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思想品德课对话教学策略探究

思想品德课对话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对话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之间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和理念。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蕴含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需要师生之间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探求精神交流和价值共享。本文通过剖析对话教学的误区及其成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构建对话教学的策略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对话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策略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只有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才能产生批判性的思考,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话策略,把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教师的讲解结合起来,通过精心设置情境和开展活动,以问题为纽带,进行生本、生生、师生对话,表现为探讨与交流、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析,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启迪思维、彰显人性的关爱,回归教育的本旨,提升课堂效率。不言而喻,对话教学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思维碰撞,谁把握了“对话”的主旋律,谁就能唤醒教育的心灵。

一、 对话教学的误区及其成因

误区1:对话就是问答。部分教师以为师生对话就是一问一答。老师课前预设一些问题,如“生活需不需要法律”“为什么要珍爱生命”等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营造一种师生互动“良好”的热闹局面。看上去好像很热闹,实际上是虚造了课堂对话教学的假象,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误区2:对话越多越好。部分教师觉得对话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人性化教学——对话、创造性教学——对话、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对话。课堂中教师不停地提问,学生疲于应付。这种为对话而对话,最终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误区3:对话的终极就是一致。有些教师会在课堂上用一种声音压倒另一种声音,一定要学生在课堂上齐背熟记,容不得半点有差异的观点。对话不是为了排除异己、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差异,应该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于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成因分析:其一是教师没有真正领悟对话教学的实质。对话教学要求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沟通与合作,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真情换取真情,在创造与生成中实现对话。而一些教师以为只要有提问、讨论等就是对话教学。实际上这些只是徒有形式的“假对话”,缺乏对话的实质,导致无效对话,课堂低效。其二是忽视问题的预设。提出的问题决定了对话的质量。有些教师在备课时不具体考虑设置问题的针对性、层次性、探究性,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难度过大。这种疏漏就容易导致课堂对话没有思维含量或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是走过场、敷衍收场。

二、 构建对话教学的策略和实施方法

(一) 深读文本,潜心架构,寻找对话的活水源头

文本解读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解读,形成自己的理解、感受的过程,是实施对话教学的准备阶段。只有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才能准确理解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理清教材脉络,明白要“教什么、怎么教”,通过整合乡土、历史、时政、生活等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再构造,找到师生对话的切入点,为对话教学注入活水源头。如笔者在讲授《世界文化之旅》时,引入被誉为“莆田的狂欢节——元宵节”这一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请学生介绍家乡的元宵习俗,由于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争着发言,再联系世界各地的不同节日习俗,说明了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同时树立“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的理念,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培养开放性和世界性的文化情怀。

(二) 营造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对话意识的发展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点燃”学生。要摒弃传统那种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递者,通过灌输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很少有机会与教师对话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展现个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与教师互动对话。

例如,在学习《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时,笔者设计了“你喜欢上网吗?你是怎样使用网络?”问题提出时,有些学生不敢说出真实想法。突然,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问我:“老师你喜欢上网吗?”我不但没有批评他,而且还夸他问得好。然后说,老师也喜欢上网,喜欢QQ、微信……这下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那种严肃的课堂气氛不见了,班级像炸开了锅,有学生说喜欢玩“英雄联盟”“御剑情缘”等网游。看大家兴趣正酣,笔者提出:网络像个万花筒,可谓琳琅满目,鱼龙混杂,海量的信息让人应接不暇,无法辨认真伪,常常爆出“被死亡”等虚假新闻。学生对此类现象发表很多见解,褒贬不一。此时,笔者紧抓时机提出“做文明网络人的倡议”,并结合“互联网+”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可见,在教学中我们要懂得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卸下一副道德卫士的面具,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博爱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平等、宽松、学生敢于发表见解的天地。

(三) 精心设问、激发兴趣,寻找对话的触点

对话教学,是师生解疑释惑、情感碰撞的过程。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深思熟虑,通过精心設问,以问题为驱动和纽带,引领师生探究感悟、产生情感共鸣。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立足于课程和学生实际,以生为本,精心备课,注重让学生更多地通过体验、探究,在对话交流中完成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解疑释惑、启迪思维、引起共鸣,促使师生对话。

在教学“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内容时,笔者选取了“校园欺凌”这一热点材料。设置了①你在校园生活遭受欺凌了吗?②校园欺凌行为侵犯了受害者哪些权利?③在校园生活中,如果你被欺凌,会采取什么对策?由于素材与学生息息相关,有些学生甚至遭遇过欺凌,学生感同身受,这就找到了对话的触点,保证了对话的有效性。如①学生讲述各种各样的校园欺凌;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回答;③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后,找到如可以事后告诉老师或家长;必要时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对策。由于选取的素材是学生熟悉的,但又存在疑惑需要得到解决的。通过教师精心地设置,以问题来引领对话,在对话中培养探索创新的热情,让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闪耀。endprint

(四) 鼓勵质疑,唤醒灵魂,收获成功的对话

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质疑,能启迪学生的思维,点燃智慧的火花。思品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更应该具备应对学生“质疑”的心理和技能。面对学生的质疑,有的教师怕学生质疑的问题令自己“难堪”,采取或呵斥、草率应答、敷衍搪塞;或充耳不闻、置之不理的态度。这不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火花,难以唤醒其沉睡的灵魂,而且会挫伤学生参与课堂对话的积极性,课堂就会变成教师的“一言堂”。面对学生的质疑,正确态度是认真倾听,以平等、尊重、诚恳的心态去对待,与学生共同探究,适时点拨引导,把课堂变成一个既有共同语言与思想,又有不同见解与个性展现的乐园,才能收获成功的对话。

在讲授《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这一课时,笔者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G20峰会在杭州举办;“神舟”和“天宫”交会对接……突然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我国取得的成就有些已超过日本,为什么日本是发达国家,而我国还是不发达国家?像我家乡好多人住别墅开宝马,为什么说我国还是处在初级阶段?”面对学生的质疑,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去探究?于是说:“你提出的问题很好,这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大家一起来寻找答案。”第二周,我一走进教室就看到学生们跃跃欲试,翁强说:“我们虽然生活比较富裕,但我发现农民种地还是靠手工劳动,不像美国靠机械耕作,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还比较落后。”陈青说:“我爸在贵州同仁市经商。暑假时,我到那边旅游,发现那里的人们生活水平和我们还差距较大……”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调查、网络搜索,答案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可见,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需要智慧,需要鼓励和等待,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灵魂被唤醒,就有别样的收获。

总之,作为思品课教师,我们必须要怀揣一颗热爱教育、回归教育本旨的情怀,通过营造一种积极的对话形式,去落实“对话”的精神实质。把课堂话语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会说。使对话教学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在真正的对话中激发情感、启迪思维、内化行动,让思想品德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叶红明.我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

[2]朱小蔓.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2012.

[3]吴又存.人本教育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

[4]王西富.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

作者简介:

詹光明,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中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038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