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浅谈高校如何做好学困生群体的转化与帮扶工作

浅谈高校如何做好学困生群体的转化与帮扶工作

摘要:学困生群体已经成为高校中育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深刻剖析了学困生群体的成因,并就高校如何做好学困生群体的转化与帮扶工作提出了具体举措。

关键词:高校;学困生;转化与帮扶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的在学总规模达3699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2.7%,这表示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在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高校也普遍面临着学生学风下滑的问题,出现了一批学困生群体。对学困生群体的教育转化与帮扶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任务,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学困生群体的界定及特点

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是指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学习效率低,学业成绩达不到学校教育教学规定的基本要求,因挂科而受到学业警示、留级、退学、不能按时毕业、无法取得学位等学籍处理的困难学生。他们经常迟到、旷课,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游戏,因此出现考试不及格、考试作弊等问题,存在着学习无目标,自控力差、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足、适应能力差、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二、 学困生群体出现的原因

(一) 个人原因

1. 排斥所读的学校及专业。填报志愿时,大部分的同学对于大学及其专业一知半解,选择时更多听取教师和家长的建议,很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校,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即使部分同学有自己的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但是由于家长过于强势或者受限于自己的高考分数不能选择自己理想的学校及感兴趣的专业,因此,出现了部分学生排斥学校及专业的现象,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不愿意付出时间去学习。

2. 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方法不当。这类学生通常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刻苦,但由于以前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等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在学业上处于落后状态。

3. 學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同学把考入大学当成人生的奋斗目标,认为进入大学就是进入了天堂,没有高中的学习压力,可以随心所欲的玩。由于短期内没有确定新的目标,再者由于大学对学生的管理相对较为宽松,部分同学学习缺乏动力,行为懒散,无心学习,导致学习困难。

4. 没有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忽略了专业学习。有些同学进入大学后积极担任班级、学生会、社团组织干部,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甚至有同学经商、外出兼职,事务繁多,以至耽误了学业。

5. 自我管理能力差,缺乏自制力。目前大学生,高中时大部分都是在教师及家长的严格监督下学习,进入大学后,突然到了一个管理相对宽松的环境,失去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与约束,部分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休闲娱乐上,上课玩手机,下课打游戏,追电视剧,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出现学业问题。

6. 意志力薄弱,做事情缺乏持久性。很多同学认为学习是一件很枯燥事情,遇到学业上的困难很容易逃避,对于自己学习落后这件事情,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给自己制定许多目标,但是缺乏坚持,最后目标很少完成。

7. 患有心理障碍、精神类疾病等。这类学生自初中或者高中发病,通过休学治疗及自身努力考入大学,但由于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学业压力增大等原因,导致发病,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学习始终处在落后状态。

(二) 学校原因。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因此,教师授课质量的好坏,以及学校整体的学风状况等都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不衔接,大学的学习内容、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剧变,高校教师讲授内容多,讲课节奏快,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得一些学生不适应,跟不上大学的学习节奏,从而自我否定和放弃。其次,学校部分专业设置的不合理,所设的专业不符合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使有些学生发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转专业,导致对本专业学习的排斥,产生厌学情绪。

(三) 家庭原因。少数学生家庭条件优越,认为自己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好的工作和生活,无心学习。也有的学生因父母离异、单亲等原因,或者父母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无法静心学习,逐渐演变成学困生。少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不得不身兼数职挣钱,不能安心学习,严重影响了学业。

(四) 社会原因。首先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潮盛行,使不少大学生产生浮躁、焦虑的心理,难以静心学习。其次,“读书无用论”“大学生就业难”等负面消息不断地冲击着大学校园,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再次,随着微信等新媒体的普及,网络游戏的盛行,使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很多学困生群体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课不感兴趣,不认真听讲,上课玩手机,或者神游,课后回到宿舍打游戏、追电视剧,久而久之,沦为新媒体时代精神鸦片的受害者。

三、 学困生的转化与帮扶工作

(一) 建立学业警示制度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修业的有关规定和各专业培养方案的有关要求,对各阶段学习情况进行通报,对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予以警示或留级,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学校可以学期或者学年为单位对学生修读的全部课程的考核成绩进行审核,对于课程考核不及格学分及门次到达一定比例、到达学业警示条件的学生予以警示,并及时把留级或退学警告书发给学生本人及家长,并根据警示情况,建立学业警示档案,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对被警示的学生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指导。

(二) 加强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

加强管理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不能没有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因此,必须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尤其要加强课堂管理的力度,抓好课堂纪律和上课考勤工作。对于旷课较多的学生,要按学校规定及时给予纪律处分。对于出现考试作弊行为的学生,学校应根据相关的规定给予纪律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学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而且可以对学困生群体起到震慑作用,有利于促进优良校风、学风、考风的形成。endprint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要重点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规范网络管理,积极倡导网络文明,防止学困生出现通宵上网和沉溺于网络的现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鼓励同学们参加一些学术论坛及各种学科技能竞赛,让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感染学困生群体。要加强学风建设以及优秀班集体建设,通过创建优良学风,优秀班集体,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通过创建文明宿舍等多种途径,营造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从而通过集体的力量带动学困生群体。

(四) 建立全员育人机制

1. 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积极开展工作。第一,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激发学习动机。辅导员应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明确大学生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第二,指导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引导学生合理进行生涯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第三,做好专业教育工作,让学生对自己所學专业有清晰的认识,热爱所专业,学好专业知识。专业教师对所在行业的发展有深刻的了解,可以将就业信息、社会用人信息等客观准确地传达给学困生群体,使其产生危机感,自觉主动地开展学习。第四,加强行为引导,缓解网络依赖。专业老师建立课堂点名制度,对旷课行为进行矫正。上课时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听课状况及质量。第五,提供学业指导,激发学习信心。对于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的学生,专业老师负责教会学生怎样科学学习,并对其严格监控,及时关注,同时,要注意对这类学生进行持续的学习激励,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第六,提供心理帮助,提高心理素质。教师只有对学困生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找出他们落后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尤其是辅导员,平时要细致观察,多与他们坦诚交流,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帮助,多肯定赞扬,使他们学会悦纳自我,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在遇到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时主动咨询和寻求帮助。

2. 同学榜样示范,潜移默化。要充分发挥学优生的带头作用,让他们与学困生结对子,让学困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找回学习的乐趣。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高年级或者学优生介绍学习方法,进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

(五) 建立家校联动机制。

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从而收到良好的转化效果。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要注重深入了解学困生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让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中,都能得到合理的帮扶和教育,进而通过多方合力促使其转变。

综上所述,导致学生变成学困生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不可能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因此,对学困生群体的教育转化是一个复杂的、多系统的、反复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全方位的配合,要积极发挥学校、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家长、学生的整合力量,群策群力,共同关注,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困生群体的转化。

作者简介:

白文,山东省烟台市,滨州医学院。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866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