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浅析琵琶曲《天山之春》

浅析琵琶曲《天山之春》

摘 要: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旋律舒展悠长、节奏富于变化以及技法复杂多变,深受众多人民群众的喜爱。乐曲有非常明显的维吾尔族民间舞曲的特点,由慢渐快的节奏,使音乐如山河奔腾、一泻千里,让听众有无限的遐想之感;欢快奔腾的快板,也将音乐显得开朗奔放。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引起更多的音乐人或音乐家对民族乐曲和音乐的重视,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关键词:琵琶;天山之春;艺术表现力

一、 琵琶曲《天山之春》的艺术背景

《天山之春》是新疆知名曲目,以新疆天山地区人民的愉快生活为创作背景。《天山之春》原为乌斯满江、俞礼纯创作的热瓦甫独奏曲,作者王范地努力学习少数民族乐器,使自己琵琶的演奏技法更加纯熟、演奏风格更加有创新,在乌斯满江和俞礼纯两位原作者的帮助指导下,将热瓦甫独奏曲《天山的春天》移植改编成小乐队伴奏的琵琶独奏曲《天山的春天》,之后王范地又将该曲改写成无伴奏的琵琶独奏曲。

二、 《天山之春》的艺术表现力

1. 结构与旋律的发展

《天山之春》为变奏曲式,第一变奏在节奏和速度上有装饰和变化,运用模进、重复手法。第二变奏转入C调,速度继续加快。前15节是主题完整再现之后保持了主题中的骨干音。第三变奏转入D大调,是变化较大的对比段落,节奏紧凑。在尾声的12小节中,更深的突出了主题。全曲按“呈示——展开——对比——结束”的线索布局,期间有调式对比。主题旋律的主要动机一直贯穿全曲。舒缓宽阔的音律,有一定的歌唱性,并带有浓厚的维吾尔族民间声调特点。接着的另一主题小快板为级进的旋律进行,临时转入属调后呈示主题,加强了旋律音调的抒情性。整个乐曲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序、入板、快板。其中,“序”又分为两个小部分,在第一小部分的第1、2小节中,他们的旋律是相同的,但是又是分别以高低八度来呈现的,就如同一呼应,拉开序幕。第二小部分的旋律较柔和,且用了低音来增加了乐曲的厚实感。乐曲的第二部分“入板”则是为了连接第一部分“序”到最后展开的发展阶段音乐。最后,乐曲的第三部分,即“快板”部分则是横跨了三个八度,体现出了乐曲极尽的热情。《天山之春》的主题是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走向委婉曲折,但在琵琶曲作者创编过程中去掉了“游移音”。引子部分无旋律,只是预示阶段。在第一变奏中留有主题片段音,第二变奏(见谱例1)旋律较稳定,第三变奏是乐曲的高潮段。

谱例1

2. 节奏与调式的特点

在节奏方面,整首乐曲的发展是单向性的,在乐曲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三拍子,而第三部分是一个节奏较快的部分,因此节拍变为了二拍子,音响效果较明亮,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舞曲的特点。乐曲的节拍主要是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音符以及十六分音符組成。在乐曲的第一部分的节拍只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附点节奏,到了第二部分则又加入了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而第三部分加入了三连音。乐曲中各音长度自由,没有规则的强度,也就是散板。在调性部分,乐曲则是以F调为起头,到了第二部分,又转到了C调,在第三部分,音调又转为了D调。在乐曲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旋律音阶组成上可以看出,乐曲是采用了自然小音阶,但到了第三部分则是转为了大调。在乐曲的旋律线中,也加入了一些变化音,作为转调的衔接音。

3. 演奏技巧的运用

琵琶曲《天山之春》取材于新疆人民欢快的生活,塑造了灵动的音乐形象。乐曲由风格截然不同的两部分组成,描绘的是天山春天的美好的景色。第一主题运用了摇指、带轮演奏,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舞曲的特点。随之而来的第二主题运用了新疆比较普遍的轻松欢快的节奏型,音乐风格一下子活泼起来。之后作者采用双弹与空弦音相结合的方式,巧妙的在带轮之后再现第一主题,使音响更加丰满,节奏也更富于变化。当音乐转为D调,节拍转化为四二拍时,乐曲进入高潮。充分发挥扫、摭分和拂等技法,音响效果热烈;连续的快速十六分音符演奏将热情奔放,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民在天山脚下放声歌唱、翩翩起舞的热闹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全曲以琵琶特有的演奏技巧,对新疆人民喜庆的鼓声、马嘶鸣声等,加以生动模仿和艺术概括,全面展现了欢欣鼓舞、热烈美好的庆祝场面,并且成功塑造了新疆人民能歌善舞的群体形象,又饱含丰富的细腻情感。

三、 结语

琵琶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越是这种悠久的、民族的东西,我们越是应该继承和发扬它。不管是什么样的乐器或者乐曲,永远会有一代人用一种更加好的方式去把它们重新演绎,每个民族都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在自身的文化发展中传承着,每一个民族要想使自己的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忽视文化内在的传承,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引起更多的音乐人或音乐家对民族乐曲和音乐的重视,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李欣沫.论新疆风格琵琶曲的特征——以《恰尔尕主题随想》和《天山之春》为例[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10(4).

[2]林树枫.《天山之春》教学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12).

[3]朱苏华.琵琶武曲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6.

[4]郑怡.论琵琶演奏的艺术表现力[J].艺海,2013(7).

[5]庄永平.琵琶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6]王范地.王范地琵琶演奏谱[M].香港:伟确华粹出版有限公司.

[7]王范地.养和集[M].香港:伟确华粹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周婷婷,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学院。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062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