,所以这组近义词的差别给人的感觉并不明显,从而导致词典编纂家们在编写这一类近义词的释义时,往往会抓不准这类近义词组的凸显成分。如《英汉大词典》中这组近义词的释义:

teacher1. 教员,教师,老师,先生;导师

trainer1. 教员;(体育运动等的)教练员

coach8.(体育队的)教练,领队;(戏剧、歌唱等的)指导

instructor1. 教员;教练;指导者

以上四条义项释义中,“teacher”和“instructor”对其凸显成分——教授内容只字未提。“trainer”和“coach”的义项释义中包含了教授内容,但教授内容却并不准确。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四条释义中的释义词,即“教员,教师,老师,先生,导师,教练员,教练,领队,指导,指导者”。其中,“教员”是最宽泛的概念,既可以指教授文化课的老师,也可以指传授技能手艺的师傅。若释义中使用了“教员”这个释义词而没有加以限定,那么对于这组近义词而言是没有释义效果的。“教师”“老师”和“先生”则是指教授文化课的教员,而“教练员”和“教练”是指传授技能手艺的教员。因此,“教师”“老师”和“先生”与“教练员”和“教练”在其凸显成分——教授内容上是存在着本质差别的。“导师”“指导者”及“指导”相较于框架成分“教授人”而言,在于“导”,而不在于“教”,因此用在这四个词的释义中都是不够恰当的。“领队”一词的框架成分与这四个近义词的框架成分有着根本的区别,即不存在“教授人”“被教授人”和“教授内容”这三个基本成分。因此,由于其框架成分的不对等,“领队”这个释义词用在这组释义中实则是原则性的错误。换言之,运用背景和凸显机制的近义词比较都是基于基本相同的框架成分的。只有基本框架成分近似、相同的词才可以称之为近义词,才有辨析的意义。再来看一下这组近義词中各个词的凸显成分,“teacher”凸显的是文化课的教授,因此释义词应使用“教师”“老师”和“先生”;“trainer”“coach”和“instructor”凸显的是技能的教授,因此释义词应使用“教练员”和“教练”。而“coach”和“instructor”在教授的技能中又凸显了几种特定的技能,即“球类技能”“驾驶技能”和“滑雪技能”。因此,可以得到以下修改后的释义样条:

teacher1.(教授文化课的)教员;教师,老师,先生

trainer1.(教授体育专业技能的)教员;教练员,教练

coach8.(教授体育技能,尤指各种球类技能的)教员,教练员,教练

instructor1.(尤指教授驾驶技能和滑雪技能的)教员,教练员,教练

以上四条释义以括注的形式展现了这组近义词的凸显成分,并且用恰当的释义词加深了用户对凸显成分的理解,从而使这组近义词的区别一目了然。换言之,词典编纂家们在编写框架成分有所差异的近义词组的释义时,必须要展现出各个近义词的凸显成分,并且在释义的体例上要保持一致,如统一使用括注形式,以便用户能够快速抓住区别特征。在选择释义词时,更要分析各个释义词的内在框架成分,从而选择出与被释义词的框架成分相对等的释义词。

2. 视角机制下的英语近义词辨析与词典释义

视角指认知主体观察事物的角度。语言中没有一个语词能够表达某个物品的所有属性。在大多情况下,一个语词仅仅是从某一个角度对这个物品进行命名。因此,在实际语言中存在着许多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物体的命名,而这些命名就成了语言中的又一类近义词。如英语中描述“羊”的语词就有“lamb”“sheep”“goat”“ram”“ewe”“tup”“wether”“bellwether”“hogg”“billy”“nanny goat”“kid”“Southdown”等。这些语词指称同一种动物,但是根据视角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语词分为以下几类。

在表2中,具有相同视角和相同特征的近义词组员之间的同义关系会比不同视角或者不同特征的近义词组员更近一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相同视角且相同特征的近义词组员可以在使用中随意替换,这些近义词组员仍然在其他视角上存在着区别。以“lamb”“hogg”“kid”这组具有相同视角和相同特征的近义词组员为例,这组近义词在“生长期”这个视角上确实具有相同的特征,但是从“种类”这个视角来看,“lamb”和“hogg”属于绵羊,而“kid”却属于山羊。所以,这三个近义词内部也有亲疏远近,“lamb”和“hogg”的关系更近。然而,从“羊毛状况”这个视角来看,“hogg”又与“lamb”产生了区别,“hogg”强调这只小羊还没剪过羊毛,而“lamb”就没有这样的视角。因此,在编写这类近义词的释义时,首先要尽可能涵盖各个近义词组员具有的所有视角,另外要尤其突出个别组员独一无二的视角。然而,在当代英汉词典的释义中,这两个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甚至某些近义词组员的释文中还出现了错误的视角特征。表3是这组近义词所具备的视角特征、其突出视角特征及《英汉大词典》中这组近义词的释义。

通过对表3中近义词视角特征和词典释义的分析比较,词典释义的不足一目了然,即视角特征不全、视角特征错误及突出视角特征的偏误。视角特征不足是这组近义词释义的通病。“sheep”“goat”“ewe”“tup”“wether”“bellwether”“billy”“nanny goat”和“Southdown”的释义中都没有包含生长期的视角特征。这极易让用户在查阅时产生误解。例如,用户在查阅“goat”这个词时,由于词典中的释义为“山羊”,用户会认为所有生长阶段的“山羊”都可称之为“goat”。实则上幼年时期的山羊只能用“kid”来表达。同理,由于幼年时期的绵羊只能用“lamb”表达,“sheep”的释义也会导致同样的问题。其他缺少生长期视角的近义词释义虽不会导致“goat”和“sheep”这样的误用,但是用户通过理解释义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另外,“lamb”“hogg”“tup”“wether”“Southdown”等词还缺少了种类的视角特征。实则上这几个词只能指“绵羊”。其次,这组释义中还存在少量的视角特征错误和突出视角特征的偏误。这两者会导致词典释义质量严重下降。例如,在“lamb”和“kid”的释义中出现了“羚羊”这个释义词。然而,“羚羊”是不同于“山羊”和“绵羊”的一个品种,英语表达为“gazelle”或者“antelope”,因此不应与“山羊”和“绵羊”这两个释义词并列。在“Southdown”的释文中没有准确地描述其突出视角特征。“Southdown”之所以称之为“南丘羊”是由于其生长于英格兰东南部丘陵地区,因此不能以简单的“英国产”加以概括。

通过视角补全和视角特征校正后,得到的释义样条见表4。

表4中,用括注标识“成年”的释义表示这些被释义词在独立使用时所表达的都是成年阶段的“羊”。但是,如若在这些被释义词前加了“little”等表示幼年阶段的修饰词,同样可以表示幼年阶段的“羊”。

总而言之,词典编纂家们在编写不同角度的近义词释义时,要充分考虑近义词组员的视角完整性和特征准确性。

3. 详略度机制下的英语近义词辨析与词典释义

详略度是指认知主体认识或解释事物的详细程度。人们在选定某一视角后,再通过详略程度对事物加以区分。也就是说,事物之间存在着层级关系。以“tired”“weary”“fatigued”“exhausted”为例,这四个词都有“疲倦的”义项,但是“tired”这个词是最通用的词,“weary”“fatigued”“exhausted”都可以是“tired”的某一种形式。换言之,“tired”和其他三个近义词之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然而,“weary”“fatigued”“exhausted”又是怎样的层级关系呢?以下是几个包含这组近义词的例句,从例句的表达中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层级关系。

(1) Although weary, they still worked hard to put up a tent.(王學文,张海森1999: 508)

(2) He felt fatigued and didnt want to say a single word.(王学文,张海森1999: 508)

(3) I was completely exhausted by the time I reached the summit.(王学文,张海森1999: 507)

以上三个例句中都有相应的关于“疲倦”程度的表达。在例(3)中,副词“completely”表明“exhausted”这个词的疲倦程度是最高的。在例(2)中,“didnt want to say a single word”表明“他”已经没有力气再说一句话。因此,“fatigued”的程度仅次于“exhausted”。同样,例(1)中的副词“still”也表明了“weary”的疲倦程度,即虽然很疲倦,但仍能做其他事。因此,“weary”“fatigued”“exhausted”的疲倦程度是依次递增的,或者说,在层级上是依次递减的。因此,这组近义词的层级关系是tiredwearyfatiguedexhausted。我们再来看一下《英汉大词典》中对这组近义词的释义:

tired11. 疲劳的,累的

weary1. 疲劳的,疲倦的;消沉的,精神不振的

fatigue n.1. 疲劳,劳累

exhausted2. 极其疲惫的,精疲力竭的

值得关注的是,在《英汉大词典》中,竟没有“fatigued”这个词目词。这里,暂且先用其名词形式“fatigue”加以代替。从以上四条释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exhausted”的释义对其疲倦程度加以描述,“tired”“weary”和“fatigue”的释义中都没有程度修饰词,释义笼统。过于宽泛的释义不能让用户对语词有一个精准的理解,是二语学习从中介语转向目标语的一大障碍。因此,在该类近义词释义中加入程度修饰词是十分紧要的。以下为加入程度修饰词后的释义样条:

tired11. 疲劳的,累的(普通用词)

weary1. 非常疲劳的,非常疲倦的

fatigued1. 极度疲劳的,极度劳累的

exhausted2. 精疲力竭的,筋疲力尽的

“tired”括注中的“普通用词”,“weary”和“fatigued”释义中的程度修饰词“非常”“极度”,以及“exhausted”释义词“竭”“尽”的语义特征能让用户清楚地了解这四个近义词所表达的疲倦程度,从而能够在语境中精准地使用这些近义词。值得一提的是,“weary”的修改后释义样条中删除了原有的“消沉的,精神不振的”,原因在于这两个释义词与“weary”的框架成分有所出入,即“weary”既可指精神疲倦,也可指身体劳累,而释义词“消沉的,精神不振的”过于强调精神层面,容易导致用户的误解。这一点也正说明了近义词的释义需要融合识解理论的三种机制,相互补充。

五、 结语

识解理论下的背景和凸显机制、视角机制及详略度机制对英语近义词有着很强的辨析力。凸显和背景机制从语词的内部框架成分出发,而视角机制从认知主体的观察视角出发。当认知主体确定好视角后,大脑内相应的框架成分就会被激活。详略度机制往往是视角机制和凸显机制的辅助机制。在辨析大多数近义词时,往往先通过视角机制确定视角,再经过背景机制确认框架成分,然后通过凸显机制寻找成分中的焦点,最后再用详略度机制加以层级分析。词典在对近义词进行释义时,若能充分考虑到视角特征、凸显成分及层级关系这三方面的典型特征,并将这些典型特征融入到释义中,将大大提高近义词释义的准确度,而且被释义词与释义词的框架成分分析能够有效地剔除有所偏误的释义词,从而提高释义的易理解性。因此,基于识解理论的近义词释义能让词典用户对英汉词典中的近义词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概念,避免误选滥用。

参考文献

1. 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5版).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 陆谷孙.英汉大词典.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 马伟.识解理论与阿拉伯近义词辨析.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5. 吴小芳.识解理论综述: 回顾与展望.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8).

6. 王学文,张海森.最新常用英语同义词辨析词典.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7. 王颖,吴延迪,黄勇民.新英汉英语同义词词典(名词部分).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8. 王寅.认知语法概论.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0. 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

11. 章宜华.语义·认知·释义.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2.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3. Langacker R W. Why Mind is Necessary.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广州510000)

(责任编辑郎晶晶)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802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