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教书育人

新媒体背景下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杨阳

[摘    要]大学生就业日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90后大学生群体成长在新媒体时代,其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选择方面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指导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着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课程缺乏明确定位、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力量和课堂缺乏实践性等问题。本文在解析新媒体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提出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0-0026-03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党的十八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8号)指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引向大数据时代,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期。反观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边是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一边是用工单位岗位缺口巨大。如何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毕业生,不仅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社会各行各业共同的期待。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紧密相连。然而,在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相关课程教学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这些问题更加突出。本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背景,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路径,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的科学性。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进入大学之前,大学生普遍按照家庭意愿把考上大学作为唯一理想,进入大学之后,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不少学生经历了迷茫与冲击,缺乏对学业的管理、职业的规划。进入大学之初,部分同学面对高考填报的志愿专业出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引发了转专业的风潮,部分未能如愿转专业的同学无法调整自身情绪,对学业采取消极态度,导致延期毕业、结业等。与此同时,多数学生在进入大三之后才开始考虑毕业选择,由于前期准备不足,缺乏实践锻炼,导致不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定位不够清晰,职业素养不高,无缘心仪岗位。更有部分同学出现逃避性心理,选择“不就业”“慢就业”,毕业后专门在家考公务员、考研,给个人、家庭、社会都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影响。

(二)课程缺乏明确定位

目前高校虽然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课程 ,但多数高校将其定位为公共选修课,并未纳入必修课的范围,学生选课与否、何时选全凭自己的兴趣。这样可能导致部分同学直到大学最后阶段仍对职业生涯规划毫无了解,不利于学生提前树立就业目标并付诸行动。

(三)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力量

笔者走访了部分院校,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在高校中普遍缺乏专门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教学的专业师资力量,课程教学多由从事一线工作的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如辅导员、行政人员)等承担。这部分老师本职工作内容繁杂,虽然对学生较为了解,但在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方面无暇持续提升,导致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教学缺乏系统性。

(四)课堂缺乏实践性、个性化

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被定位为全校公共选修课,2个学分,课堂容量为160人,每周课时3节,学期总课时32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以理论介绍为主导,无法根据学生的专业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同时由于课堂人数众多,在组织讨论和一对一指导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 新媒体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影响

(一)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新的教育环境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新媒体环境营造的消费渠道以及创新创业平台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给大学生生活习惯带来了很大影响。新媒体平台可以促使大学生与教师进行及时的互动与交流,不仅可以深化师生感情,而且能使得師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提升了双方的日常联系与沟通的效率。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相比,学生不再拘泥于教师的教授,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使师生共享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信息,可以有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拓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平台

新媒体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多样性的教育平台。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其职业规划教育应该符合社会职业需求,用以指导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向。新媒体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个性化是90后大学生的标签之一,需要职业规划教育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特点,需要教师制订多样化的职业规划指导方案,依靠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借助微信、微博、网站和手机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优质生涯教育服务。

(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的挑战

首先是对大学生职业规划传统教育方式的挑战。目前,我国众多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确定职业规划的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利于毕业生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和融入社会。高校一般采用课堂讲授、举办学术讲座、召开宣讲会、举办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和传授面试技巧等方式,但是这些辅导方式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注重教育部署而忽视了教育质量。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可以借助腾讯课堂、雨课堂、慕课、优学院和超星等网络平台,可以随时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并且可以通过平台传授面试技巧和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设计,进一步打破教学中时空的限制。

其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师资力量的挑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资力量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课程教学一般由高校从事行政、思政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承担,这些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工作经验,但是他们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多样化职业诉求关注不够,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降低了整体的教学质量。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很多教师对新事物接受较慢,不能很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对于新媒体资源运用不够熟练,与大学生沟通不够,不能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良好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但是,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且对新媒体接受能力较强,如果教职人员的教育思想落后于学生的进步水平,将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因此新媒体环境将给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学质量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 新媒体背景下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育平台资源

高校可以借助新媒体,优化教育平台,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搭建符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交互平台。转变教学观念,整合信息资源,建立线上线下交互式平台,形成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新媒体平台可以整合优秀的教育平台资源,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制订适合的教育计划,辅以专业特色、就业形势、就业方向、职业生涯发展和行业发展前景的结合,有效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充分利用新媒体,不断优化教育内容与教学模式,比如依托手机QQ、微信、微博等搭建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引领者、实现规划教育的基础,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需要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信息化教师队伍。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新媒体背景下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新媒体背景下,教育工作者不能故步自封,应该不断拓展思考,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把新媒体技术和教育的经验应用到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中去。高校需要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熟悉就业市场和了解就业政策的专业化师资队伍。针对当前高校专业师资落后的情况,一是从社会引入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加入,通过相关人才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参与竞聘;二是应动员校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卓越校友、教学名师和专业骨干教师到高校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再以不定期授课或做报告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大环境、行业发展状况、行业人才需求等;三是成立工作室,培养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师。对承担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推荐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参加教育培训和专业考试,同时把优秀的教师召集起来成立教育工作室,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三)构建系统课程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困惑。首先,在指导教材的内容构建上应该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专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等,构建完整的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从时间层面来看,在一入校时就要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将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相结合。进入二年级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理论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为以后的职业道路做好铺垫。大三是冲刺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进一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打算是就业还是升学,为大学生传授面试求职技巧,培养其人际沟通能力,讲解就业法律。大四是求职的行动阶段,这一时期需要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加强服务意识,联络外界企事业单位召开招聘会、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学生就业和优化学生的就业心态。最后在规划教育的实施形式上,应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借助多样化的指导方式来提高教育效果。同时在新媒体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最新的知识、教师的指导建议和人力资源资讯等,使其尽快确立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

(四)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很多高校得不到重视,甚至部分高校将其等同于就业指导,只是在求职前讲授一些求职技巧,而忽视了从大学低年级就应该进行职业规划教育。高校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做到大力支持。在学校的就业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机构,为学生的规划教育、管理和服务进行全方位、具体化的指导和服务;在经费和硬件建设的投入方面一定要充足,创建就业辅导室、信息咨询室和面试工作室等,由专门的教师队伍来负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最后,鼓励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别的职业规划比赛,搭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基地,由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學指导,学校自身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训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

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职业规划传统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势在必行。因此,高校管理者应该明确新媒体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开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结合新媒体平台构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周颖,靳伟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0):194-195.

[2]丁夏夏.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路径[J].新闻传播,2018(18):22-24.

[3]王亚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8):241.

[4]张磊.“互联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创新探讨 [J]. 信息记录材料,2018(6):242-243.

[5]李颖,高春娣.基于生涯发展理论的大学新生教育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147-149.

[6]高艳,王瑞敏,林欣.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J].高教探索,2017(12):119-123.

[7]翟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苏北工科院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88-90.

[8]张文.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J].2017(1):110-116.

(责任编辑:刘洁)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1528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