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体验

体验

摘要:体验既是过程又是目的。知识的产生、获取需要过程,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这个过程里,通过体验,学生的能力、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以锻炼、获取、提升。新课程非常重视和强调体验。突出学生参与,突出学生的体验。本文根据日常教学出现的问题现象,从体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体验

一、 让孩子体验了吗?有充分的体验过程吗?

案例一:同样教学内容,另一个教师首先出示了实物——一件衣服,“这是什么?”

“大声说一遍。”

“什么颜色的衣服?”

“你的衣服是谁买的?你想对他说什么话?”(引导话说完整)

然后点出“这个字母就读ī,你读读,读给同桌听听”。

教学书写:“猜猜该怎么写?你来试试。”

“仔细观察老师书写。”

再出示几种错误书写,引导学生看书比较找出错误并改正。

分析:案例一,从学生熟悉事物开始,通过说话来学习发音。教师没有从发音器官上进行说教性指点。同时这个过程里,训练了表达,进行了育人。书写的教学老师利用“猜猜”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引导孩子观察、比较、判断,培养了孩子探究意识和方法。一个教师为知识而教,一个因知识而教。毋庸置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第二个教师的做法孩子得到的更多。

建议:教学时,我们从智性出发,必须思考如何展示。既不能脱离知识也不能没有过程。我们可以创造情景,模拟产生知识的过程;人对知识的认知、获取、理解是过程,我们可以从人的认知过程去展示。生活中这两个过程肯定漫长。课堂教学就必须采取多种手段把生活中的一些最有利展现这些过程的条件综合起来并呈现。学生在过程里充分体验,充分自主、合作、探究。体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过程,通过体验来经历学习过程和知识形成的过程。

体验就是过程但不全是结果。

二、 体验过程完全清楚吗?过程里渗透了什么?

案例二:教师教学完《再见了,亲人》一课,评课时,执教老师非常坦率地说,学生读书没有感情。回顾本课时,老师不是没有去调动学生情感,老师的感情在学生无情的打击下到最后也只剩下对课文解剖式的分析。(借班)

分析:情感熏陶需要长期的过程,不是某一课时就能让学生感情充沛。打开语文教材,篇篇文章真挚感人,可我们的孩子就是麻木。情感、态度、价值观很不好考核,无法量化,学校考核教师教学业绩仅仅局限于学生试卷上的分数,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所以教师一边高喊着课改一边高举着新课程的旗帜走着老路,以至于还有把词语在词典上的注释抄在黑板上强迫学生写下来背住了事。孩子累呀,也就厌学了。

建议: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与知识传授是互动互提升的。非智力激发孩子更好地去获取新知,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感受提升情感,在情感体验里丰富自己,丰富经验,激励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所以阅读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创设符合文题的一个个过程,教学知识渗透非知识因素。

三、 针对什么进行体验?

案例三:一次《长城》公开课上,当老师介绍长城时,一位同学站了起来把老师的介绍打断:“老师,我知道长城是怎么修的。”然后老师鼓励同学讲讲,该学生马上讲起了孟江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下可好了,教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起了故事,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老师放下课本内容听起了故事,一节语文课成了故事会。

分析:课后评议时,我问老师本课时教学如何定位,老师茫然。甚至有的课堂教学听课的老师也糊涂,老师怎么了,在做什么?教师树立效益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带得走更多”。但体验必须针对教学内容主旨,一篇文章教学离开了文本主旨,再多再繁的过程体验那也只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针对教材呈现的主题,拓展也只能符合这个主旨,在主旨基础上延伸。大语文观不是離题千里式的教学。我们常常见到老师采取的教学手段多样,是否每种手段每个步骤都有作用?作用是什么?

建议:教学总要达成一定的目标,完成一定任务,也就是教学要有针对性。设计体验过程,首要考虑针对什么去体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目的是让学生立体体验全方位体验。操作过程必须针对学生认知心理针对教学内容。本是让学生体验句子的情感,却在出示句子的同时画面上设计卡通动画,孩子到底注意什么呢?显而已易见是卡通画了。

四、 深入体验了吗?愉悦就是体验吗?

案例四:走进一些课堂,不乏整堂课学生激情高涨,积极回答,掌声阵阵,“你真棒!”不绝于耳,好一派繁华景象。这一定是好课吗?

分析:透过繁华表象我们沉下来发现其实这里面隐藏着忧虑,为了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把一个需要经过几步思考的问题化整为零变为几个一问便知的小问题,只要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对答如流。学生就这样地在老师一步步地诱导、牵引下走向了教学终点。老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但符合课改要求吗?学生体验到了什么?在阵阵掌声,声声夸奖中,孩子被教师玩于掌中,剩下了“愉悦”,然后高高兴兴地走出教室,可到底他们得到了什么?

建议:体验是有深度的,那些不需要动脑就找到答案,还需要什么体验?上述现象中的愉悦是浅层次的,深层次的愉悦是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后身心的轻松愉悦。体验有个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调动学生个性十足地体验,自主地体验,从而找到符合人类的共性。老师过多过细的诱导,学生没有机会也不需去体验,哪有什么个性张扬呢?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指出: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以一种从本质说很个性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的一系列可记忆事件。记得有这样一首小诗或许对我们有启发: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甚至可以让他受伤,让他学会体悟舔舐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

语文教学就是知识教学与文章主题教育相结合,创设符合文本主旨的教学场景,创设能呈现知识产生的过程或符合认知心理过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个性十足的氛围中,琅琅书声中,把对人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不知不觉地让孩子体验,从而给他们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给他们追求幸福、自由的体验。以此激发他们追求幸福和自由,并为之一生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

高天平,重庆市,重庆市万州区罗田中心小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946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