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以外对学生进行的有计划的育人活动。“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应注重优化创业教育内容,规划分类实施。文章阐述了“第二课堂”的意义,并简要分析了“第二课堂”活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势,详细剖析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教育存在的思想意识不到位、工作体系不完善、培养模式不合理等主要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

一、 “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的意义

(一)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延伸

传统课堂教学通常能够完成科学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过程,受限于时间、空间条件,它对学生技能应用、创新思维开拓未有良好实效。“第二课堂”整合学生业余时间,通过学科竞赛、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自由灵活的开放活动,强化学生在传统课堂吸收的科学技能知识,增强动手实践效果,开阔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意识,是对课堂教学内容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广度和深度上的强化。

(二) “第二课堂”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综合素质人才的竞争优势日益凸显。除掌握专业技能知识以外,对于人才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任务执行力、人格品格等德、体、美要素的考量比率逐渐上升。“第二课堂”体系化教育在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内,通过实践育人模式,潜移默化完善学生个性品格、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发生在课堂外。“第二课堂”利用班级、宿舍、社团等贴近学生的组织群体,开展能广泛影响学生生活态度、行为模式、做事方法的活动,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智力教育的不足,在培养学生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行为习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阵地。

二、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已积累了近二十年,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但是仍存在一定缺失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亟待提高

大学生有理想、有知识、有激情,但是多数大学生受中学阶段学习习惯影响,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较弱,在专业知识深度和科技前沿领域涉猎较少。创新精神是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核心。同时由于缺乏社会行业关系和商业信息,在将专业知识转变为创业产品上存在差距。

(二) 大学生创业能力针对性锻炼不足

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校创业实践大多独立分散,未形成科学化的管理和指导体系,对大学生的针对性锻炼不足。大学生对科研创新有较浓的兴趣和意愿,伴随着高校学术创新班、实践创新班等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不断完善,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科研创新与创新实践中。但在创新与创业的衔接中,大多数高校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有限,在校期间积累的社会经验与行业认知较少,也不利于创业实践的信息交流与经验共享,创业能力锻炼提升不足。

(三) 创新创业心理素质有待增强

科研创新或创业实践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在面对处理和解决各种困难的过程中,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较为欠缺。在选择创业时将面对一系列未知的风险和较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一些大学生因此而选择放弃自主创业;此外大学生面对创业问题时容易剑走偏锋,不够冷静,或者情绪消沉,失去斗志,在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等诸多方面也有待培养提高。但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鲜有创新创业心理方面的课程或培养内容。

(四) 创新创业知识积累浅薄

创新和创业知识的掌握和储备离不开日积月累,然而现阶段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中相对单一,大学生获取创新创业知识的渠道相对有限。创新知识和创业知识是成功创业的基础条件,因此,对于计划自主创业的学生来说,首先需要弥补创新创业知识的差距。

三、 “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势

“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外,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性、学术性、娱乐性、公益性等活动。“第二课堂”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训练大学生的基本技能为重点,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整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一) “第二课堂”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实践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環节,“第二课堂”为其提供了实践载体。一是场地载体,校内外各类实习实践基地面向大学生开放;二是团队载体,各类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创新兴趣小组等大学生社团运行规范有序;三是竞赛载体,创意设计、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创业实践等专题竞赛定期举行。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将课堂所学的创新创业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

(二) “第二课堂”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创新创业成功的必备因素,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二是兴趣、性格、情绪、气质等个性心理品质;三是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求知欲望等。“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丰富,党团主题教育、文化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发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创新创业活动做好保障。

(三) “第二课堂”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前提,强调因材施教,挖掘大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大学生的自身特长和优势。“第二课堂”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开展的一系列开放性活动,让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脱颖而出,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

四、 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设计思路与原则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随着近几年的深入发展,高校应以独特的形式开展“双创”教育“第二课堂”,从管理运行机制、教学方法选择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度研究与实践探索,寻求“双创”教育“第二课堂”的教学新模式,着实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培养创新型社会高素质人才。endprint

(一) 将“第二课堂”课程化,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第二课堂”存在边缘化问题,推进“双创型”人才培养需要将“第二课堂”教育内容由“活动”提升为“课程”教学,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纳入教学培养方案,课堂设置上规范化、系统化、连续化。在“第二课堂”评价中引入学分制,以定量评价代替定性评价。合理制定学分标准,调动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二) 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引导式教学

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存在素质差异,在设计“双创”教育“第二课堂”的时候应当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建立动态的活动课程体系,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热爱和实践能力。“第二课堂”要求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并且学生自愿参加。放到“双创”教育中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三) 以创业类社团建设为载体,任务式教学

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社团可打破年级、专业的界限,改变传统教师授课的单向交流模式,使其团队成员间可以面对面交流讨论,也可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相互促进和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成为“第二课堂”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聘任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家同时担任指导老师,以专业技能拓展竞赛、科技研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活动为依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种新的任务型管理与组织模式实施过程,提高社团整体专业水平、学术层次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 利用多媒体平台提升“第二課堂”效果,交互式学习

在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影响,他们对于校内举办的活动参与度并不高,但是他们更乐于参与网络线上讨论。“双创”教育“第二课堂”要抓住机遇占领校园网络阵地。例如,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使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媒体表现于一体,开发和运用好自媒体时代“第二课堂”,使其图文并茂直观地展示效果。高校要丰富校园多媒体文化产品,构建集教育、服务、管理、娱乐为一体的校园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红宁,王素珍.创新创业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

[3] 朱九思.高等学校管理[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4] 周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前瞻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5] 柯羽.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08) :71-73+14.

[6] 刘树春.基于第二课堂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J].江苏高教,2015,(03) :119-120+135.

作者简介:

赵岩,天津市,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938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