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新媒体研究

新媒体时代新闻题材的挖掘和把握

新媒体时代新闻题材的挖掘和把握

张宏

摘 要 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媒体如何因应,如何学习新媒体,如何融合新媒体,如何挖掘和把握不同类型的新闻题材,使其为受众所喜爱,是所有新闻人的关切。文章对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报道类型和采写手段、如何学习借鉴新媒体的表达,以及传统媒体如何发挥核心竞争力丰富报道题材等进行了思考。媒体人要通过与时俱进的思考提升新闻价值判断力,通过抵近接触找到新闻眼,并时刻葆有新闻人的责任和情怀。

关键词 新媒体;新闻题材;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2-0159-02

近年来,新媒体快速发展并不断壮大,影响力与日俱增。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的传播生态,使得新闻报道的途径更加多元,新闻报道的速度更加及时,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加宽泛。那么,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挖掘新闻题材呢?

1 创新报道采写范式

常见的新闻报道主要包括重大主题、突发热点、问题调查、百姓故事等。重大主题往往具有新闻持续性,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对重大主题进行持续的跟踪,全方位阐释,对关键人物和重要对象要多做些采访,多留些素材。比如无锡蠡湖整治是全国治水典范,主题是生态文明和水环境治理,但效果不可能马上出来,笔者用了10年时间持续跟进采访报道,见证了每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改变。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关注度高,具有不可复制性,对采访报道的要求是反应要快,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找到真相。调查性报道要全面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呈现各方立场观点,抽丝剥茧,多问些为什么,理清头绪,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让报道更有思想。百姓故事的采写要从身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入手,以小见大,以点触面,用真实的细节影响人打动人,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

在新媒体时代,街头采访是一种流行的新样式。以前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也常常想进行街采,比如过年是怎么过的,吃的是什么,怎么玩的……但那时不流行这样做,自己也不自信,总在想,这样能行吗?但中央电视台“你幸福吗?”让街采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且还经常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很好的创新,通过街采,通过普通人的讲述,我们能发现许多很真实的故事,也使得以前很难有机会被采访的普通百姓能在广播电视里亮相发声。还有很多题材都很适合街采,特别是对一些热点话题的评论,对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的调查等。

数字新闻也是这两年广播电视比较新鲜的一个样式,大数据时代,有互联网特征,以前我们的稿子要求不能写很多数字,但现在我们专门拿数字做文章,通过数字分析出一些现象,得出一些结论,一目了然,很有说服力。

以前传统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现在不是了,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等不到我们固定的播出时间,比如晚新闻、早新闻,早已经通过新媒体迅速扩散了。因此,在一些重要信息的发布上,要有强烈的时效意识。如果再按照传统媒体思维,等到固定的节目时间再发布,新闻的时效性就过了。

2 敏锐发现新闻线索

好的新闻题材,取决于我们的发现,取决于我们的策划,取决于我们的思考和判断。大家都说好,你也跟着说好,这很容易,但大家还没意识到好,你便意识到了,这就很难得。这就要求我们,事事都做有心人,对新事物、新理念要始终保持学习状态,才能练就火眼金睛。要和这个世界充分的保持互动。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得时时关注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还有可能发生什么。记者的工作不可能只是在上班的时候做,即使下班了,也不可能完全放松。要随时关注各种新闻和信息,思考各种问题,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这样,当一条新闻线索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就能将其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下去关注,才能提炼出蕴含时代主旋律的主题。

挖掘新闻题材,关键要对新闻有兴趣,要有好奇心,要善于提问,善于提出好问题。写作,采访、思考这些都是后天的能力,都不是问题,你有好奇心就能提出好问题,能提出好问题就是一个好记者,能把这些好问题的答案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提问是采访交流的方法,获得信息的方法,同时提问也是确定报道主题和重点、理清报道思路和逻辑的极好方法。小小的问号里蕴含大乾坤。有的新媒体在这方面运用得很好,提问式标题,让人特别有兴趣打开问号,这非常值得我们传统媒体学习。我们要时刻保持对采访对象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就提不出好的问题。提不出好的问题,就写不出好的报道。

新媒体时代,传播速度极快,新闻更加易碎。作为传统媒体,我们一方面要快速反应,同时也要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去开拓。新媒体把一些题材消化了,传统媒体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正在丧失,这就要求我们创新表达,更多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深度挖掘,讲好故事,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内容为王是不变的。无锡经济广播在挖掘本土文化方面作了些尝试,《104声音档案》策划了有关无锡解放的“不能忘却的记忆”,还有“非遗的诉说”“望族家风”“百年锡商”“工商基因 百年传承”,在地铁1号线、2号线通车时,还策划了“无锡地铁站名故事”,将24个站名,一个个讲过来,勾起了尘封的往事,发掘了历史底蕴。

我们要保持对新媒体的敏感,学习新媒体,找到创新的亮点。是什么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是竞争对手。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报道手段更加多元化。以前广播电视只有声音、图像,但现在有公众号,丰富了表达手段,不仅可以有声音,还可以有文字,图片。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原有的一些规则正在被打破。传统媒体记者要与时俱进,要学会通过新媒体获得线索,要关注新媒体的表达。

3 坚守责任永葆情怀

有责任的媒体,才有公信力,才能赢得信任,才能赢得未来。有责任的媒体,需要有责任的媒体人来共同担当、来共同创造。报道要有善意,要有温度,要有立场和态度,要体现媒体的品格。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老虎咬人事件,一些微信公众号纷纷在谴责受害者,甚至出现很多调侃的段子。尽管受害者本人有责任,但她受到的伤害最重,她本人付出的代价很大,作为媒体不应该幸灾乐祸。消费别人的痛苦,很不厚道。最近的电信诈骗的报道,舆论的立场就比较好。如果去嘲笑当事人,那角度就偏了。新媒体时代,舆论场各种声音混杂,一定要守得住底线,站得稳立场,经得住考验。

情怀是什么?情怀就是你喜爱所从事的工作,愿意付出心血和汗水,努力将其做到极致。新闻人需要什么样的情怀?热爱、敏锐、专业、专注、执着、创新,要对这个世界满怀爱和深情。

传统媒体不会消亡,但新媒体肯定也会风生水起,记者要努力跟上变革的步伐。

记者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是始终跟社会在同步奔跑的人,有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去关注想关注的事。希望大家都能不忘初心,永葆情怀,牢记使命,有所作为。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4048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