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留学越南学生跨文化适应力的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留学越南学生跨文化适应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日益普遍,学生出国留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提前让学生了解合作院校的教学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心理因素和文化导入;引导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等措施多管齐下可以有效培养其跨文化适应力。

关键词:留学;越南;跨文化适应力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也日益频繁,教育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目前东盟来华留学生超过3万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留学人员近7万人。这样一个迅速壮大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值得我们关注,而他们面临的问题也值得学术界予以深入研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出国的学生作为中国留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跨文化适应关系到他们在留学国家的生活、学习、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因此对其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 中外合作项目学生赴越南留学的现状

我国东盟非通用语种教育实行中外合作办学采取灵活的培养模式,例如有“2+2”、“2+1”、“2+0.5+0.5”和“3+1”等。“3+1”方式主要面向本科生,也是先在本校读两年,然后大三转往国外合作高校继续学习一年,大四回国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毕业获得国内本科和国外本科文凭。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要采取“2+2”和“2+1”两种办学模式。“2+2”模式即先在本校读两年,然后转往国外合作高校继续学习两年即通过中外两个不同学校的衔接学习,毕业获得国内专科和国外本科文凭。学生也可以选择“2+1”,它与“2+2”模式的区别在于只在越南留学一年便申请毕业,获得国内的专科文凭。从2005年办学至今,已经通过这种模式向越南的商业大学、河内大学、人文社科大学、海防大学、岘港大学、法律大学等高校派送了大量的学生进行衔接性教学,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效果,但也暴露出不少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赴越南的学生留学情况,及时调整出国前的教学工作,以便帮助学生尽早适应留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本人利用网络平台对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越南的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收集到了三届学生(2011级到2013级)103份有效的问卷反馈。调查对象是在越南河内大学、河内商业大学、海防大学、河内法律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就读越语、国际贸易和法律专业的中国学生,他们都有一年或两年的越南留学经历。

二、 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分析

在对问卷调查分析的同时,结合对部分同学的深度访谈,笔者归纳出留学越南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 跨文化交流意识淡薄。在问卷中有设计问题是“留学期间,你呆在宿舍上网消遣的时间占据课余时间多大的比重。”72人回答比重过半,占调查者的69%。当笔者深入问到上网消遣的形式时候,调查者的回答几乎都是QQ聊天、打游戏、看电影、刷微博,几乎没人回答看越南的时事新闻,除非是为了做作业的需要偶尔打开越南网站查找资料。班里一些同学只生活在中国人的群体当中,连去买饭都是叫舍友打包,不敢开口说话,难怪对于个别同学,笔者发现即使有去留学的经历,但实际上其口语和听力并没有多少提高,甚至还不如没有去留过学的学生。

2.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适应力有待提高。针对问卷中设置的“你认为留学期间遇到的什么困难是最难以克服”,选择住宿问题的有38人,占37%;29人选择了饮食,占28%;选择上课方式的20人,占19%;选择交通的16人,占16%。当笔者追问住宿方面具体有什么问题让人难以忍受时,得到的回答无非是反映空调不够凉快,或者时不时停电、停水。因为越南一般采用水泵来取水,所以在用水高峰时段,停水现象很正常。而他们在国内的宿舍里即使没有空调,也不至于出现难以接受的反馈。这些小问题居然让同学觉得比在黑压压的摩托车浪潮中过马路的交通问题更难以忍受,确实让笔者吃惊。

针对“大概花多长时间基本听得懂老师讲课”的提问,回答一周甚至更短时间的占10%;半个月的占23%;一个月的占42%;28%则表示需三个月或更长。而问到基本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活的时间,超半数同学表示要半年,甚至一年。总的来讲靠近越南的东兴、凭祥等边境地区的同学因为有地缘优势,更能适应越南生活。但调查也发现,地域的影响因素对同学留学越南的影响并非绝对,还与学生自身的适应力有密切联系。因为对于一些家境好的学生,尽管居住在边境地带,但不能吃苦,自律能力差,就坦言一直无法适应留学生活。

3. 缺乏自主学习,查漏补缺的学习意识。调查问卷有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去留学前自己做了哪些学习方面的准备?”回答重新温习课文知识的只占7%,回答听电台练习听力的仅是5%,大部分同学是选择了“顺其自然”。既然知道即将留学,语言关是大难题,学生怎么不通过多做功课,用主动积极心态去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呢?由此可见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三、 建议

结合学生留学所存在问题,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 培养积极出国动机,重视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大凡是怀有积极学习动机的,尽管在国内学习一般,但到了国外留学很快会有很大的进步。在强烈的出国学习、提高和研究的愿望和纯真的动机驱使下,他們会努力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设法调节思乡的情绪,积极投入到留学中。他们会主动开拓渠道与当地人交往,入乡随俗,尽量适应当地的社会和文化。因为这些都是为了利用好难得的出国机会,学有所得,所以适应对他们来说是必然的。反之,对于某些学生,他们仅怀着混日子等文凭的消极心态去留学则会感到留学是种煎熬。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出国学习动机,保持积极的沟通,尽快克服环境上的不适,自信轻松地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

2. 引导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积极参加跨文化实践活动,培养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情感目的是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本族文化及目的语文化的接受和欣赏,提高其跨文化敏感性和宽容性。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乐于与人交往。交往的形式与内容多种多样。首先要学会和舍友交往和同学交往。其次,要与社区居民、公共场合的人员、甚至陌生人交往。在交际活动中锻炼了胆量,以此为基础,到了目的语国家,才能更好发挥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的作用。鼓励学生可以参加一些当地有意义的聚会和社团活动,参加语言和技能课程培训,有助于了解社会与文化,结交一些当地朋友,提高语言能力。endprint

3. 加强与合作方的教学沟通合作和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者及老师需相互加强教学与管理方面的沟通和合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提高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性。首先,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采取共建的形式,与合作院校建设与共享优势文化类课程,通过课程开放和空中教室等渠道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此外还可以通过教材共享,知识点过多的重复讲解,及时更新信息,提高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双方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减少重复性的课程开设,和重复内容的讲解,更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及时了解合作方的课程安排,做好与合作方的教学衔接。平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工具及时了解学生各种情况,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并能合理答疑和解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解决,同时也方便管理者及时调整和制定更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

4. 提前让学生了解合作院校的教学情况,做好教学衔接。提前向学生介绍国外合作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让即将出国的学生有心理准备。在教学内容上,适当抽取个别教学内容,提前向学生介绍其蕴含的背景知识,降低因为语言理解不到位而产生的学习焦虑,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将跨文化交际内容作适当的学科渗透。

5. 加强学生独立自主和团队协作能力。现在去留学的学生以九零后居多,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习惯有父母张罗一切,在学校有班主任帮解决问题。他们到了国外,亲人不在身边,学校也无法做到面面兼顾,学生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容易采取消极方式来应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脑筋解决困难的能力;在课堂外则鼓励学生加强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营造团结互助的集体氛围。

四、 结语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力其实就是让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由陌生过渡到了解,再到熟悉,最后形成留学期间的接受和容纳,实现对异文化的文化适应。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本人的积极配合外,作为教师无论是工作在一线的还是在教辅管理岗的都要从实际出发,各个部门相互协助,为学生留学提供更多信息和帮助。相信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将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道路上走得更穩健。

参考文献:

[1]许力生.跨文化能力构建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32-139.

[2]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作者简介:

陈海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870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