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级学生的阅读

级学生的阅读

摘要: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师历久弥新的话题,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我们教师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经过我多年教学实践研究发现:运用“手指上的阅读”这一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手指上的阅读;兴趣

【案例背景】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学生的阅读常常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进行课外阅读时更是如此,走马观花,一个中午能“吞”下一本书,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无法让学生真正沉下心来“咀嚼”。换言之,这样的阅读形式无法真正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众所周知,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共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教师普遍关注但又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个“对话过程”并非只包含字面意义上的以言语的形式“背”“说”,还应有“手指上的阅读”形式:“玩”“做”“画”“演”……

【案例描述】

案例一:课内阅读

《狐假虎威》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只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森林中的百兽吓跑的寓言故事,本课语言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

传统的教学是上完课后,老师们会布置一项作业回家:请同学们把故事内容讲给父母、同伴听。笔者认为这样的方式有一定的复述课文的作用,但学生回家后是否真正落实,落实的效果如何,更关键的是能否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都是要打个问号的。

学完《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后,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自选作业。自选作业一:采用剪、贴、画的形式把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展现出来;自选作业二:和家人演一演这个故事,约上你的小伙伴,下一节课我们进行课堂表演;自选作业三: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比如:唱歌、乐器演奏。三项自选作业每位同学至少选择一项。

在阅读展示课上,孩子们展示形式丰富多彩,超出了我的想象。选择自选作业一的学生占了班级的一半,笔者指导孩子们一起把这些作品按照绘画、手工作品进行分类,小组内展示并评选出组内优秀的作品张贴在黑板报上。

选择自选作业二,学生们自行组队,他们制作了道具,佩戴着“老虎”“狐狸”以及其他动物的头饰,和伙伴们一起自导自演,呈现了一台台情节丰富的舞台剧。

选择自选作业三的学生只有3名,一个学生提前录制了钢琴自弹自唱的《两只老虎》视频,现场播放;一个学生把《狐假虎威》与上学期学习的《狐狸和乌鸦》两个故事结合到一起,以演讲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生活中要小心那些花言巧语的人;还有一个学生向同学们介绍了他所知道的其他成语故事:画龙点睛、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拓展了其他学生的知识面。

下课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案例二: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需要从课内的小阅读走向课外的大阅读,在课内阅读展示课的基础上,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喜好,在阅读推荐课上笔者推荐了绘本《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自己的“手指上的阅读”作品。

首先是選择文本。笔者出示了绘本《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中的片段及绘本中的“手指作品”配套插图:

“哈哈……这太好玩了!”大象捧腹大笑止不住倒在地上打起了滚,四脚朝天在空中乱蹬。“和兔子拔河比赛,这么开心、可笑的事儿我可要参加,这种机会不能错过。”笑完之后,他一骨碌爬了起来,用他那又长又有力的鼻子拽住了绳子的一端。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绘本中的“手指作品”的图片观察,从大象的表情、神态、动作及文字内容等方面思考:绘本中的插图是如何表现文本内容的?这样学生们就知道了制作“手指阅读”作品的第一步是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文本以及文本中的人物,并会结合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最终形成“手指上的阅读”作品。

其次是文本转换。笔者引导学生“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一故事情节?”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对文本中所反映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加以引导,通过自己喜欢的展示形式,将文本内容转换成大脑中想象的画面,进行初步构图或表演。

最后要学生恰当选择制作绘本的材料,开始动手制作、实施。教师展示作品中的插图,让学生回答这幅插图中运用了哪些材料,使学生明白运用哪些材料能够反映绘本阅读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 “手指上的阅读”,提高阅读兴趣

新课标提倡把“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作为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手指上的阅读”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在众多阅读形式中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阅读的形式。学生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去认真阅读,去展示,于是阅读的兴趣被激发了,阅读的效果也提高了,读书亦不再成为负担。

(二) “手指上的阅读”,提升了学生阅读能力

只有认真、仔细地去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提升阅读的效果。“手指上的阅读”通过“玩”“做”“画”“演”等形式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文本内容,使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得到了再现。而学生的这些“绘本作品”反映了学生对文本中的内容理解,用绘本的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让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在学生制作文本转换过程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具体的印象。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了背、抄、说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效果。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限,正是由幼儿园时期的图画阅读向文字阅读转换的特殊过渡期,“手指上的阅读”生动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习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把“背”“抄”“说”的阅读方式,转换成“手指上的阅读”形式,使低年级学生那种“玩”“做”“画”“演”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从图画阅读逐步过渡到文字阅读,也让阅读的种子在低年级学生心中慢慢生长。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实施将文本内容绘制成“手指上的阅读”,由“快餐式”阅读转换成“营养式”阅读。通过绘本阅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并且凭借阅读发展了自己的特长,让我们的低年级阅读教学呈现出另一方精彩。

作者简介:

曹乐香,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783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