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数学“有文化”课堂“不孤单”

数学“有文化”课堂“不孤单”

蔡铭慧��

摘要:数学是一种文化,在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深入下,数学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内涵的数学课堂,不仅关注教材内容,还要积极挖掘数学与生活、历史、活动以及思考等方面的文化内涵,通过语言文字、活动等形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课堂教学

一、 数学文化在小学教材中的表现及现状

教材“你知道吗”这一栏目涵盖的题材广泛,包括数学史、数学知识延伸、生活中的数学,内容丰富有趣,为我们搭建起了数学课堂与人文知识的桥梁,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数学素养。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教材内容,还要积极挖掘数学与生活、历史、活动以及思考等方面的文化内涵,通过语言文字、活动等形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二、 数学文化渗透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数学的教学是数学文化的教学,数学知识的传递正是数学文化的传递和熏陶。课堂教学与文化渗透应该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共同体。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充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后又特别指出:教材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必要地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包括背景史料、背景材料、知识应用等,供给学生选择阅读。

三、 数学文化渗透课堂的方法与策略

从数学文化的教学目标来看,数学文化关注的是学生思想的提升、兴趣的发展和素质的提升,而数学基础知识技能教学则是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既定的教学模式。那么,怎样才能让数学文化渗透课堂,让数学课堂“动静皆宜”,不再“孤单”呢?

1. 展现知识动态发展,渗透数学文化

每个知识的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数学课堂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获得思想方法及能力上的提升。知识的发展过程渗透了数学文化,课堂的教学通过重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生从中体验经历知识,体验知识,证实知识的过程,能够真正用心地接触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不单是知识理论,而是在理论之上的数学思想和精神,体会到数学的文化内涵以及数学的真正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介绍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割圆术”,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引发学生疑惑:是不是可以将圆的面积转变成其他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针对学生的提议,老师基于适当的提示,利用多媒体演示将圆形分成两个半圆,切割成小三角形展开,再将展开后的图形拼接成一个新的图形。在切拼的时候学生发现:如果将圆切成很细长的三角形时,最后拼成的图形才更接近于标准的长方形。在这个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渗透了转化、抽象、无限、微分、积分等数学的思想。学生在这里不仅仅学会了圆的面积计算,更重要的是从中体验到了数学的推导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微妙在于它的思想和价值,其实也是数学文化的渗透,发展了学生的探究和质疑的精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感。知识的动态呈现,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 发现“生活”之“美”,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的美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数学的美有别于其他的美,它的美是理性的同时又是内敛的。它的美可以是图形和谐美,符号美、对称美等具象的美,还可以是数学缜密逻辑美等抽象的美。因此,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在发现美的同时,陶冶情操,更使得学生用“美”的眼光了解数学、欣赏数学、热爱数学,知道数学可以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它也可以是一种美的体验。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魅力,发现数学文化的美。发现美,其实也是在发现“兴趣”。喜欢的同时,数学的兴趣便油然而生。

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在学生初步认识圆后,呈现几张具有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图片给学生,学生在惊叹之余感受到数学图形还可以这么地美丽,此时,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创作“奇异”又美丽的圆的图形。学生惊叹图形的美,生活中的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的知识,还懂得发现美、欣赏美。用发展的眼光看,在对待生活态度上,学生会更加地乐观。知识的目的是充实生活,发现美让生活更有意义,数学文化的美,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也更热爱生活。

数学的思维美是抽象的美。数学公式的推导,问题解决的方法,体现的都是数学思维的逻辑和缜密美的特性,需要一步一步的探索发现。以雪花的形状为例,问雪花到底是什么形状,能回答的同学不一定很多,其中还有回答不完全对的和错的。通过对学生讲解,我们可在顯微镜下观察雪花的形状,但是过去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发现雪花形状的奥秘:1904年瑞典数学家科赫讲述了画出雪花的方法,先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图2-1),把边长为原来三角形边长的三分之一的小等边三角形放在原来三角形的三条边上,由此得到一个六角星(图2-2);再将这个六角星的每个角上的小等边三角形按上述同样方法变成一个小六角星(图2-3)……如此一直进行下去,就得到了雪花的形状(图2-4)。从对雪花的描述我们发现,雪花的形状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每个部分进行放大都与它的整体是一模一样,惊叹雪花的结构的神奇,惊叹可以通过数学推理思维向我们呈现雪花的形状模型。

数学教学应是丰富而有内涵的,数学课堂应是“动静皆宜”的。“有文化”的数学课,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挖掘数学教材,让课堂“不孤独”,让课堂很精彩。

作者简介:蔡铭慧,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新升实验小学校。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824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