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例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例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摘 要:学生通常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难题和疑惑,这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定的质疑探究的心理特征,正是由于受这种心理特征的驱使,学生往往会发散思维,展开想象,进一步深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笔者通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一些较为科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操作;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重视参与问题探讨和研究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提升小学生整体的数学知识水平。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知识能力不足,在掌握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极易遇到障碍和难题,想要提问,但是对于提问的方式以及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出来。

一、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由于小学生不具备较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知识积累也不够深厚,在面对一些数学知识时,想要进行质疑但又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发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性,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并产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想法和行为。具体生活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将实际生活与数学学习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年月日》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入了本节课的新内容,向学生出示了一个谜语“静静挂墙壁,天天换衣服,旧的每天扔,提醒保朝夕”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后,都猜出了这个谜语的谜底是“日历”。接下来,笔者就将提前准备好的一幅日历挂到了黑板上,联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们仔细留心日历的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一年总共有几个月呢?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1天?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0天?一年总共有多少天?二月份有多少天等问题。在带领学生认识大小月和平月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提问,在笔者的巧妙引导下,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记住月份的分布规律……通过提问提高教学效率,拓展学生思维,从而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 自己动手实践,培养问题意识

动手实践是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有很多抽象的内容比较难掌握,特别是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和操作来掌握概念的具体形成过程,有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上课之前布置给学生一项任务,让学生收集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木棒,让学生运用长短不同的小木棒来摆拼出一个三角形,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有了一些自己的发现,并在课堂上提出来了:问题一,三根小木棒要达到怎样的長度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呢?问题二,三角形的三个边长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问题三,四边形稳定还是三角形稳定?待这三个问题提出之后,笔者就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学生在谈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只有具备这一性质和特征的三根木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针对问题三,笔者让学生进行搭木棍的实验,让学生搭一个四边形,学生不管怎么搭,四边形都很容易散架。然后笔者让学生在四边形里面加一根木棍,让学生们继续搭,他们都发现这个方法很有效。最终证实了三角形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这一性质。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将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 积极鼓励探究,自主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为着眼点,有意地营造学生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对知识开展探究式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本内容为条件,通过构建知识结构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欲望和冲动,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解决学生在认识问题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是什么,其中一位学生回答到运算法则是:整数跟整数相加,小数跟小数相加,而且还要保证小数点之后的数字相加位置要一一对应。接着笔者给学生们设计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小数乘法问题:一辆小轿车的速度是300千米/小时,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3.5个小时之后,小轿车跑了多远?其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的影响,在课堂上向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是不是小数的乘法也得遵循:整数跟整数相乘,小数跟小数相乘?笔者向学生耐心地解释到事实上并非如此,小数的乘法法则是:先不要管小数点,大家只要铭记两个数字之间的小数点一共有多少个,然后进行相乘,之后再将小数点加进去。这一解释导致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他们继续向笔者提出疑问:为什么小数的乘法和加法之间和区别会如此大呢?这就需要大家在课后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来解决这一疑惑了,这是老师布置给你们的课后作业。这也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动力。

四、 小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问题意识非常重要,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重要体现,也是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加以重视和关注,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路,从多个角度着眼全面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和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教导刊,2012,(3):168.

[2]王春兰.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4,(24):59.

[3]皮孟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06,(07):119.

作者简介:

华丽红,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岩前中心学校。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923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