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文化经典的育人路径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文化经典的育人路径

【摘 要】中华文化经典中蕴含丰富而优秀的思想文化,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整理了三类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使用的文化经典,提出采用多种育人路径将文化经典融入道德教育:一是挖掘诗文典故,理解道德内涵;二是演绎历史故事,培养道德情感;三是体验童谣活动,浸润道德生活。

【关键词】文化经典;道德与法治;育人路径

【作者简介】孙琴芬,高级教师,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校长、书记,无锡市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德与法治。

中华文化经典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思想、理念的载体,蕴含丰富的思想底蕴,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给养。学习和传承文化经典能有效塑造学生的德行、规范学生的言行、指引学生的人生旅程,对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一条值得研究和开发的德育路径。深入挖掘文化经典内容,巧妙运用教学途径引导学生感悟文化经典中的道德内涵,培养和传承文化经典中的道德素养,是各学科实现“以文化德,以典育人”德育目标的共同追求。

一、教材中的文化经典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文化经典主要包含道德文化、法治文化、家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其中道德文化所占比重最多。

道德文化主要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有关“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思想,是在老子、孔子、孟子等先贤的道德思想教育观影响下形成的礼仪文化、社交文化、修身养德、励志文化、爱国文化等。法治文化主要指文化经典中强调与“法”“礼”相关的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其核心是贯穿中华几千年的法治思想。家教文化主要指儒学中“义、礼、信、和、敬”渗透于家庭教育中而形成的家教家风。民俗文化主要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饮食起居、传统节日、农耕畜牧、婚丧嫁娶、民间艺术等方面形成的独特文化。教师可从以下路径将文化经典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文化经典融入道德教育的路径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中的文化经典主要以诗文典故、历史故事、童谣三大类别呈现,它们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融,并与语文、美术、科学等学科有大量的资源重合或渗透。因此,深入挖掘经典资源,进行学科沟通整合、资源开发,可以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更好地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

1挖掘诗文典故,理解道德内涵

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诗文典故,深挖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加深学生对文化经典的感悟。

(1)解读诗文时代背景。深挖诗文背景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文背后的人文意蕴,整合语文学科中的经典资源,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对诗文经典的感悟变得立体化、纵向化。如教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团团圆圆过中秋”,在谈到中秋节习俗之一——赏月时,为帮助学生理解“赏月”的寓意,教师可多引入与月亮有关的诗文,如《古朗月行》《静夜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引导学生诵读后,教师补充诗文创作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深入感悟中秋“团圆”的节日寓意。以诗为媒,深入点拨,使学生加深对中秋传统佳节寓意的感悟,也发扬和传承了民俗文化。

(2)挖掘典故寓意。人文典故意韵深远,教师要注重资源的开发,尽可能地挖掘典故的深层寓意,让道德教育发挥最大效能。如教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传统节日“重阳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搜集关于重阳节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在课堂上深入讨论,充分挖掘重阳节节日文化的核心意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循孝道是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在此基础上,补充讲述“黄香温席”的“孝亲”典故,将孝道这一传统美德植入学生的心田,同时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孝道,将中华流传千年的家教文化自然地延续下去。

(3)联系当代热点话题。经典的魅力足以贯通古今,教师在利用经典时应将其与当代生活相联系,让文化经典焕发勃勃生机。如教学重阳节“避灾”之说时,可以联系新冠肺炎疫情中日本捐助防疫物资时所写的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加以深化,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含义,明白抗击疫情是全世界人民共同面对的大事,在灾难面前,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奋斗。通过与当代热点话题相结合,深入剖析文化经典,凸显中国道德文化的渊源,挖掘人文经典中的传统美德,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实现中华文化经典的古今传承,使道德教育深入又高效。

2演绎历史故事,培养道德情感

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感悟偏向感性,相对浅显。因此,学生在感悟历史故事中的道德含义时,非常考验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和有效性。教师若能在准确把控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情感的教学方式加以演绎,则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历史故事中道德含义的理解,培养其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

(1)创编再现故事情境。故事是有情节和画面的,抓住这一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创编、再现故事情境,让学生模拟表演、生动演绎,在行动中自然感悟,在情境中情感共鸣。如教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时,教材讲述了一则马头琴的传说,编者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收集有关自己家乡的信息,尤其是自行发现乡物、乡俗背后的文化信息或动人故事,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不止于此,教材提供的这一传说还包含蒙古族独有的生活情趣,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助互爱,对英雄人物、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丑恶势力的批判等丰富又深刻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意蕴。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形象感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历史故事道德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创编故事情境,在故事情境中边演边说,感悟蒙古族人民積极向上、互助互爱的民族精神。通过以景激情,以行促知,在对典故的生动演绎中,学生深化了理解,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有了更多体悟,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感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辨析拓展故事情境。发展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也是道德成长的体现。有些故事情境可创设“辩论赛”激发学生的思辨力,在情境拓展中提高道德判断力。如在教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中“万户飞天”的故事时,就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万户”与“仆人”,围绕“该不该尝试飞天”展开辩论,从而深刻感悟万户虽已功成名就,但明知有生命危险仍愿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同时,紧密联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感悟钟南山、李兰娟及千千万万医疗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让勇敢拼搏、不畏牺牲的民族精神深植于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情境辨析与拓展,深入彰显道德文化中的“爱国”精神,使道德教育真正深入人心。

3体验童谣活动,浸润道德生活

童谣通俗易懂,充满童趣童真,是启迪童心、开发童智、引领儿童健康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道德教育中值得充分挖掘育人效能的重要素材。童谣根据内容可以分为情境类童谣、问答类童谣、游戏类童谣,教师可以按类别开展童谣体验活动,浸润学生的道德生活。

(1)情境再现学会共情。创设童谣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如统编教材道德與法治一年级上册“拉拉手,交朋友”中有一首童谣——“好朋友”:“如果你开心,请你告诉我,我们一起拍拍手。如果你伤心,也请告诉我,我来为你唱支歌……”教师围绕这一童谣,以“认识你真好”再现交友情境,让学生与朋友排排坐、聊聊天,并跟随童谣用“拍手”“唱歌”的方式分享朋友间的快乐与悲伤,初步感悟拥有朋友的美好。在此基础上,深入交流朋友间的其他生活情感,共同续编童谣。如:“如果你成功,请你告诉我,我们一起齐鼓掌”“如果你困难,请你告诉我,我们一起想办法”“如果你好奇,请你告诉我,我们一起去探索”……童谣源自生活,能反映儿童真实的交友情况,创设、再现童谣的生活交往情境,能让学生自然感悟“学会分享与共情”这一交友核心,让童谣中的道德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的心灵。

(2)游戏体验塑造规则。游戏创编童谣,能有效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低年级学生常玩的“老鹰捉小鸡”游戏就有以此创编的童谣:“鹰来了,鹰来了,鸡娃娃,快过来,快点躲,快点藏……”在游戏童谣唱玩过程中,学生对游戏角色与分工、游戏规则等有直接感悟,玩乐中自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会根据角色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且其行为表现要好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这有利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3)思辨问答发展理性。思辨拓展童谣,能深入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如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请帮我一下吧”中有一首童谣:“有个小咕噜,总是求帮助。衣服丢了不会找,跳绳不会急着哭,走着走着迷了路,打得毽球上了树,看到屋子起浓烟,听到巨响在近处……是不是都要求帮助?”童谣最后的提问就是一道思辨问答题,教师可据此充分挖掘一年级学生的思辨力,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需要寻求帮助”,辨析后学生得出答案“遇到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再求助他人”。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学生的思辨方向从自助拓展到他助,使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有效提升。一系列层层推进的思辨问答启发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情感更完备。

总而言之,融通道德与法治中的文化经典,挖掘育人路径,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的美德善行在文化经典的浸润中得到滋养,实现“以文化德”。

(责任编辑:马龙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811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