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两宋不同阶段宋词的主要意象群发生演变,呈现出阶段性、时代性、社会性的特征。宋词意象群从北宋前期女子生活意象群、到北宋中后期文士生活意象群、到南渡时期乱世生活意象群、最后到南宋前期军事活动意象群,其演变发展过程可谓曲折而丰富。宋词意象群既是词人情感表达的载体,也是历史变迁的缩影。
关键词:宋词 意象群 演变
意象是诗歌内容表达的载体,是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处的意象即指客观事物,诗人词人将客观事物运用于创作中形成诗歌意象,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这些意象因在某一时期内多次被用于诗歌创作中表达相似的特征,从而形成意象群。宋词在长期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意象群,它们呈现着各自特有的风貌。
宋词的繁荣不仅体现在作家作品的数量、创作的内容、创作的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还体现在意象群的丰富性方面。宋词在意象的选取、组合、排列、运用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词作意象群种类繁多,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宋词意象群的发展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变迁的缩影。宋词意象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展变化,不同的意象群反映着相应阶段词人的生活遭遇和心境状态,这些意象群表达了词人所寄托的丰富情感。从女子生活意象群到文士生活意象群,从乱世生活意象群到军事活动意象群,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特点,因此通过对宋词意象群的探索,可以进一步了解词人的思想情感及宋词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女子生活意象群—北宋前期
北宋前期,以柳永、张先、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等词人为代表。他们生活在和平时代,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及较好的物质生活。其词作多反映享乐意识与女子艳情。他们继承了花间词人的词体特征,以女性生活为主的题材取向,着重表达温婉柔美的审美倾向。总之,这一时期的词人写作意象群是以女子生活为主。
闺阁意象是女子生活意象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楼、栏、帘、幕等意象多用于描写女性生活,是具有代表性的闺阁意象。闺中女子独上高楼凭栏远望,忧愁、相思、寂寞之情充斥心头。“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州》“妆楼”“栏杆”两个意象描摹了闺中少妇高楼独倚的姿态。思妇独上高楼、思离人远,渴盼归来,“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香闺”与“高楼”两个意象阐明女子身处闺阁,高楼望断,渴寄书信,一解离愁。在这些词作中,女子都是登高临远,倚栏远眺、离愁满怀。楼、栏、轩等闺阁意象群共同营造了浓郁的闺阁氛围,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细腑情思,描摹了女性的闺阁生活。
体貌意象是女子生活意象群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人从颜面、发饰、服饰等意象描摹女性的特点,体现了对女性美的欣赏。同时注重女性细微的动作情态,通过意象进行细致的表达。“暖酥消、腻云弹、终日厌厌倦梳裹”(柳永《定风波》)。“暖酥”“腻云”两个意象将女性憔悴的容貌刻画得栩栩如生。思妇云样的秀发蓬松散乱,红润的面容憔悴瘦削。“古羅衣上金针样,绣出芳妍”,“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晏殊《采桑子》)。“古罗衣”“金针样”两个意象对女子的服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同时,通过“眉心”“翠钿”两个意象突出了女性的动作,刻画了女性娇丽的姿态。服饰、妆容、体貌等意象丰富了女性的人物形象,使其立体可感。词人以形象写女性生活给人带来美的感受。
二、文士生活意象群——北宋中后期
北宋中后期,以苏轼、周邦彦、黄庭坚、秦观等词人为代表。此时政局多变,元祐年间苏轼等苏门词人回朝做官,元符年间却又遭到残酷打击。词人虽仕途生涯坎坷,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创作了大量借自然表达建功立业和爱国情怀的词作。得意之时有赏玩自然的的喜悦,失意之时便在自然中体验愉悦自身的美。但同时这一时期的词人遭遇巨大变化,人生无处不充斥着离别。因此,这一时期的词作题材以文士生活为主,词人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离别伤感,主要意象群便围绕这两部分展开。
自然景色是文士生活意象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人游于山水之间,自然景色便自然成为重要的描写题材。“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词人短短几句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表达自己闲适自得的情怀。“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周邦彦《六丑》)。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词人吟咏凋谢后的蔷薇,借蔷薇表达惜春之情与迟暮之感。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象称为北宋中后期词人创作的主要对象,并借此意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
伤别意象群是这一时期文士生活意象群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人在经历痛苦离别时,内心也有着深切的悲伤。“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孤坟”“尘满面”“鬓如霜”“泪千行”“明月夜”“短松冈”等意象,极力渲染词人的伤别之悲,所用意象极致凄凉哀婉,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作者运用这些极致凄婉的意象来表达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难舍亲人,柔肠寸断。这一时期文士的生活大多遭遇变迁,也多有离别之景,其中以苏轼的这首《江城子》最具有代表性,通过大量的意象集中表达自己的忧伤,为离别更增添了一份伤感。
三、乱世生活意象群——南渡时期
南渡时期,以朱敦儒、李清照、张元干、陈与义等词人为代表,他们的生活在“靖康之变”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渡时期兵荒马乱的生活、社会的巨变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因此,这一时期词作的意象群以乱世生活为主。
酒是词人乱世生活意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渡时期,大部分词人生活困苦,经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他们不得不借酒消愁,以此来排遣内心的苦闷。“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朱敦儒《鹧鸪天》)。词人描绘自己自由自在,吟诗万首不为过,喝酒千杯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眼里?这首词作于北宋末年,当时奸臣当道,民不聊生,是北宋历史上最腐败的时期。词人洁身自好,不与堕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因此只有借酒消愁来排遣自己的苦闷。“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傍晚之时急来的冷风吹?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词人借助“酒”这一意象表现了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酒”这一意象成为南渡时期词人作品中的普遍意象,“酒”成为词人消除苦闷的工具,成为词人创作的主要意象。
梦事是词人乱世生活意象群的另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词人在南渡时期境遇艰苦,处境悲惨,便借以梦事使得自己处于另一种理想境界,以此来逃避现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李清照《渔家傲》)。词人在梦中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的梦魂仿佛升入天国,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词人在梦中大胆的畅想着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理想境界,这场梦事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词人的梦魂经常萦绕着未光复的祖国中原之路。在萧瑟的秋风中,一方面,金兵营垒相连,军号凄厉;另一方面,故都汴京的皇宫宝殿已成废墟,禾黍充斥,一片荒凉,令人惆怅。词人借梦事渴盼国家统一,在梦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境界,并借此讽刺朝政。南渡时期词人借助梦事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梦中他们可以远离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世界,进入自己设定的理想境界,暂时忘记痛苦。
四、军事活动意象群——南宋时期
南宋时期,以辛弃疾、陆游、姜夔、張孝祥等词人为代表,他们都生活在“靖康之变”后,国家的破裂使他们渴望征战疆场的生活,金戈铁马,挥刀舞剑,一统山河。因此这一时期词作的意象群主要以军事活动为主。
士兵是军事活动意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士兵是军事活动的主体,是词人在战场上主要描绘的对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秋天在战场上阅兵,将军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着北疆的歌曲。“炙”即指部下,词人描绘了战场下将军与士兵的活动场景,将军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士兵,在战场上更加勇猛杀敌。“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辛弃疾《贺新郎》)。汉代名将李陵身经百战,兵败归降匈奴而身败名裂。到河边轿头送别苏武,回头遥望故国远隔万里,与故友永远诀别。这两句引用汉代典故,描绘了将军征战疆场,最终却身败名裂的凄惨境地。词人借此表达国破家亡的悲痛。无论士卒还是将军,在南宋的战役中,他们都征战沙场、挥刀舞剑,可是却仍然摆脱不了国破家亡的命运。南宋时期,由于战事频繁,士兵便成了词人传达保家卫国思想的核心意象,因而得到大量描写。
武器是军事活动意象群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有了刀、剑等武器,士兵们才可以征战沙场、无所畏惧、勇猛杀敌。“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需长剑”,要把北方的国土收复需要万里长的倚天长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壮士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看剑。由此可见这把宝剑对壮士的重要性,正是这把宝剑帮助壮士杀敌,实现他报效祖国的愿望。“剑”这时便是词人表达报效祖国愿望的重要意象,由“剑”可以斩杀四方、精忠报国。
综上所述,宋词意象群从北宋前期女子生活意象群,到北宋中后期文士生活意象群,到南渡时期乱世生活意象群,最后到南宋前期军事活动意象群,其演变发展过程可谓曲折而丰富。宋词意象群的发展演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史变迁的缩影。意象群作为宋词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宋词的历史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使宋词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