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核心素养视域下农牧区家庭教育的问题及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农牧区家庭教育的问题及策略

白琳 安文军

摘 要: 孩子的成长环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性,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应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很大,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将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学校为例探究农牧区家校合作策略,以期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关键词: 核心素养;农牧地区;家庭教育;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918(2022)08-0010-04

一、 引言

家庭教育是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随着在城市工作的农牧区人口越来越多,农牧区家庭教育问题越发凸显,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品质和成长。尤其在农牧地区,由于当地居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仍然从事着传统的生产活动,采用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待孩子,使得孩子很难接触到现代文化,严重阻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并引导家长抓好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应有功能。

二、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牧区家庭教育问题

(一)缺乏管教时间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高寒山区传统畜牧业县,被甘肃省委、省政府纳为扶持县市范围。明花区属于温带干旱气候,该地区的家长为了改善家庭贫困状况,将心思都放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或者直接远离家乡到城市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大多是大孩子带小孩子的放养模式。由于缺乏家长管教,该地区的家庭教育几乎完全空白。

(二)缺乏对教育的正确认识

农牧地区人口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也很少接触现代化的家庭教育理念,相关知识严重缺乏,没有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该地区的家长大多没有完成基础教育教学,对教育缺乏正确认知,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送孩子上学或将其养大成人,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则要依赖于孩子自身的努力,而孩子的努力则依靠其在学校所接受到的教育了。这种思想与现代化的思想和社会建设产生严重冲突,忽视了家庭教育對孩子积极乐观、艰苦奋斗的态度形成的重要性,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因此,很多孩子在学习方面缺乏正确引导,学习过程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只知道机械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而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识,大多数孩子选择应付完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帮助家庭承担劳动,甚至优先参与劳动,再挤出零散的时间用于学习。另外,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却不能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一旦孩子不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完成学业或其他事务,就对孩子进行打骂教育,无法帮助孩子形成正面价值观,甚至导致孩子性格出现畸形,严重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性格敏感易怒,严重时会威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

(三)“读书无用论”思想影响

在过去,上大学是一个非常艰难且荣耀的事情,但随着各大高校扩招及各种高职学院兴起,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这会让部分农牧区的家长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认为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负担很多费用,这些费用对一个孕育了多个孩子的农牧区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但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没有未读大学的同龄人收入高,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上大学,直接回家干活或出去打工,这样还能为家里减轻经济压力。由于家长对孩子教育培养兴致较低,很容易让孩子也认为读书无用,从而不求上进。

(四)缺乏正确家庭教育方法

目前,农牧地区家庭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误区:

第一,部分家长会对孩子过于溺爱,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这会让孩子变得霸道和自私,不懂何为宽容,很难与同学和谐相处。第二,对孩子要求过高。有一些家长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自己的心愿,就会将其转移到孩子身上,给孩子制定难以企及的目标,这种拔苗助长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会严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很多孩子长期无法得到家长的肯定而变得唯唯诺诺,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变得自暴自弃。第三,家庭教育底蕴不足。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生活着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由于语言不通或文化水平不高,一些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比较肤浅,不能与学校或社会进行很好的沟通,导致家庭教育缺失。第四,对孩子过分管束或过分放纵。由于每天起早贪黑,很多家长没有把握好家庭教育的度,有的会因为平时没有时间管教,但孩子一旦犯错就会做出较为严重的处罚措施,对孩子的管束过于严格,容易导致孩子失去对家庭的眷念,严重伤害孩子纯洁的内心;还有的家长因为没有时间就完全放任孩子自由发展,孩子很容易因为缺乏认知而沾染不良习气,甚至误入歧途。第五,教育方法比较落后,农牧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传统的教育观念比较盛行,一些家长对孩子实行命令主义,让孩子以家长为尊,甚至会给孩子传递封建迷信思想,这种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正常教育观的形成。

(五)家庭环境会影响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农牧区成长的孩子们,与人交往的能力都比较弱,因为这些孩子与陌生人接触比较少,更多的时间是与牛羊在接触。这些牧区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放牧,很多孩子在课余时间都会帮助家里去放牧,而且牧区地广人稀,孩子们很难遇见到其他人,他们的交流范围非常的局限,一般主要是在家庭与家人交流,当孩子们入学之后就会表现得不愿与人交流,在同学之间也很少有朋友,这样下去甚至会渐渐不喜欢上学,产生心理问题,对陌生人会有抵触情绪。他们虽然友善,渴望与人交往,期待得到他人的肯定,但往往很难开口,甚至当他人主动交流时也会产生逃避心理。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与人交往能力就是其中之一。

三、 核心素养视域下农牧区家庭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家长教育培训机构,提高家长自身综合素质

农牧区家庭教育的缺失大多与家长自身文化素质有关,很多家长并未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该怎样开展家庭教育。因此,学校可以联合社会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或邀请家长到校参加论述家庭教育重要性、正确开展家庭教育方法的讲座,提高家长的思想素质水平。校方要积极建设家校联系的桥梁,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农村家长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或者,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将家庭教育的概念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与家长交流,并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例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马妈妈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学生或直接传递给家长,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是指引孩子做出决策的重要因素,能够帮助孩子在面对迷雾时通过自我实践找到答案。通过讲述马妈妈引导小马进行自主思考,能够破除他人给出的迷惑选项,进而提升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家长教育过程中,学校要积极与家长建立畅通的沟通交流机制,加强家校合作,并重视家访工作,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让双方对孩子有更全面的认识,以便家长顺利开展家庭教育。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利用班会时间或者思想品德课程开展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主动维护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构建三位一体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

要想让农牧区的家长掌握更多家庭教育知识,学校和社会社区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与家庭构成三位一体家庭教育环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首先,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性。学校、社会(社区)要加大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力度,引导家长关注家庭教育,并对家长进行归类,引导他们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家庭教育。其次,经常举办家庭教育活动。学校要注重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并引导家长参与活动,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亲子互动活动,让家长重新认识孩子,体会到与孩子一起活动的欢乐,这样不仅能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能让孩子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再次,建立“班级微信”或“班级QQ”,定期引导家长发表各自的教育观及教育经验,并分享一些专家关于家庭教育的论述,引导家长各抒己见,创建学习型家庭,帮助家长积累更多家庭教育经验。最后,多多开展家访活动,并将家访活动转变成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家长一起分析问题原因,寻找为孩子提供良好教育的方式,实现多方共赢。校方要明确家访工作开展的目的和意义,不能简单地将家访作为一次学生成绩的汇报,而是要及时将学生在学校中各方面的表现传递给家长,尤其突出孩子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帮助他们发掘孩子的潜能,调整对孩子的错误期望值,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深入贯彻家风建设工作,为孩子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建设有助于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还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是一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农牧地区的孩子与家长平等交流的机会较少,大多数时候家长处于领导地位,而孩子只能听从家长的吩咐,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因此,深入贯彻党提出的家风建设工作,有助于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学到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知识。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会学习模仿家长的每个细节,这些细节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因此,建立良好家风,就能保证孩子学到的是正确的行为举止,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两者共同引导孩子,才能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相对来说,小学语文是传授我国语言文化的主要渠道,而家风则是传统优良文化的一種,因此要加强语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在进行相关优良品质、感人事例的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将其分享到班级群中,鼓励每个家长就该课文内容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将它分享到班群中,让家长明白要求孩子过快地成长是不现实的,需要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或向家长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帮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概念,了解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特别强调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重要意义,鼓励家长当不知道如何处理家庭问题时主动与教师联系,并及时为其提供科学的指导。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际能力

学校是孩子除了家庭所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的社会,在这个环境中掌握如何与他人交往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要积极引导孩子参与到学校或班级所组织的各种活动之中,逐渐敞开心扉,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结识新的朋友,提高交际能力,为孩子积极乐观性格的形成和未来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农牧区的孩子进入学校之后,需要多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并且多一些交流,孩子们可以先与自己宿舍的同学互帮互助、搞好关系,共同将宿舍内务整理好。在宿舍里面,学生可以进行宿舍文化的建设,按照他们共同的爱好去装饰整个宿舍,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增进同学们的感情,结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学校要积极举办各种趣味活动,为学生拓展活动和交友的平台,如运动会、球类比赛、艺术节、展览会等;在班级里面,老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们去参加集体活动,比如说在班级里组织办板报活动、读书活动或者合唱比赛等,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培养同学们的集体合作意识,让学生为班级争取荣誉,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对一些不愿参加活动的同学,教师要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获得荣誉感,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与人交际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理性看待孩子成绩

农牧区地处较为偏远的地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家长往往过分看重孩子的成绩,这种观念是与正确的教育观相悖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逐渐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的教育。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孩子的成绩,不在班级里公示孩子们的成绩,班级划分也不以成绩为标准。学生的成绩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决定孩子一生发展的唯一标准,老师要逐步引导孩子家长对成绩进行分析,并不是简单的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家长不能单纯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其没有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或不喜欢学习等,杜绝棍棒教育,避免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家长要理解“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这种家庭教育极易导致孩子出现性格扭曲等情况。有些孩子会因为家长的不断批评而否定自己,变得性格软弱,没有自己的思想,有些孩子则会产生暴力倾向,认为当自己“实力”足够强时就可以同样使用棍棒对其他人进行物理威胁,等等。因此,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学校要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总结失败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采用激励式的教育方法,如许诺孩子如果下次成绩有明显的进步,就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或其他承诺,让孩子的努力可以得到物质上的回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成绩。还要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学习能力提升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才能让孩子成绩最终得以提高,引导家长去注重素质教育而不是高分教育,让孩子对成绩不要有过大的负担,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六)创新教育方式

农牧地区的家长要学会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适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农牧地区会有些留守儿童,针对这些群体更要关注他们的教育。首先,如果家长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需要老人来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管束和教育,让孩子明白善恶是非。其次,也可以让孩子住到学校,让老师对住宿的孩子进行管理,负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这样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另外,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推动农牧地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用现代化的技术对农牧地区的教育事业进行武装,将优秀老师的课程通过网络传播到农牧地区,让这里的孩子也能够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技术也能让孩子了解到其他地方,拓宽孩子的视野,帮助孩子树立更加远大的理想,填补没有家长陪伴的时间,让孩子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 结语

农牧区家庭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情,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先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然后引导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观念及教育经验,让家长看到更多选择,以此挖掘更符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路径,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郭晓荣.农村教育背景下家长行为对孩子自律性的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23):6-7.

[2]成桂蓉.从学生作文中窥见学生家庭教育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2019(4):238.

[3]曹玲.学校应对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策略刍论[J].成才之路,2021(6):36-37.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190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