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刍议初中生体育意识素养建设

刍议初中生体育意识素养建设

摘 要:现在的体育教学应将重点放在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建设上。在我看来,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体育意识。有了正确的体育意识,体育活动就会进入科学、自觉、愉悦的状态。本文结合实践对初中生体育意识素养的建设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学生长远素质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意识;素养

初中的体育课程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出,每周有限的课时安排是不能完全满足初中生身体健康、思想意志等方面教育需求的。更多的时候,学生如果想通过体育锻炼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綜合、健康、科学的发展,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觉的、有规划的体育锻炼。

那么,体育课堂教学的重心就应该集中于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建设,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理念,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从而最终使体育意识成为他们终身发展的持续推力,实现由被动体育到主动体育的转化。

一、 初中体育意识建设理论的实践性解析

随着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已经由过去的追求温饱转而向追求生活质量方向发展,保证自己能够有一个好的身体,从而有条件更好地享受美好生活就成为人们最基本的需求。

而从实践的角度上看,有很多人对体育健身理念有着太多的偏差。有的是盲目追求养生、有的是突击式锻炼、有的是补救式锻炼……在初中学生中,也是存在着这一类的问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大多是为了好玩或应付测试,而不是指向自己的长远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只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而不愿意接受教师专业的技能教育,一方面使他们的身体发育得不到均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其意志品质的提升没有益处。还有的学生平时没有锻炼意识,而临近考试时突击锻炼,不少学生出现运动伤害,这显然不是体育教学所希望看到的。

种种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体育意识的问题。所以,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着力强化对学生体育意识素养的建设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体育意识建设呢。我认为应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一是终身体育健身意识。通过在教学中的有效引导,使初中生树立起这一辈子都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认知,自觉地将体育健身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发展关联起来,使体育成为其个人具有终身意义的生存形态。比如,在实践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体育测验即将到来时,学生的体育锻炼就比较主动自觉,而当期中、期末考试前,学生们就会放弃体育锻炼而专注于学业。这样的体育意识显然是不正确的。

二是精神意志层面的收获。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或形式,如组织对抗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组织协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给学生制造困境使他们形成拼搏与坚忍的品质,等等。从实践的角度看,社会中的“广场舞”扰民问题,学生体育课堂上发生冲突矛盾,这些问题其实是文明体育意识的缺失造成的。

三是健康理论知识的把握。在教学实践中和生活中,我发现很多人并不懂得健身。他们的健身活动大多是不科学的,以为通过大运动量锻炼就可以得到健康的身体。其实,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因运动不当而造成身体伤害的案例。因而,在教学中将正确的健身理论知识有效传导给学生,是体育意识建设的重要内容。比如,跑步时的步法、节奏、发力、呼吸技巧,比如教会学生通过呼吸次数和脉搏来控制运动量等等。

二、 初中生体育意识素养建设的实践策略

初中生体育意识的建设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首先这不是一节体育课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必须对素养的培养有系统规划和设计。其次,体育意识不可能通过灌输式教学实现,有些教师对学生说“你们要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发展你们的智力、意志品质……”,这一类说教没有任何实践价值。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针对于体育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不能依赖于公式化教学。

1. 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初中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最基础的情感和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和采用一些能够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情感,逐渐让他们建立起终身锻炼的意识。

如,在训练短跑时,大多的教学过程就是热身、跑圈,然后测验。在测验时,学生看到教师手里举着秒表就紧张,在跑道上玩命跑,结束后累得气喘吁吁,腿部肌肉也感觉特别痛。其实,这里有很多情感因素发生着作用。而我在教学中会采用分组接力跑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短跑接力比赛,大家同样拼尽全力,但大家的精神关注于比赛过程和结果,比赛结束一个个生龙活虎的。什么原因——他们觉得有趣,不枯燥,累和痛在这里就不是主要矛盾了。

再如,教学篮球运球。我设计了一个“绕人桩”的游戏式训练法:每组学生一个篮球,一个学生绕着同组的同学运球跑,到最后一名同学处换人运球,直至同组全部完成绕人桩,看哪个组速度快。这样的训练活动就比学生排成一排自己练习要有趣得多。

2. 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度

在不少初中体育课上依然可以看到“精英”式教学的影子。在进行了规定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安排学生自由练习。一些体育尖子生就成了教师的教学对象,会对他们进行较专业的指导,而其他学生则不在教师的关注范围内。好多学生因为缺乏指导和组织,自然而然地成了场外观众。时间长了,尖子生会越来越喜欢体育,而“观众生”则对体育失去了兴趣。

在强调完全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应将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注意引导、组织全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给他们提供参与活动的条件,尽可能不让学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在我的课堂上,一般会采用“小组”为单位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团队中参与活动,避免被“抛弃”。如跑步活动,尤其是短跑时,往往是几个学生在跑道上跑,大多学生当观众。而当采用小组形式时,由于有组长的组织和团队的要求,学生们的参与度就比较高,跑道和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也比较充分。再如,足球活动,我也尽量组织小场地、多区域的训练,让每名学生都能运动起来,而不是一半比赛,一半观众。

由于每名学生都正常参与了体育活动,其参与意识自然会逐渐养成,而不是逐渐消退。

3. 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自信

如果学生没有体育活动的信心,就不可能养成自觉、主动、快乐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每个学生因身体条件、生活环境或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体育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而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有很多学生不仅不会产生积极的体育意识,而且会产生对体育的厌恶感和恐惧感。因而,我主张采取差别化教学的策略。比如跳远,有几名学生较胖,不能达到标准。我就先给他们定较低的标准,别人2米达标,他们跳1米6就给好评。这样,他们心理上不再拒绝体育。然后,我再通过个别指导,并逐渐提高他们的标准。半学期后,他们都能达到2米的标准了。整个过程,这几位学生一直伴随着快乐、自信的心态参与体育,直至从较低的自信达到与其他学生“平等”的自信。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是学生体育素养建设的发展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新时期的教育需求下,体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能和技术的发展,更应注重对学生体育意识素养的建设,这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更具有长远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成.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意识[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6,(2).

[2]杜汉华.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青少年体育,2008,(2).

[3]苏晓虎.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策略分析[J].体育时空,2016,(24).

作者简介:

胡健活,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下洋侨钦中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109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