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落实中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提升育人的实效研究

落实中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提升育人的实效研究

吴玉娥

摘 要: 近年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劳动教育日益被淡化、被弱化,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故而导致不少青少年不仅不珍惜劳动成果,甚而产生了不会劳动、不屑劳动等弊端。殊不知,必要的劳动不仅能够有效地锻炼出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能够让他们在劳作的同时,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切实体会到劳动所带给人们的喜悦。比如说,借助有益的社会劳动,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和真正认识外部世界,让他们能够在排他性的劳作中发现不一样的自我,找到快速地融入一个团队、有效地凝聚团队向心力的最佳途径等。因此,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活动,对提升育人实效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极为深远的社会意义。文章正是希望通过中学生劳动教育活动的研究,提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从而为提升中学阶段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提供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 中学生;劳动教育活动;育人;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918(2022)10-0013-04

一、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已经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也就是说劳动教育将同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一样,成为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为此,不少学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劳动课堂,并将其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延伸,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过程中,接受了锻炼,锤炼了意志。

实际上,劳动课的安排是大有学问的。科学地安排劳动课程,不仅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习,相反还能够在提升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通过生活常识的积累,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将劳动教育活动充实融进日常教学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具体实践,让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体会相应的价值观,从而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思想素养的培养提供重要支持,这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我国人才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劳动教育问题长期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依托劳动教育活动增强人才培养的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人们结合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探寻中学生劳动教育活动的优化思路,为深入推进中学阶段的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和帮助。

二、 劳动教育活动对中学育人的重要价值

(一)劳动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学生的性格养成为基础,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其潜在的智能,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一直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然而由于高考这个“指挥棒”对劳动教育缺乏量化考核指标,致使劳动教育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短板。随着时代的发展,提高全民综合素质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国家出台了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力图通过顶层系统设计,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教育体系。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学生,固然要以学业为重,但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一个个都培养成书虫,让他们只掌握书本中有限的知识,而不了解社会生活。只有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够在提升自我素养的同时,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试想一下,一个对身边事务、周边事物漠不关心的学生,他哪来更大的学习动力?

中学阶段是学生各项素养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就成为中学阶段重要的教学目标。劳动教育本身属于中学教育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与中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等互相渗透,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劳动,并在劳动的过程中锻炼身心、丰富情感,这对推进中学阶段素质教育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二)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性的重要手段

德性是指人的道德品性,它是人的自然至诚之性。德性是人重要的精神品质,是人思想意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劳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和建设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成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德性不足、修养不够的学生,即便他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但由于其缺乏恒心和耐力,不懂得变通,因而一遇到挫折就会茫然无措,这显然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有人说:“劳动,就是吃苦受累!”其实这种看法本身就是一种片面的观点,究其实质仍然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唯心主义价值观。要知道,劳动教育既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德性的重要手段。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来,才能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勞动习惯,进而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凝聚团队精神,最终达成人与外界的和谐共处。

就这一意义而言,虽然劳动的形式是枯燥的,但劳动的过程是愉悦的。因此,应当让劳动教育成为快乐教育之基、和谐教育之本、全面教育之根、创新教育之源。人们可以借助劳动获得相应的回报,从而为自身更好地适应社会并获得发展提供支持,并且还能在劳动过程中培养个人服务于集体、实现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意识。因此,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合作和遵守规则的过程中形成对道德规范的深刻体会,可以说,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道德意义,完成学生的行为和愿望,从而让学生的德性得到实践和锻炼。

(三)劳动教育是提升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渠道

何为自律?就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什么要有自律意识?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只有符合社会既有的规范,才能够获得自由的发展。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加强自我修养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修养,既指一个人在思想、知识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也指一个人待人处事上所持有的正确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律两个字,可以说自律性越强的人就越接近成功。要做到自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难就难在你是否能够坚持。要知道,成功的果实虽然甘美,但其过程肯定会充满艰辛,所以只要能够坚持下来,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开展劳动活动教育,能够让课程教学中的部分内容从程序化的演示转变为场面化、规模化、实际化的体验,引导学生实现思想道德素养的实际历练,从而提升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体验、参与和服务意识,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解读问题、探究现象、形成思路,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劳动中掌握具体的实践技巧,形成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修养,进而帮助其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思路和能力,最终为学生的持续学习与进步奠定重要基础。

三、 当前中学生劳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深刻的认知

目前来看,不少学校和教师都存在着轻视劳动教育的现象,由于对劳动教育缺乏相应的引导和组织,因而往往会将工作的重點放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上,影响了学生对劳动的重视,很多中学生认为劳动仅仅是干活,将劳动与智育对立,认为参加劳动只是身体付出体力,并且会影响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反感学校和教师组织的劳动教育活动,缺乏参加劳动、锻炼身心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学生认为劳动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体力活动,自己早已掌握了劳动技能,没有再接受劳动培训和教育的必要,很多学生并未形成参与劳动的习惯。

(二)劳动教育资源有限

当前很多学校在劳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一些中学不仅校内缺乏必要的劳动教育实施场地,也很少依托校内外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而且,很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以简单的自由活动和生硬的理论教学为主,很少真正结合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目标对教育资源进行开辟和利用,这样很难引导学生切实参与到具体实践之中,也容易影响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三)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当前很多学校组织的劳动育人活动相对简单,如值日活动、大扫除、植树节植树等,整体上以学校日常要求的各种常规劳动为主,劳动教育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很多中学教师更多地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生硬地安排劳动教育活动,并未对学生劳动方面的动手能力、创造力等素养给予相应重视,很多学生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劳动任务,缺乏切实投入劳动、培养自身劳动素养与耐心的动力,一些教师和学生面对劳动教育能避则避,劳动教育活动很难达到育人的效果。

四、 依托中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提升育人实效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未对劳动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更多地认为在学习阶段只需要做好文化学习即可,很多学生对劳动的价值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给中学劳动育人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劳动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都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它离不开对教育规律的尊重。要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学生发展的实际,切忌搞“一刀切”,千万不能流于形式主义。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育人中的作用,努力引导学生真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价值,用各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正确理解劳动的积极意义,树立劳动使人成长的主观意识,要将劳动教育切实融入校园建设、课业评价、文体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在师生互动中逐步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从而为学生切身参与到具体的劳动之中奠定相应的思想基础。

教师可以借助案例展示、实际体会等方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劳动给人及周边事物带来的正面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详细讲解劳动对人物成长或事件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知,让学生明白劳动和实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广泛参与劳动、借助劳动提升自我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对学校要求的大扫除活动进行细化,给学生布置针对性的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大扫除后班级的变化,让学生感知到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以及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对劳动的理解和认知,并借助劳动让学生形成合作和共同进步的意识,同时体会到劳动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借此来调动学生通过劳动改变周边环境的积极性。

(二)开辟更多劳动教育资源

相对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劳动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开辟更多劳动教育资源,借此来为劳动教育活动提供更多可利用的素材,从而帮助学校和教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也为劳动教育课程的丰富提供相应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活动本身的价值和功能。很多知识来自生活,又能给学生的生活实践提供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思想、道德、情操方面的感悟,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可以为课程教学提供重要素材。因此,学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资源的选择和利用,借助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拓展劳动教育范围,结合劳动教育的育人要求,对教育资源进行相应的选择和利用,为全面、高效的劳动课程提供相应的支持。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优秀榜样和案例对学生进行示范和带动,设计“调查身边的社会主义服务者与建设者”专题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身边或所知的拥有较高道德素养的典例,深入挖掘其中的个人行为准则和家国情怀,并以此为主线,开展与其相关的劳动体验活动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主义服务者与建设者的奋斗历程,在具体实践与体会中感悟其中的价值观,利用身边通过劳动获得成长或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案例来引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让学生深刻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含义。同时,教师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引学生正确体会和理解其中的内涵,让学生借助所挖掘到的教学资源形成对劳动的感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

再比如,为了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各地特色农业产业方兴未艾。为了助力“平凉金果”产业,我们以“土壤与果树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采集土壤样本,检测其pH值、有机质,鉴别果树分类,跟踪后期管理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展开劳动教育活动,不仅让学生牢固树立了“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更为关键的是,我们业已从劳动观念、劳动技能、职业体验和劳动美育四个维度,初步打造了一个农村学校劳动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了他们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通过“劳动教育进果园”,架起了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三)革新劳动教育活动形式

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磨炼意志、体味劳动之魅力。其实,学校所设的所有教学科目,都蕴藏着大量的劳动教育素材,只要因势利导就能达到育人之目的。

要想提升劳动教育活动实效,发挥劳动教育活动在育人方面的价值,切合实际、不断改进的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素养的培养出发,积极革新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借此来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教师应以正确发挥劳动育人效果为出发点,积极提升学生劳动方面的技能和素养,在既定的劳动教育要求之外积极开拓更多的劳动教育活动形式,注重学生自身对劳动技能和理论的体会,努力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亲身体会劳动过程,并做好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形成对劳动的感悟,在亲身体会中锻炼自己参与劳动的耐心和创造力,并认可教师传递的理念和劳动本身的价值,从而让劳动在中学育人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在学习之余变换身体姿势、参与学校和教师组织的体育劳动,指引学生用学习习惯之外的行为、动作对劳动进行体会,从学生自身出发对劳动进行认识和感知,从而减少教师对学生体会劳动的干涉,调动学生自身在劳动中的思维与情感。再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创意活动实现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选择一个特定的节日,开设创意制作活动,由学生准备制作所需的材料、工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手工制品,并由教師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展示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创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劳动成果的价值,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真正体会劳动和收获的过程。

五、 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的逐步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不小的提升,传统的应试教育很难满足新时期下各行各业的需要,借助劳动教育活动,为素质教育提供重要补充,从而更好地实现育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逐渐成为我国中学面临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人们立足当下,结合中学阶段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更好地推进劳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优化中学劳动教育活动,从而助力中学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维,程亚楠,庞茗萱.天津市初中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5):58-61.

[2]任丽伟,裴永杰,白俊.试谈中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341-342.

[3]康翠萍,龚洪.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旨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6):69-74.

[4]张勤.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5):6-7.

[5]张军民.初中思想品德课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5):169.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196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