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杂草学报

《韦氏大学英语词典》第11版评介

《韦氏大学英语词典》第11版评介

王星荣

摘 要 201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首次引进出版《韦氏大学英语词典》第11版。文章将该词典与《简明牛津英语词典》第12版进行横向比较,旨在分析其在宏观和微观结构层面的特色和优势。文章指出,《韦氏大学英语词典》第11版具有较强的“读者意识”,在体现美国社会文化、及时反映当今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也都具有相当的优势。

关键词 《韦氏大学英语词典》第11版 《简明牛津英语词典》第12版 读者意识 美国文化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军事实力都经历了巨大发展,尤其是冷战的结束奠定了其在世界格局中“一超独霸”的地位,美国的影响力也就不言而喻。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为促进交往,更多地了解对方显得尤为重要。语言作为社会交流的工具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所以要了解美国就需要对其语言进行学习和掌握。美国英语因受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地域等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英国英语有显著不同,在此情况下,拥有一本美语词典非常必要。201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首次引进出版《韦氏大学英语词典》第11版[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11th ed.),以下简称《韦氏十一》]。本文将基于其与《简明牛津英语词典》第12版[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2th ed.),以下简称《牛津十二》]的对比分析,对《韦氏十一》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评价。

一、 《韦氏十一》的主要特色描述

《韦氏大学词典》是美国最畅销的词典,有着150年的悠久历史。从1898年第一版问世至今,先后经历了10次修订。2003年上市的第十一版的主编Frederick C. Mish坚持韦氏词典创始人韦伯斯特的一贯方针,即词典编撰的三项要求: 准确、清晰、全面,将公众普遍使用的语言作为词典单词信息的主要来源。MerriamWebster公司在编写《韦氏十一》时,所参考的资料档案例证为1570万条,比1961年出版的《韦氏新国际词典》第三版多570万条,比1994年《韦氏大学英语词典》第10版(以下简称《韦氏十》)多120万条。另外,公司还拥有7600万字的电脑数据库,近乎是编写《韦氏十》时的四倍。以如此丰富的资料为编写基础,使《韦氏十一》能够较准确、全面地反映公众语言使用的情况。虽然从名称看,该词典似乎更适合高级英语学习者使用,但无论对于办公室的白领,还是居家阅读、思考、写作的人,《韦氏十一》都是可靠的指导。(Mish 2014: 6a)

宏观上,全书分三部分。前件包括对该词典中的英语语言和发音的介绍,满足读者对词典学的兴趣;正文收录词条逾16.5万个,比《韦氏十》多5000余条,这些新增词条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发展和世界重大事件的发生,如instant message(短信),cell phone(手机),WiFi(无线传输系统),bioterrorism(生物恐怖主义),SARS(非典),Taliban(塔利班),google(谷歌搜索引擎)等,使读者可以了解到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后件收录了外来词汇短语、人名地名、标志符号以及写作文体指南,其中写作文体指南总结并列举了不同的文体传统,包括标点、大写、斜体、引用和称谓等,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写作能力。

由于《韦氏十一》和《韦氏十》的主编均为Frederick C. Mish,因此《韦氏十一》在宏观结构上没有太大的改动。最明显的变化有二: 一是原来后件中“缩略词及化学元素符号”这个单元的词条插入到了正文。从现代词典学角度出发,此举方便读者快速查询需要的信息(源可乐1996);二是在主词条中列出该单词的标准变体,用or连接与主词条地位完全相同的变体,用also引出使用频率比主词条低的变体,如: gibe or jibe ... vb和rhymester also rimester ... n。该变化使读者在查询主词条时,能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微观上,《韋氏十一》在《韦氏十》的基础上对词条释义进行了修正和添补,共包含22.5万条释义,并使之尽可能准确、简洁;全书拥有9.4万个注音,涵盖单词常用的发音变体,也记录了美国不同方言区的发音情况;《韦氏十一》还提供了3.8万条词源信息,每个词条均配有首现时间,再结合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义项,读者可大致了解词条发展的历程;另外,全书包含700多个表格、图表、插图,不但使词典更加美观、提高了吸引力,更以直观的方式帮助读者增加词汇量,掌握特定学科知识;(Svensen 1993: 167—168;崔玉梅2003)同义词辨析依旧是该书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全书包括4000个用法栏目,帮助读者了解词汇使用的语境和具体方法,(赵丹2006)每一个单词均标有拼写音节,一些特殊的词汇还配有学科标签。

总而言之,《韦氏十一》在内容上,重于反映全球发展状况,突出体现美国的社会文化;在编纂理念上,受后现代主义下的接受美学理论之影响,(陈伟2015: 215)该词典具有较强的“读者意识”,即“辞书和辞书工作者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及其表现”(张新华2002)。本文围绕这两点将《韦氏十一》与《牛津十二》进行横向比较,并对《韦氏十一》给予一些评价。文章选取《牛津十二》作为对照来评析《韦氏十一》的原因有三: 首先,《简明牛津英语词典》是《牛津英语大词典》的简版,与《韦氏大学英语词典》一样是参考型词典;其次,《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从1911年的第一版至今也有百年历史,《牛津十二》是其最新版;最后,《牛津十二》与《韦氏十一》地位相似,后者为美国最畅销的词典,而前者是依托最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编纂完成的。以下将从宏观和微观结构层面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

二、 宏观结构层面的比较endprint

相比于《牛津十二》40页的参考信息,《韦氏十一》前后件总共198页,包含内容更加丰富。以人名收录为例,《牛津十二》的后件仅包括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美国四国的首相、总理和总统及英格兰和联合王国历代的君王,而《韦氏十一》却记录了不同国家、时期、领域的名人,如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左右的希腊诗人Alcaeus,19世纪中国的政治家李鸿章(Li Hungchang)等。另外,《韦氏十一》更为读者考虑,将化学元素、度量衡、太阳系和字母表(包括希腊字母表)均置于正文内,满足读者快速查询的需要,而《牛津十二》却将这些内容列在后件,在正文词条中也没有链接说明,不利于读者获取信息。

除此之外,《韦氏十一》的收词量为16.5万条,比《牛津十二》多3.5万条,并且它们所收录的词汇也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前者基于美国文化,而后者基于英国文化。总体来说,英国偏向保守,更具怀旧思绪;美国流动性很强,富于变化,开放程度大,常被称作“大熔炉”(melting pot)(Fennell 2005: 218)。不同的文化在词典的收词上得以体现。

在美国,西、荷、法、英等国家都曾殖民,非洲黑奴被贩卖于此,加上美国繁多的印第安人部落和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第一多的移民数量,(戴卫平,张志勇2002;马涛,卢晓娟2011)拥有多元文化的美国吸收了丰富的外来词汇,《韦氏十一》将这些词记录下来。笔者在观察比较字母k部下《牛津十二》和《韦氏十一》独有词汇的来源地时发现,前者大都是英国、英国周边国家以及原英属殖民地,如Kathak(印度),keelback(澳洲),keelie(苏格兰)等;后者却比较离散,来自许多国家地区,如Kashan(伊朗),Kashubian(波兰),Kazak(阿塞拜疆),kefir(俄罗斯),kelly green(爱尔兰),kung pao(中国)等。

另外,一些由美国独特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催生出的词汇仅为《韦氏十一》所收录。个人中心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戴卫平,张志勇2002),由此产生的以ego为前缀的合成词如ego ideal,egoistic hedonism只有在《韦氏十一》中才能找到;《韦氏十一》收录的以self为前缀的合成词比《牛津十二》多一百多个,如selfreport,selfidolatry。另外,美国富于变化的性质也体现在其造词上,时至今日,许多英国评论家仍然批评美语中名词加ize得动词的造词法(Fennell 2005: 218),比如hospitalize, generalize, prioritize等。虽然其中的一些词汇也为英国人所接受、使用,并且收录在《牛津十二》中,但像hospitalize,Americanize仍然只能在《韦氏十一》中找到。类似地,美国政治、经济、法律、生态等用语如absentee ballot,gag order,Federal Reserve Board,Tennessee walking horse和Jersey barrier也只出现在《韦氏十一》中。

三、 微观结构层面的比较

这一部分我们将从拼写、音标、首现时间、义项排列、释义、同义词辨析和插图等七个方面对这两本词典进行比较。

(一) 拼写

韦氏对于美国英语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单词的拼写上(Fennell 2005: 221),如honour,traveller,storey,masque在美语里分别写作honor, traveler, story, mask。虽然大多数拼写的差异在《韦氏十一》和《牛津十二》中都进行了标注,但像travelogue的变体travelog, prologue的变体prolog只在《韦氏十一》中记录了下来,分别是travelogue or travelog, prologue also prolog。

除此之外,《韦氏十一》还为单词标注了拼写音节,如: Kid·der·min·ster,ki·ne·scope,这不仅方便读者规范书写分行的单词,还“照顾了构词成分的完整”,有助于读者了解构词规律和特点,并据此记忆单词。(黄小萍1994)

(二) 音标

《牛津十二》以英格兰南部的英语为标准,而《韦氏十一》则努力将受过教育的英语使用者的各种读音都包括在内。《韦氏十一》认为当代许多英语词典通常忽略了发音变体,反映的更多是编辑自己的方言倾向,而非一个单词的真实读音情况。(Mish 2014: 33a)因此《韦氏十一》记录了多种发音变体,以求客观、全面,如temperature在《牛津十二》中只提供了一个读音,在《韦氏十一》中却有5个。

《韦氏十一》更重视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发音差异,例如: dance,path在《韦氏十一》中都标有英美不同读音(\dan(t)s, dn(t)s\,\path, pth\),而《牛津十二》只标注了英音(\dɑns\,\pɑ\);docile在《韦氏十一》中除了标有美音外,还特别以esp Brit注明其英音(\dsl also sī()l, esp Brit dōsī()l\),而《牛津十二》却未能记录该词的美音读法。

美国有四个主要方言区,分别为北部、南部、中部和西部。(Labov et al. 1997)不同方言区的不同读音在《韦氏十一》中也有记录,比如: greasy中的s发\s\(北部)或\z\(中部、南部);human读音中\h\省略(美国东部,尤其是纽约);在美国南部,help读音中\l\省略。

有些词在加拿大有其独特的读音,这些读音也收录在《韦氏十一》中,如: decal\dēkal, dikal; Canad usu dekl\和khaki\kakē, k, Canad often kr\。一些词在某些活动领域的特殊发音也被记录下来,如航海用词athwart\thwo·rt naut often tho·rt\ 和tackle\takl naut often ta-\。endprint

除此之外,不同于《牛津十二》所采用的国际音标(IPA),《韦氏十一》使用的是韦氏音标,即在英语字母本身直接添加一些简单的符号。(韩福田1992)其优点在于读者不需要同时学习和记忆单词的字母和拼音两个系统,使读音掌握起来更加快捷。(叶步青,徐盛桓1979)另外,每個奇数页右下角都提供读音快速查找信息,以便不会音标但掌握简单单词读音的使用者拼出所查询单词的读音。词典前件的读音指南也提供了与韦氏音标所匹配的国际音标(IPA),使读者可以学习到标准的英国读音。《韦氏十一》还标出了读音音节,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发音,如intermediation的音标为\intrmēdēa-shn\,这在《牛津十二》中是没有的。

(三) 首现时间

标注首现时间有助于词源及词义演变的研究(源可乐1996),也使词典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记录(李赋宁等1986: 358)。相比《牛津十二》只为部分词条提供了首现时间,《韦氏十一》为所有词条均提供了标注,其中16世纪之后产生的词条标注具体年份,如nuclear family...(1947),magnesium hydroxide... (ca. 1909);中世纪英语时期产生的标注世纪,如moonlight...(14c);古英语时期产生的词条用“(bef.12c)”标注,如sheet...(bef.12c)。

(四) 义项排列

“科学排列义项,首先要以字义演变的客观规律作为主要依据。”(邹酆1981)《韦氏十一》义项的排列即按照时间的先后,而非像《牛津十二》按照使用频率的降序排列义项,如: kite(作为名词)

1: any of various usu. small hawks (family Accipitridae) with long narrow wings and often a notched or forked tail

2: a person who preys on others

3: a light frame covered with paper, cloth, or plastic, often provided with a stabilizing tail, and designed to be flown in the air at the end of a long string

4: a check drawn against uncollected funds in a bank account or fraudulently raised before cashing

5: a light sail used in a light breeze usu. in addition to the regular working sails; esp: SPINNAKER (《韦氏十一》)

1 a toy consisting of a light frame with thin material stretched over it, flown in the wind at the end of a long string Brit. Informal, dated an aircraft

2 a longwinged bird of prey with a forked tail, which frequently soars on updraughts of air [Milvus milvus (red kite) and other species]

3 Geometry a quadrilateral figure having two pairs of equal adjacent sides, symmetrical only about one diagonal

4 informal a fraudulent cheque, bill, or receipt an illicit or surreptitious letter archaic a dishonest person

5 Sailing, informal a spinnaker (《牛津十二》)

在《韦氏十一》中,kite义项的排列是按照各义项产生的先后,而《牛津十二》却先呈现其最常使用的义项“风筝”。《韦氏十一》所采用的义项排列法的优点是“条分缕析,源流分明。读者可以根据词义的排列次序了解词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从中窥见各个义项的内部联系”(黄建华,陈楚祥1997: 71)。

此外,《韦氏十一》更加注重各个义项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并且在“全面”这一编纂理念的指导下呈现更加丰富的衍生义项,通过核心义(1,2...),一级子义项(a,b)和二级子义项[(1),(2)]将其表明。而《牛津十二》只提供了核心义(1,2)和子义项()两级义项。如keep(作为及物动词)的义项安排在两本词典中的比较:

1: ... a... b... c... d...

2: ... a... b(1)... (2)... (3)... c... d(1)... (2)... e(1)... (2)... f(1)... (2)... g...

3: a... b... c... d...

4: a... b... c...

5: ...

6: a... b...

7: ...(《韦氏十一》)

1... ......... 2... 3......... 4... 5...... 6......(《牛津十二》)endprint

從上面的示例中可见《韦氏十一》更注重各个义项之间的逻辑性,便于读者更好定位所查找的义项。

(五) 释义

“词义是词典编纂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Zgusta 1988)《韦氏十一》在其前件中介绍本词典中的英语语言时指出好的释义应该客观、准确、清晰、简明地反映单词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意义,并且尽可能提供给读者更多信息。当它们相抵触时,准确置于首位。(Mish 2014: 31a)《韦氏十一》正以此为其编写释义的原则。

《韦氏十一》记录了一些词条在美国文化中的特殊释义,并标明使用地,这样细致的记录是《牛津十二》所没有的。比如run和branch在美国均有“小溪”的意思,《韦氏十一》将它们作为“小溪”的义项都列了出来,且标注了这两个词的不同使用地,分别是“主要是中部”“南部和中部”(run...2a chiefly Midland: CREEK 2,branch...2a... (2) Southern & Midland: CREEK 2),而《牛津十二》却没能指出branch作为小溪的这层含义以及run表达“小溪”这层含义的使用地。《韦氏十一》还积极反映社会的发展状况,所记录的一些新义项是《牛津十二》所没有的,如footprint收录了“a marked effect, impression, or impact”和“something that identifies”这两个新义项。

虽然《牛津十二》包括的专业术语更多,比如在字母k部下其独有的专业术语包括地质学、动物学、体育运动等多个领域,但就专业术语、专有名词解释的详细度来看,《韦氏十一》更胜一筹。如kinetic theory的释义:

n(1864): either of two theories in physic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minute particles of a substance are in vigorous motion: a: a theory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a substance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either the average kinetic energy of the particles or the average potential energy of separation (as in fusion) of the particles of in both when heat is added — called also kinetic theory of heat b: a theory that the particles of a gas move in straight lines with high average velocity, continually encounter one another and thus change their individual velocities and directions, and cause pressure by their impact against the walls of a container — called also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韦氏十一》)

the body of theory which explains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ter in terms of the motions of its constituent particles (《牛津十二》)

《韦氏十一》对动词的释义也更加准确,它将单词作为及物动词和非及物动词的释义分别呈现,而《牛津十二》并没有对动词的及物性进行区分,只是笼统而论,如keep做动词时,其释义在《韦氏十一》中为“keep... vb... vt... vi...”,而在《牛津十二》中为“keep... v....”。

除此之外,《韦氏十一》提供了丰富的例证来进一步阐释词条的意义、语法及用法。(江桂英1997)据笔者统计,在字母k部下,《韦氏十一》列举了317条例证,而《牛津十二》仅有26条;《韦氏十一》还为部分例证提供了出处,如〈the ~ realism of contemporary British drama — Current Biog.〉和〈determination, a ~ of the puritan ethic—L. S. Lewis〉。

(六)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即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汪榕培2002: 55),同义词辨析对于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词汇以及发挥英语的交际功能十分必要(王家义2011),通常分为解说式辨析(解释说明)和呈现式辨析(如举例)两种(刘彤2015)。《韦氏十一》将两者相结合,帮助读者掌握同义词之间的细小差别,选择合适的词汇表意,而这是《牛津十二》所没有的。如: 《韦氏十一》在attempt词条下比较了attempt, try, endeavor, essay和strive的相同和不同:

syn ATTEMP, TRY, ENDEAVOR, ESSAY, STRIVE mean to make an effort to accomplish an end, ATTEMPT stresses the initiation or beginning of an effort 〈will attempt to photograph the rare bird〉. TRY is often close to ATTEMPT but may stress effort or experiment made in the hope of testing or proving something 〈tried to determine which was the better procedure〉. ENDEAVOR heightens the implications of exertion and difficulty 〈endeavored to find crash survivors in the mountains〉. ESSAY implies difficulty but also suggests tentative trying or experimenting 〈will essay a dramatic role for the first time〉. STRIVE implies great exertion against great difficulty and specifically suggests persistence effort 〈continue to strive for peace〉.endprint

从上述例子可见,《韦氏十一》通过将释义和举例相结合来辨析同义词,使读者很容易判断出每个词的不同侧重点和恰当的使用语境。

(七) 插图

《韦氏十一》还有一个特点即插图,这是《牛津十二》所缺乏的。《韦氏十一》的插图涵盖动植物、音乐、服饰、建筑等多个领域,并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插图总数。如在字母t部下,《韦氏十一》新增4幅插图,共48幅。现代传媒的革命性变革使我们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视觉符号主导的文化时代,即“图像消费时代”或“读图时代”。词典插图在补充文字释义的缺憾的同时,还增加了词典的生动形象性,迎合大众“悦读”的视觉化特征。(陈伟,李爱华2010)比如在介绍calumet时,如果不配有插图,读者很难从其释义(a highly ornamented ceremonial pipe of the American Indians)想象这种烟管是什么样子。又如knot,《韦氏十一》提供了21种不同绳结的图画,并标出各种绳结的名称,使读者不但能够了解绳结的分类,也可以根据插图亲手编制,在实践的乐趣中掌握该单词。

四、 建议与小结

从以上描述和比较可以看出,《韦氏十一》在反映美国文化和世界发展、积极满足后现代背景下读者的需求方面有着许多优势。但金无足赤,它也存在一些瑕疵。

宏观结构上,虽然《韦氏十一》已将缩略词及化学元素符号插入了正文,但根据现代词典学“词典应尽可能方便使用者”的观点,《韦氏十一》还应将后件中的人名地名插入正文(源可乐1996)。收词方面,“成语少几乎是美国词典的通病”(源可乐1986)。同样,《韦氏十一》也未能将常用的成语包括进来,比如《牛津十二》记录的monkey about/around,《韦氏十一》都没有收录。

微观结构上,《韦氏十一》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义项有其好处,但能否将各义项的使用频率提供给读者,便于有特别需要的读者快速找到他所需要的义项?另外,与某一单词相关的短语单独列为词条,如keep down, keep up,这样的安排是否有些松散,不利于读者的快速查询?尤其对于新接触《韦氏》的读者来说,可能不易注意到这些短语的存在,因为大部分词典都会将短语放置在所属词条中。

总之,《韦氏十一》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陈伟.当代词典范式演进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 陈伟,李爱华.后现代消费文化时代的词典出版演变及其趋向.中国出版,2010(5).

3. 崔玉梅.从《新英汉词典》的插图说起.辞书研究,2003(3).

4. 戴卫平,张志勇.美语词汇的文化意蕴.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5. 韩福田.“韦氏”和“威式”.中国翻译,1997(2).

6. 黄建华,陈楚祥.双语词典学导论.上海: 商务印书馆,1997.

7. 黄小萍.试论英语音节的划分.福建外语,1994(3、4).

8. 江桂英.例证作为词汇语境在学习词典中的作用.辞书研究,1997(3).

9. 李赋宁,陶洁,胡壮麟.英语学习指南.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10. 刘彤.英语同义词辨析的解说式与呈现式及其翻译策略——以《牛津英语同义词学习词典》(英汉双解版)为例.辞书研究,2015(6).

11. 马涛,卢晓娟.美国文化多元性在美语词汇中的体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4).

12. 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3. 王家义.英语同义词辨析的多视角透视.外国语文,2011(5).

14. 叶步青,徐盛桓.如何简化英语注音的探讨.华南师院学报,1979(2).

15. 源可乐.《韦氏大学辞典九版》评介.现代外语,1986(3).

16. 源可乐.浅析《韦氏大学词典》第十版.现代外语,1996(1).

17. 张新华.论读者意识.辞书研究,2002(5).

18. 赵丹.扬其长避其短——《韦氏大学词典》演变的启示.辞书研究,2006(4).

19. 邹酆.语文字典的义项排列.辞书研究,1981(3).

20. Fennell B A.英语语言史: 社会语言学研究.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 Mish F C. (ed.)韦氏大学英语词典(第11版).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22. Labov W. et al. A National Map of the Regional Dialects of American English. http: ∥www. ling. upenn. edu/phono_atlas/NationalMap/ NationalMap.html, 2007.

23. Stevenson A, Waite M. (eds.) 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2th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24. Svensen B.Practical Lexicograph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ictionarymak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5. Zgusta L. Pragmatics, Lexicography and Dictionaryies of English.World Englishes, 1988, 7 (3).

(責任编辑 郎晶晶)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806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