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杏旋
摘要:本文试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又称“六书”,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和总结它们与平面设计思维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对平面设计思维和方法进行借鉴和补充,古为今用,赋予“六书”在平面设计新的含义。
关键词:“六书”;平面设计;设计方法
中国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7-0077-02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汉字的著作。形成的一套“六书”理论,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并且用这一理论完整具体分析了当时的9353个汉字,每一个汉字背后存在的逻辑思维方式使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具有借鉴意义,在汉字研究和设计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参考价值。
1 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它的意思是说,象形就是画成事物的形状,跟随着物体的形状弯曲而弯曲,就像“日”、“月”字它们是象形文字。
象形是先民表达对观察到事物描绘,是感性认识。当把描绘的事物精简提炼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如平面设计当中的点线面也是对世间万物的一种精简的概括,本身点线面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是由人们对于本身或者近景、远景事物的高度精炼的概括。就如汉字里的象形文字对形象的概括方式:其一是“近取诸身”、其二为“远取诸物”。就如“口”、“目”、“手”、“足”这类文字都是从人本身创造而来。“日”、“月”是对远景的直接采用;“山”字是先民观察远处连绵的山脉,采用截断选取其中突出部分,三竖表示数字三,“三”是表示多数的意思。仔细分析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汉字,其中每一笔一划都代表着对应的意思,不是凭空得来的。就如王继洪的《汉字文化学概论》里说的:“每一个汉字都凝聚了深沉的文化背景,记录了与之相伴的一代又一代的使用者的足迹,所以能解释出—部文化史来”[1]。
象形汉字设计的过程:整体上把握客观事物形象(感性认识)——人为取舍细节、局部(理性分析)——提取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客观事物的特殊性)——生成文字(理性提炼)。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形象元素的整体把握,也就是把图形、色彩、文字,按照主题的需要进行筛选,将这些视觉元素在统一协调到一个画面,使这幅作品具鲜明的主题、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主要运用在一些主题海报和标志设计,标志设计多数还是运用象形这一思维,比如绝大多数银行的标志,都离不开古钱币这一设计元素,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各个地方性的商业银行,除了在色彩、文字、图案做文章,钱币形状的保留,就跟约定俗成了一样。
2 指事
《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其意,上下是也”。其意思为指事是指通过看字的字形就可以认识,仔细分析就可以明白它的意思,就比如“上”和“下”字,它们都是指事字。
在姚淦铭著的《汉字文化思维》在指事类汉字的构形思维里提到的三种向度。其意是,在象形字上面再加上指事事物的“指事”符号,如“木”在下添加指事符号就是“本”字;其二,无象形字为基础而是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其三,将一些指事的字改变其形体,就会变成不一样的意思[4]。其中的第一点和第三点向度对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对文字的添加指事符号或者改变字型或者删除某一部分,这个字就会变成另外的意思。就像设计当中的设计元素通过添加或者删除或者组合或者变形,它们都会重新生成不一样的意思,所给人传达的信息就会发生改变,有一种看破不说破,更具创意更能够引发人们内心的思考。这一思维是许多设计师常用的手法。不难指事发现它离不开象形,反观又会发觉象形是拿来指事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象形是感性认识,那么指事就是理性认识。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或者还是其他四法,它们都是相互联系贯通同时还保留自己的独立性的一种关系。就像设计一般,不可能只用一种方式方法一个元素就可以完成主题信息的传达,需要图片、元素素材符号的直观表达、颜色色块的强调,文字字号大小的编排,多种方法多种元素的组合相互衬托、扶持才能够完成。
3 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指捣,武、信是也”。其意思是把事类的字拿来放到一起,并把它们所合的意思一起合并,从而变成新的意义。“武”、“信”就是这类会意字。也就是说两个字符的或者两个以上的组合形成新的字形、不同意思的字。然而字符的組合不是随机的和凭空想象得来的,都是有内在逻辑思维的联系。
就拿“武”字来说,许慎的解释为由“戈”“止”组成,形成的意思是“止戈为武”,拿武力来平息干戈。可是从甲骨文来看,“止(趾)”表示行走,“武”是持戈出战的意思。所以启发我们,会意的文字要放在什么样的场景就会萌生出不一样的意思来。设计亦是如此,在不一样的文化社会背景下,世界各族人民对于符号的理解也是大相径庭的,就像穿着短裤的海尔兄弟,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在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地区是被认为是无礼的,这就要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思虑周全,避免歧义。当然会意文字正因为是组合,那么我们可以运用会意思维把设计元素进行重组组合、嫁接组合、旋转组合、重叠组合、拆分组合等设计手段使设计变得富有创意和趣味性。
4 形声
形声字是在《说文解字》里边占的比重是最高的,王筠统计的个数为7700,朱俊声为7697字。可见形声的创造力是最强的。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是用表示事类的字作为意符(“名”),选取近于该字(词)的声音作为声符而相互构成这字。“江”字、“河”字就是这样的形声字。简单地说,当你看到一个不认识的汉字,你可以从它的字形上可以辨认它的从属的类别,元素周期表的汉字就是依据形声来设计的。表示气态的从属“气”字旁,氧、氢。金属的从“金”字旁,钾、钠、镁。也就是它们的偏旁或者部首,在组合的字符当中可以读出该字的读音,就如读字只读半边。如“婚”,“昏”音。就像上边的元素周期表的文字依据形声的理论思维可以念出大部分的元素名称。这也是一个伟大发明明创造,也是最有活力的一面。
当象形、指事、会意不足够表达对事物的理解,那么就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实现和满足需求。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们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表达主题准确以及生动,给人带来美的视觉享受。
5 转注和假借
转注和假借被公认为汉字的用字逻辑,所以学术界也有把许慎的“六书”成为“四体二用”正是因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则,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则。
《说文解字》是这样说转注的“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转注字的构造不出乎形声、会意,它的特点在于为一义造多字,所以同意相受是比具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又是在“建类一首”的前提下产生的,所以不能包括一切互训的字[2]。其实转注有一点像读英文的文章一样,反复出现的单词会显得文章太过赘述,需要一个或者多个意思相近的字、词语(同义词)又或者运用上下义词进行进行替换,比如“城市>首都>北京”,在特定语境下它们是可以画等号的。“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刚好与转注相反,假借是一字多义。就如:“来”,来往,可知道它的原本是拿来指麦子的。“难”难易,其实原本是一种鸟的名字,就像“雉”野鸡。它们假借到其他方面之后,其本身的意思就会发生改变。当“象”无法满足造字的需要的时候,那么就通过假借的手段给予更多丰富的含义,这也是创造的智慧,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可能或许这就是转注一义多字的原因。转注和假借体现了古人造字的创造性思维。就如设计师运用转注和假借的创造性思维来设计作品,把不相干的事物聯系组合到一起可以用产生丰富有趣和富有创意的视觉体验。
“六书”法则其实就是一部汉字设计的法则,道出了每一个汉字的造字起源、提炼、每个元素的组合、排列到成字的一整个设计的过程,在当今的汉字设计当中的独体字笔划分布上的避让关系、笔划粗细之间的关系和空间分布上的关系的启发;在标志设计当中,象形的文字既可以变形成为图案,具有可读性,又可以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如北京大学的校徽,用三个篆书“人”字组合成了“北大”这两个字;在海报设计当中,汉字部首的替换和强调都可以使人感觉巧妙的变化、富有创意的修改和意味深长的思考的作用,就如“粮心”的公益海报,完全巧妙的利用了汉字的“指事”、“转注”、“假借”等设计思维,在“良心”的“良”上添加了“米”字旁变成粮食的“粮”,相的同音不同的意思,体现的主体是食品安全的问题。是造字法则中“指事”,还有“假借”和“转注”共同作用的体现,稍微的改动就能表达深刻的社会含义,这也就体现了汉字造字的巧妙和组词多变的含义。正因为汉字丰富的趣味性,才能引无数文人骚客玩转文字,诗、词的繁荣和许多与文字有关的活动,猜字谜等益智游戏,不仅可以展现个人的学识和才华,也可以开发许多关于儿童的益智类文字游戏等等。汉字的造字法则不仅可以在平面设计上可以得到许多设计思维上的灵感和借鉴方法,在生活里处处都体现着造字法则的深刻内涵,堂堂正正的做人思想就如每一个方方正正的汉字,中国人中庸的性格就像汉字四四方方分布均匀和谐,不偏不倚,房屋的建造,家具的设计无不体现着汉字形体上的方正和意义上的方正。
6 总结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高度概括了古汉字设计的规则,当代汉字的创造也是依据这些法则进行发挥和创作,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发展,给后辈的设计创作找到设计依托和灵感迸发的来源。象形就像教我们如何在纷繁的大自然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字符形象;指事,通过删除和添加某一文字的部分,可以得到意味深长的含义,利用逆向思维,减少某一元素,引发人们的深刻思考;会意,营造相应场景和气氛,相同的字或者词语可以得到不同的含义;形声、转注和假借体现了创造力在汉字设计的重要性。同样,在设计中,创意和创造力是不可或缺的……。汉字背后的文化思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的意义就更加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学林出版社,2006:4.
[2]洪诚,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3]张娴著,汉字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姚淦铭著.汉字文化思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