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文的尝试

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文的尝试

摘要:“思维导图”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以称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它借助图表、线条、箭头、关键词等形式,依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效地、条理清晰地去把握课文。起到导引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握文本角色关系,梳理故事情节,探寻情感线索,让“思维导图”真正服务于学生的阅读。

关键词:思维导图;关系图;情节图;线路图

“思维导图”借助图表、线条、箭头、关键词等形式,依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效地、条理清晰地去把握课文。起到导引学生思维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的文本因为人物、情节、情感等多重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如何入手,产生思维的混沌。如果我们能够运用“思维导图”,就会让学生的阅读有路径可循,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把握。

一、 利用“关系图”,把握角色关系

叙事性文本往往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学生阅读多遍后仍然会有很多搞不明白。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如果把有限的时间都用在搞清人物间的关系上,必然因小失大,舍本逐末。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关系图”,让学生能够尽快地把握角色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比如,教学《狼和鹿》一文,笔者通过以下步骤,运用关系图,引导学生很好地把握住了文章的内容,以及角色间的关系。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角色。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初读后就能很快找出来。课文主要写的角色有:狼、鹿、当地居民。教师在黑板上用三角形的图式,把它们板书出来。

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课文,思考:结合课文的描写,你能理清狼、鹿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吗?概括出关键性的词语。

最后,全班展示,师生互动,完成关系图,并利用关系图,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关于狼和鹿的关系,可以用“吃”和“保护”这样一对词语说明,狼吃鹿,间接保护了鹿。在居民和狼之间,可以填写“捕杀”一词;在居民和鹿之间,可以填写“保护”和“伤害”。这样,不仅文章中的角色间的关系一目了然,而且,课文中蕴含的意思,也在搞清角色关系中,让学生有所领悟。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关系图,对课文主要內容进行概括复述,可谓一图多用,收获多多。

当然,刚开始使用关系图时可以由教师牵引着,慢慢地掌握当学生掌握了这种阅读的方式时,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关系图,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二、 利用“情节图”,梳理故事情节

叙事性文本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认识不够清晰,虽然情节对学生极具吸引力,但是你让他整体说出情节的发展经过,还是很有难度的。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情节图”,以此为学生阅读思维的导向,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比如教学《九色鹿》一文,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引导:

第一步:引导学生抓住九色鹿和调达概括故事发生的情节。从九色鹿这方面可以概括为:救人;而从调达这方面则可以概括为:发誓。

第二步:让学生从两个人物的思路,去独立完成后面情节的概括。九色鹿:被围——斥责

调达:告密——惩罚

第三步:学生利用梳理好的两条情节发展线索,去练习复述课文。

利用“情节图”可以把较为复杂的故事,以块状的形态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最后形成一个整体。学生在这样的情节图的导引下,就把课文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同时,文章还是以整体存在于学生的心中。故事类文本因情节生动,对学生很有吸引力。这类文本教学目标中都会有复述的要求。“情节图”无疑为学生的复述课文,减小了难度,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有效把握。

三、 利用“线路图”,探寻情感线索

叙事性文本中,因为有人物的存在,必然会留下情感的痕迹,而很多这类文章人物情感都会或明或暗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形成课文表达的线索。因此,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拎出这样的线索。运用“线路图”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文章阅读的切入口,清晰地走进文本中去。

教学《“番茄太阳”》,笔者根据课文的叙述特点,进行了这样的引导:

首先,初读课文,感知作者心理的变化,抓住能说明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了解人物情感的历程。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卫宣利在和明明交往的过程中,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作者情感变化以及为什么这样变化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填空:

灰暗无比——()——()——()

生活艰难——()——()——()

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相互补充、修改。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线路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循着作者情感的变化,把阅读的重点聚焦到描写明明的语言上,从而领悟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文中的作者之所以有这种情感的变化,正是由于文章的主人公明明所带来的。因此,扣住这条线索,不仅可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可以顺着线索,去探寻明明的表现,给作者带来特别的感受,从而对文本主旨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抓住这条心理变化的线索,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本的表达顺序,培养学生的概括及表达的能力,而这也是中年级的训练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当然,线路图的利用总会有优点,也会有不足之处,比如教师的牵引会对学生的主动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在线路图的控制下,思维会受到一定的禁锢,学习的灵活性、创造性会受到抑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得更开放一些,当学生具备了这样的学习能力后,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把握。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引领学生思维的导学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对阅读的效度,都产生着积极的作用,教学中要用好它,让“思维导图”真正为学生的阅读服务。

作者简介:

袁旭,江苏省新沂市,江苏省新沂市港头中心小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851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