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学前教育研究

“五维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五维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五维度”课堂教学模式是探索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策略。它以认知理论和学习文本(语言)规律为依据,建构了“检索,整体感知;理解,主旨把握;评鉴,意义建构;创新,解读多元;运用,发展提升”五个环节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五维度;语言规律;思维层次;课堂教学

2011年,福建省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家教育进步评价(NAEP)、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阅读测试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五维度”思维模型,并在全省开展实验研究,以期改进教学。那么什么是“五维度”呢?

一、“五维度”内涵理解

“五维度”指的是阅读能力思维加工的五个程度,也可称之为“五层次”。根据黄国才老师的研究,“五维度”分别是检索、理解、运用、评鉴和质疑创新[1]。其具体内涵如下。

检索是指能通过简单推断,获取一个或多个显性或隐含着的有用信息和细节;理解即能联系自身经验,充分使用文本中的信息,对文本问题做合理的解释、说明与建构;运用指在给定的情境中,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或文本的表达形式表达思考的结果;评鉴的实质是依据标准或规范做出判断、评价和鉴赏,包括评价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质疑创新则是指能就不理解的、疑惑的地方提出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新观点。

二、“五维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与思维分拆不开,语言说得正确,有条有理,其实就是头脑里要想得正确,有条有理,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要同时并举。”[2]由此可见,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训练,要研究“五维度”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把学生学习文本(语言)的规律与学生认知的思维规律结合起来,通过有规律地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语言),达到发展、提升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共同发展和提升。

(二)建构“五维度”课堂教学模式

一般的阅读教学规律为:初读,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内容;精读,品味语言;评读,多元解读;总结,拓展延伸。这一阅读教学规律与“五维度”思维认知过程基本吻合。根据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思维认知过程的特点,充分利用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我们建构了“五维度”课堂教学模式,即“检索,整体感知;理解,主旨把握;评鉴,意义建构;创新,多元解读;运用,发展提升”这样一种语言和思维并举训练的教学模式。

环节一:检索,整体感知

检索,指的是学生在读课文时能根据要求,通过简单推断获取有用信息和文章细节,从而获得阅读感受、整体感知文本的一种思维能力。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按一定的文本规律进行检索,训练学生快速获得文本感知的思维能力。

1.按体裁进行检索

体裁是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小学主要有叙述性、说明性和议论性文体。叙述性文体的结构形式主要由“四(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构成;说明性文体的结构要素主要有说明对象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作用等;议论性文体的结构要素为论点、论据和论证。学生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抓住文本解说的相关要素完成相应的检索后,再进行综合,则能整体感知文本。

2.按文章思路或顺序进行检索

文章的思路通常有明线与暗线之分,暗线常内化为情感的变化,明线常外化为文章的脉络和顺序。按文章的思路去检索,就能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比如对于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学生把描写地点变换的句子检索出来后,再将其连结起来,即能厘清文章的脉络及顺序,从而获得整体感知。

3.按文本结构特点进行检索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因此,检索文章的结构,也能迅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为例,学生检索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即可发现文本是按“总—分”结构来完成的,将总述句和各自然段的中心句连起来,则可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4.按文本的表达方法进行检索

为了更好地突出文本的内容、情感或主旨,大多数文本都会运用一些表达技巧,比如:采用详略,突出中心内容;采用反复,渲染情感;采用照应,强调主旨等。在整体感知阶段,对于比较浅显的此类表达方法,就可以采用检索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整体。比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其前后照应的表达技巧十分明显,教师可引导学生检索出前后照应的句子,如“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如此,学生便能迅速把握鲁迅先生的性格品质了。

环节二:理解,主旨把握

理解,指能联系自身经验,充分利用文本信息,对文本进行合理的建构。对于叙事性文本,教师可按“四层次”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主旨。第一层是语义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句、段、篇的语言表层含义,即把握语义。第二层是语象(境)层,引导学生披文入境,想象文本中用语言营造的人、事、景、物等形象或语境。第三层是语意层,是指披文入情,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在文本语境中的意义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意、理、趣等意蕴。第四层是语用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语言运用的形式。接下来,笔者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3课《穷人》为例,浅析“四层次”教学。

1.语义层教学

学生按“四(六)要素”进行初读检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本的表层含义: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经去世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2.语境层教学

整体感知文本后,学生再细读课文,在细读中就文本语言所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披文入境,把语言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比如温暖而舒适的屋内,寒风呼啸、波涛轰鸣的屋外,西蒙惨死的情景,桑娜忐忑不安的场景等。

3.语意层教学

当学生逐步进入语境时,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聚焦主要人物,谈谈对桑娜的感受和理解,在相互交流讨论中,理解桑娜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穷苦妇女。学生若能读出此意,也就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即对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的赞美。

4.语用层教学

在理解了文本主旨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描写屋外的寒风呼啸、波涛轰鸣和屋内的温暖舒适?为什么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通过这样的追问,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理解环境描写的衬托、对比作用,掌握人物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品质上的表达效果,为表达技巧的运用做好铺垫。

说明性和议论性文本可以按语义、语意、语用“三层次”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主旨。由于这两种文本的语义与语意表达上基本一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重点放在语用层的理解上,即理解文本是运用怎样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对象的或者文本是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观点。

环节三:评鉴,意义建构

评鉴,指的是读者依据标准或规范对文本中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做出判断。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学生对文本中的“人事景物”“情意理趣”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出评鉴;从语言形式上说就是对作者的语用能力做出评鉴。通过评鉴,深度建构对事物意义的理解。理解与评鉴紧密相连,理解越深刻、越全面,做出的评鉴越准确、越深刻,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就越完整。还是以《穷人》为例,学生理解了桑娜的美好品质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从更高层次上评鉴桑娜这一人物形象。

问题1:文中的桑娜、渔夫和西蒙他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问题2:课文为什么以“穷人”为题?

问题3:结合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于问题1,学生可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三个人物的共同特点是勤劳、贫穷、生活条件差等,但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学生由此可以推断,桑娜是当时俄国所有“穷人”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问题2是对问题1的追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以“桑娜”为题好呢,还是以“穷人”为题好?如此,学生的思维则不再局限于文中的三个穷人、两个家庭,而是会自然拓展,从而联系到当时沙皇统治下的所有穷人。因此,以“穷人”为题更好。学生理解作者以“穷人”为题的深意后,教师补充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资料,以进一步推进学生的理解。作者是同情穷苦人民的俄国贵族,有着贵族平民化思想;他写《穷人》的时候,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候,当时的贵族以及俄国资产阶级疯狂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其贫困。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对桑娜做出评鉴,促使学生在把握桑娜的人物形象后,建构桑娜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她不仅代表了作者对生活堕落的贵族的嘲讽与抨击,还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贵族平民化思想的追求。

同样,理解文本中语言表达形式的作用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评鉴语言表达技巧的效果。比如,理解作者描写屋外寒风呼啸、波涛轰鸣的目的是为了衬托人物的品质后,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如果改成风和日丽的环境,有何不同?并说明理由。或者去掉环境描写这一部分,又有何不同?并说明理由。这样,在理解语言表达形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比较思考与评鉴,对表达形式建构起更深层次的意义。

环节四:创新,解读多元

创新,主要指学生能在不同情境中对文本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新的)解决方法、观点。学生既可以对文本中的人、事、景、物的思想内容提出见解,也可以对文本的语言形式能否准确贴切地表现思想内容提出质疑,即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讀。当学生能够对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评鉴时,教师又可以提出一些新问题让学生解决(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下面还是以《穷人》为例进行阐述。

首先,桑娜一家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后生活更加艰难,这是可想而知的。那么,桑娜一家又会怎样把孩子们抚养成人呢?请你以故事的形式进行续写。这一问题的提出旨在让学生完成评鉴后进行意义的建构,进而解决问题,而非低层次理解后的运用。

其次,学生被穷苦人民的美好心灵感动了,同时又对他们极端穷苦的生活感到深切的同情。这时教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请结合作者的理想(贵族平民化思想),说说穷人该怎样改变生活现状。从而向课外拓展,把学生思维引向对作者观点、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

最后,提出形式上的创新问题:你能否试着把《穷人》这篇小说改编成课本剧,在课后和同学们演一演?

环节五:运用,发展提升

运用,指的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即能用自己的语言形式或文本的语言形式,表达对文本的检索、理解、评鉴和质疑创新的结果。

1.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借鉴文章的表达方式来表达

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的课后小练笔:

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对于这道小练笔,其表达方式要求仿照文本,所写的内容也可以仿照文本。

2.在一种新的情境中用文章表达方式来表达

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课后小练笔:

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课文第2自然段写荷花的样子采用“总—分”的结构,用了排比句式。仿照着写,其实就是仿照这种表达方式来写其他植物,即在新的情境中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

3.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去表达对文本的感悟

比如《穷人》的课后小练笔: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学生通过这道题写出桑娜的心理活动,能感悟桑娜善良美好的心灵,并懂得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对文本的感悟,这种运用,其实质就是创造。

三、“五维度”课堂教学模式说明

第一,教学环节从纵向看,前半部分是学生思维认知规律(检索、理解、评鉴、创新、运用);后半部分是学生学习文本(语言)规律(感知、把握、建构、多元、发展)。从横向看,思维层次所对应的是文本(语言)学习层次,思维拓展与语言训练并举。

第二,任何学习都是从模仿到创造的。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检索、理解与评鉴是模仿和学习作者的语言及思维,可以说是“入乎其内”;创新、运用则是创造,可以说是“出乎其外”。“入乎其內”,理解、领悟作者写了什么(想了什么),怎么写的(怎么想的),为什么写(为什么这样想),从而进行模仿学习;“出乎其外”就是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写得怎么样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创新。

第三,按思维层次来说,运用环节应紧接在理解环节之后,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主要是以书面的形式表达思考的结果,而学生在评鉴、创新后也需要语言表达,这亦属于语言的运用。因此,把运用环节放在最后,更符合课堂教学规律。

第四,在教学模式中,“五维度”是相互渗透、融合、循环往复的过程。如果没有前面的理解、评鉴,运用就成了镜花水月。而前面的层次往往也融合着后面的层次。

第五,“五维度”课堂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引导学生对整个或部分文本的学习,也适用于某一个语文要素的学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后者往往更为主要。因为一堂课通常只能完成一至两项教学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学得透、学得好,语言和思维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六,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和认知思维的阶段性特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适当删减环节或突出主要环节,不可一刀切。比如,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理解环节更为重要,第三学段中评鉴环节则更为重要。当然还有同一个思维层次中,某一个侧面更重要的情况。如评鉴环节的评鉴文本内容和评鉴作者表达方式,在第三学段中,后者更为重要,在第一、第二学段中,前者更为重要。教师在运用该课堂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根据课程要求,做到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有实效。

“五维度”课堂教学模式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而开展的课堂教学研究。目前尚属实验阶段,其艰难可想而知。在研究中,笔者发现“五维度”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产生诸多变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应对,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国才.优化阅读测试题精准测试阅读力:“五层次阅读能力”模型简介[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7(11):56-58.

[2]卫灿金.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罗小荧)

【作者简介】苏桂女,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研究。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993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