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插图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插图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摘 要:教材插图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效地使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地运用好教材插图,让其发挥出它潜在的辅助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插图;运用;策略

在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紧扣课文内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它们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它们和文字一样,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对课文插图的运用是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多媒体的泛滥等一系列的原因使很多教师对课文插图的运用变少了,往往一带而过,有时甚至会弃之不用。因此如何使教材插图服务于学生的文本阅读,如何利用插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插图在课堂上重新焕发光彩,便成了当务之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 巧用插图,激发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导,都喜欢感性的学习材料,喜欢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配置插图可以使教科书具有跃出的生命,不仅成为教师当教,学生当学之书,且成为教师爱教,学生爱学之书。”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开学新书刚发下来的时候,学生都会在第一时间打开语文书翻看里面的插图,还会几个人一起评论插图,往往很少有学生立刻打开语文书读课文的。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也会发现有不少学生会在课本插图上面涂涂画画,乐此不疲。由此可见,学生对插图是有很浓厚的兴趣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这种兴趣转化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呢?只要我们巧妙地运用好这些插图,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在上课之前我们就可以先让同学们观察插图,提问:图上的人们是哪个民族的?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是什么样的?学生对插图内容提取之后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文章内容,可以较快地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内容上来,教学过程也就事半功倍了。又如,在教学《雾凇》一课时,当学生看到课文中那玉树琼枝、洁白晶莹的雾凇插图时,都不禁张大了嘴巴,不住发出一阵阵赞叹之声,他们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差。

二、 活用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教材中的插图大多都是围绕课文的内容而安排的,它们具有生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插图,可以弥补文字抽象、枯燥的不足之处,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教学《锄禾》一课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古诗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的“锄禾日当午”翻译的时候还不能照字解字,还得调换位置“日当午锄禾”,学生很难理解。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借助插图,会发现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学生仔细看图就能观察到,“炎热的阳光下,农民伯伯正在给禾苗除草松土,汗水一滴一滴地流下来,流进禾苗下的泥土里”。这样教学中仔细引导学生看图就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了。

三、 图文结合,体悟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利用插图的形象特点,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是我们的秘密武器。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看插图,引起学生强烈共鸣,陶冶学生情操。例如,教学《陈毅探母》一课时,让学生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感受陈毅对母亲的孝心是教学情感目标。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描写的是“陈毅拉着母亲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另一幅是“陈毅一边给母亲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这两幅图都起到了帮助学生体悟文章情感的重要作用。《锄禾》一课中,学生看到图上农民伯伯顶着烈日给禾苗除草松土,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也自然而然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 运用插图,丰富想象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强,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激发兴趣,他们就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不断地创新。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多选取一些激发学生兴趣、想象丰富的事例,就能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学生的兴趣一旦提高,就会展开非凡的想象,他们的思维就会绚丽多彩,散发出创新的火花。如《寻隐者不遇》一课中,配有一幅诗意插图,近景是几棵高大的苍松掩映,松间小径之上,一位老者斜挎包袱,背插雨伞,正在向童子询问着什么,童子手持树枝应答,身后跟着一只小狗,面对来客正警惕地张嘴吠叫。远景是云雾笼罩中隐约呈现的高大山峦。在充分朗读诗歌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根据文字进行大胆想象:谁在提问?问了什么?童子回答了什么?回答问题时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师傅有没有出现?寻隐者而不遇,师傅没有遇到,但是你有没有感受到隐者形象的存在?我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并且演出来。在学生的想象和表演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在这个拓展的过程中,学生眼观画面,放飞想象,完成了一次想象再创造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爱想象是学生的特点,精美的插图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自由地联想。

此外,妙用插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会让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收到良好的效果,等等。总之,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它因课文内容而存在,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一名教育者千万不能忽视插图的存在,應该很好地利用好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充分地挖掘它的作用,让其更好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宋凤宁,宋歌.插图与阅读理解[J].四川心理科学,1999.

作者简介:徐一峰,江苏省泗阳县穿城镇中心小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762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