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将非视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

将非视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

摘 要:诗词是一种美的艺术,也是一种感性思维的艺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阅读中将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即将非视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思维,真正达到赏析作品意韵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非视觉形象;视觉形象;诗词赏析

诗词中的文字,是诗词内容的载体,它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符码,并不具视觉性,然而在其作用下,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思维能力,将无视觉化的内容搭建成视觉化的具体事物,即诗画相通,从而获得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这才是正确赏析诗词的方法。传统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地讲解句子翻译、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这种方法对于已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大学生而言,过于简单和枯燥,并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不但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很古板教条,也不能真正感悟一首诗词内在的意韵,达到精神上的熏陶。于是就形成了现在普遍的一种课堂现象——“不乐学”,所以我们应当创新教学方法。如果能让一首非视觉形象的诗词转化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那绝对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力,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功能。应当指出的是,重构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它要求阅读者有丰富的语感,并具备良好的审美标准,而后发挥自身想象力。

一、 诗词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将非视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

文学是世间真谛的凝练,总的来说,体现的是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它可将时间轴拉近,即便是当下学生阅读古时之杰作,也能自然地对接种种传统文化,并深受真善美的影响,对于生命的阅历以及内心所承载的事物都起到了扩宽的作用。当然,即便文学能够将事物转化为读者所能感知的形象,它也并非是照相式的复刻,真正的妙处就在于其能够在言语中埋下适当的空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受老师的启发,能够充分调动内心深处的品质与美德,将其填补完整,变得愈加韵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我们并不陌生,它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该诗文字内容简短,但却极为凝练,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亦不可。短短的二十八字,竟描繪出一幅令人动情的场景:这是一个黄昏,空气中弥漫着深秋的萧凉,一位游子风尘仆仆,显得有些疲倦,身下的马已经没有了曾经的健壮,略带刺骨的西风扑面而来,古道上留下了他与马儿的足迹。他路过一棵老树,树上的藤子已经失去了生命力而变得枯竭,头上是归巢的鸟儿,脚下是潺潺的溪水,晃晃悠悠来到了村子里,即便是几户人家,也没有一处是他的家。诗词所交代的内容已经足够丰富,而所留下的疑问则交给了读者。究竟这位游人为何要如此漂泊,其目的地又位于何方?这些都是留给读者的故事,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种不同韵味的故事。细观诗词前三句,共用十八字,但却足足描绘出了藤、鸦、马等九种事物,任何一个字都仿佛是作者珍贵的财富,给人以“惜字如金”之感。此外,即便此诗在文字上如此凝练,内容上却极为丰富且富有色彩感,无论是“藤”的“枯”,还是“树”的“老”等,都将事物的形态描绘得生动不已。这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能够将空间中的种种事物进行有序的编排,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种语言形式由于只列出一个个意象,所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促使读者通过意象之间的联系并思索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从而给予人们更多的审美快感。

二、 诗词教学中应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有助于将非视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

对于大学生而言,即便大多都已成年,但受其生活方式的影响,长期的三点一线生活使得该群体对生活的感知程度较浅,对于生活的认知还不够,这就彰显出内心体验的重要性,而其中的重点便是将情感体验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在《你是人间四月天》中,给人以直接的色彩有四种,一是“鲜妍”;二是“鹅黄”;三是“绿”;四是“白莲”。若辅以色彩学知识,对这四种色彩的光谱展开研究,会发现它给我们留下的都是一种名为“明亮”的印象,这是一种人心之暖的体现,给人以安稳之感,以至于有些慵懒。若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考虑,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名为“温润”的美感。此外,作者对于美感的描写也别具匠心,即采用了“跳动”的笔法,它能在变动的过程中很好地将色彩呈现在读者脑海中。除了上述词外,“点亮、云烟、水光浮动”等词亦可从侧面勾勒出色彩。这些词并非停留在静态的勾勒,而是被置于动态之中,于变化中挥洒自如,这与绘画中的晕染有异曲同工之妙。纯粹色彩的边界,有着模糊的美。读者沉醉在动态景观的过程中,却瞬间变得豁然开朗。观察上述两组文字,会发现二者体现的是一种顺承关系。二者的融合才使得色彩更加生动,摆脱了文字间杂乱无章的弊病。细细品来,会发现第二组极具跳动性的词,为第一组中的色彩注入了活力。

三、 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有助于将非视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

例如,在《虞美人听雨》一词中,作者蒋捷将人生的三个画面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中蕴含了诸多非视觉因素,它们所蕴含的,是人生的阅历,即人生不同时期的三个画面:青年时,在楚馆秦楼中饮酒喧歌;中年时,饱受漂泊之凄苦;老年时,细数此生。而这也正是我们难以在短时间内对诗中的非视觉因素做以充分了解的原因。这首词被赋予了人的一生,而人的一生何其漫长,经历何其丰富,作为青年时期的学生,人生路还在开端,对人生一词的奥义把握得自然不够清晰。因此作为相对年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足量的知识普及,集中体现在对作者蒋捷的人生阅历、内心情感等方面。如此一来,学生有了充分的基本认知后,能够更容易也更直观地将非视觉因素进行转换,将其变换为视觉因素,进而形成可感知的画面。这样的视觉表现,能够为学生的解读提供基础,令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仿佛置身于作者内心世界一般。

诗词是一种艺术,独具美感;同时,还兼具感情思维的特点,文字中透露出的是作者的审美意趣。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美这一概念进行研究,是当下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同时,对于诗词而言,如何引导学生从非视觉因素转向视觉因素,亦是当下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王美春,郭志明.诗美的永恒[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林敏,江西省南昌市,江西水利职业学院。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764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