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高中现代诗歌教学有效策略探微

高中现代诗歌教学有效策略探微

吴海燕��

摘要: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诗歌作为一种文字的存在形式,它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学生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理解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身份背景,避免导致学生所分析的内容是想象出来的和过度解读文本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语文;反复朗读;表达技巧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它用高度精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鉴赏诗歌的意义是两个灵魂的相遇,学生可以从诗歌中读出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所思所想,然后联想自己,找到真实的自己。但现如今诗歌的教学前景真是令人担忧,学生对学习诗歌缺乏主动性和求知欲,本文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诗歌教学效率。

一、 情景导入,激发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诗歌产生了兴趣,学习效果才会大大的提高。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情境教学是指通过导入情景,将学生的自身感受和课本内容相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化身为诗人去品味语言、领悟意境、感受课文深层情感。

以《再别康桥》这篇诗歌为例,该篇诗歌是诗人1928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再回母校,故地重游时所作,这首诗歌是一首离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不舍和眷恋。这首诗歌形式上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河畔金柳,冰清玉洁,夕照霞辉,给她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像一位长发飘逸、风姿绰约的新娘,倒映在康桥里……这样一幅富有流动感的画面,便于学生感悟康桥的绘画美。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从节奏、音调和声调三方面来体现,句式的错落,节奏的变换,展现感情的曲折与回荡。教师可以让学生听朗读音频,再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感悟它的意境。通过诵读《再别康桥》,我们从听觉上已感受到了这首诗歌音韵的和谐,节奏的清晰,诗歌的排列也极富特点,四行一节,每节两句,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让人心境摇摇美不胜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导入情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诗歌的美。

二、 反复朗诵,感悟诗歌的主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想要学好诗歌,反复的诵读是必不可少的。诵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而且便于学生体会诗歌的主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这首词起句“独立”、“寒秋”、“橘子洲”交代了时间、地点、任务、环境等因素,体现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中间七句,描写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秋景图:漫山遍野都是像火一样红的枫林,满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往来的船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这样的寒秋景物和一些其他诗词里的肃杀、感伤情调有所不同,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敢于改造旧世界,积极进取,斗志昂扬的精神。学生要读出其中秋景的生机盎然和磅礴之气。最后三句是作者面对广阔的宇宙,发出的深深思索,这是作者含蓄的对上片的“谁主沉浮”的回答。表达了诗人和战友们对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学生要以昂扬乐观的语调读出作者的坚定。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词语言,想象其中的画面,可以便于学生理解作者通过上片写景,下片忆事,借景抒情,融情于事,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抨击黑暗、宣扬真理的豪情壮志。

由上述案例可知,在诗词的诵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词意境,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 学习技巧,品味诗歌的情境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学生想要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以戴望舒的《雨巷》为例,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清丽明快,而是笼罩了一种淡淡的忧愁的美,这首诗歌在用词上很美,使用了一些带有很浓情绪色彩的词:寂寥、愁怨、冷清……《雨巷》艺术上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雨巷里像梦一般飘过有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不是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意象,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思考诗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虚写还是实写?学生的观点分成了两派,一部分学生认为“丁香姑娘”是虚写,诗人笔下的“丁香姑娘”,就是一种美好象征,代表着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忧愁,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夢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持有相反意见,认为“丁香姑娘”是诗人的理想爱人的化身,是真实存在的。

总而言之,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对学习诗歌产生兴趣,才能够更容易地感悟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主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诗歌的学习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全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作者简介:

吴海燕,云南省曲靖市,云南省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976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