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浅议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探究性学习

浅议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探究性学习

摘要: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在探究型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将从探究的几个重点内容来进行讨论,来寻找探究型学习最有效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几种方式;适宜和不宜

新课改实施一段时间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整个课堂不再是教师实施“一言堂”的天地,而是注意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成了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够真正透彻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习得数学思想,从而学会自主思考,变原来的“要我学”成“我要学”,学习成了学生们自主、自发的要求。

虽然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自主探究的重要性,也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实施这样的做法,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探究学习摆花架子,实用性不强,往往哗众取宠等,探究性学习成了花拳绣腿,很难真正发挥实效。这种流于形式的探究,会损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文就将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问题来展开讨论。

一、 探究的内容不可过于繁杂,宜少

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探究的内容是不确定的,它随着教学内容而发生转变,具备强烈的时代性、可变性和生活性,即探究的内容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脱离时代特色,变化也在情理之中。在课堂上,探究的内容可以是课内知识,也可以是课外知识,可以来源于学校内部,也可以来源于家庭生活。总之,探究的内容是不固定的,只要能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特征,又能结合小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特点和实际情况,都可以拿来用作探究的资源。

可是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的是探究的内容不可太过于繁杂,失去了探究的原本意义,只是为了探究而探究,或者是课堂上想做到面面俱到,无一遗漏,结果却费时费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只会让学生茫然无措,失去方向感,所以这时数学教师就要做到立足课堂,放眼课外,精心挑选,从现实出发,寻找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探究内容,以此来为课堂教学服务。

例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有位教师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重新组织,把“体积的意义”和“体积的单位”分开教学,分头探究,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内容,因为时间比较充裕,加上教师的准备比较充分,课堂上的探究变得轻松,而且教材探究深入,使同学们都轻松掌握了两堂课的内容。而如果一股脑地把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在一堂课上把体积的意义、体积大小的比较方法、体积的单位以及体积的计算方式都展示出来,就达不到预设的效果了。当堂课完不成任务,课后就不得不花时间去补了。

二、 探究的情境不可过于花哨,宜实

小學数学学习一般伴随着一定的教学情境,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受到真实问题情境的存在,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在为学生设置探究情境时,要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置相关情境,适当实用,情境是为了教学服务,而不是摆花架子。盲目地追求探究情境热闹和时髦,只会导致花哨的形式干扰了学生思维,对于探究过程反而起了副作用。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7加几》这部分内容时,一位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山清水秀,一条小河里自由地游动着7只小鸭子,然后还有5只停留在岸边的草地上,有几位小朋友在岸边嬉戏。这时教师给学生放了一首《数鸭子》儿童歌曲,学生们跟随音乐唱起了这首歌,气氛活泼热闹,可是学生却把全部注意力放到了优美的图画、美妙的音乐上,心跟随着歌曲自由徜徉了,却把本堂课中最该学习的内容抛到了脑后,教师本意是为了使学生通过这个情境,探究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图画中提炼出“7加几”的教学内容,可是最后却失之偏颇。

上个案例就是因为教师为学生设置的情境太复杂和花哨,如果教师改变一下思路,一条小河里游动着7只小鸭子,岸边还有5只鸭子,让学生自己思考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自然会联想到7+5这个数学算式。因此,我们不能让多余的非数学因素干扰数学问题的呈现和思考,而是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所选用的情境都是为了教学内容服务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重点突出,省时省力的效果。

三、 探究的结论不可过于严厉,宜宽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智力上的差异,以及原有知识基础的区别,所以学生在课堂探究时结果也并不一定完全相同,这时作为教师来讲,我们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不必要按照一个固定的格式去要求,如果单纯地把学生的探究结果固定在一种模式,时间久了,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求异性,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都是阻碍。因此,我们要抱着宽容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探究,只要学生能够言之有理有据,都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支持。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当学生已经理解了长方形周长的含义之后,教师让学生去猜想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学生在纸上画图,最终得到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等。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思考过程,并通过全体同学的讨论,最终优化为最简便的方法,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四、 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开展探究学习,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本着“以身为本”的理念,探究型学习一定会发挥出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结成.关于探究学习的几个问题研究[J].小学数学学习,2009,4.

[2]孙先飞.探究问题面面观[J].小学数学论坛,2012,5.

作者简介:

丁爱英,江苏省邳州市,邳州市铁富中心小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999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