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学贵心悟 授之以渔

学贵心悟 授之以渔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得到完善和推进的今天,同时利用多种资源开展综合教学业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普遍共识,相应的教学理论应运而生。高中语文是培养学生成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综合性科目,素来是各类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基于此,笔者将围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就“学贵心悟,授之以渔——浅析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途径”一题撰文并提出一些个人建议,以期能够对相关工作者的工作优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3-0034-04

与传统阅读教学有所不同的是,群文阅读提倡的是针对多篇文字材料的同步教学,强调引导学生对文字材料之间在写作技法、主题情感、行文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异同点的对比思考和理解。高中生的思维虽然已经基本上趋于成熟,但依旧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维化思维”的色彩,在阅读学习中习惯于在潜意识中“就文论文”,并不擅长在更深层面上结合自己既有的阅读经验对当前篇目进行关联分析,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素养提升是比较不利的。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方面能力的强化,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研究并践行群文阅读教学法,为学生对文字信息的多维思考和分析提供更多的思路与策略。

一、 选择不同内容的材料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对于高中生来说,一篇文字材料的内容是最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引发他们主观思考的要素,同时材料的内容也是阅读训练和考查的主要对象。基于这一基本认知,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应当首先选择一些在内容方面具有差异性的材料来带领学生开展对比思考、分析,使学生了解同一类写作技法在不同具体内容中的应用模式和作用效果。

(一)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群文对比阅读

一篇文章的灵魂在于文章中的角色——尤其是主要角色,那么对这些角色的刻画也就成了体现文章内容精髓的关键所在。高中生的阅读经验相对丰富,对不同的角色都会形成比较完备的品读认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完备”在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感性层面的,主要是将角色在文中的种种经历代入到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中,但尚未在不同作品中的角色之间形成一种“抽象代入”的認知意识和能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对比材料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对材料中人物形象刻画技法的不同应用,让学生在积累更多的文学形象认知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不同人物描写手段的优势和阅读体验,进而提高学生分析角色形象、赏析描写技法作用的水平。

例如,对《哈姆莱特》这篇课文的教学,本篇课文对“哈姆莱特”这一主要角色的刻画主要使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这对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有着较大的好处;为了做出对比,教师可以选择同样以西方社会文化为背景并具有浓烈悲情色彩的《李尔王》和《俄狄浦斯》这两部戏剧的剧本文章来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让学生感受外貌和神态描写在人物形象刻画的细节性、自然性上具有的独特优势。

(二)在故事情节安排方面的群文对比阅读

相较于人物角色的刻画来说,情节常常具有更大的信息容量和更强的内容表现力,也是最能让学生在阅读时体会身临其境、扣于心弦的内容主体。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性文章所占比重有了明显下降,不过其中很多的作品却在情节的安排方面表现出了更高的水准,而这种水准却往往和学生业已形成的阅读维度存在着一定的“意识差”,因而有时反倒不容易为学生所完全感知。根据这一事实,高中语文教师在群文对比阅读时,要以对不同文章的情节设置思路和安排形式的对比为核心项目,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不一样的情绪带动和脉络呈现方式,进而从故事的结构和事件的还原角度把握材料的整体情况。

比如,在完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篇小说节选的讲解后,教师首先要对文章情节中的“伏笔”内容做重点讲解,突出这种情节安排能够带给读者“恍然大悟”的感受;而后可相机从《冰岛之钟》和《安娜·卡列尼那》这两本著作中分别节选出“康纳尔之别”和“迟到的问候”这两个同样包含大量情节冲突和矛盾爆发元素的篇目,引导学生从这两篇文章中感受“过去+现在”交叉叙述的情节安排所带来的情节拼接感,并进一步体会这一形式在叙事完整方面的显著作用。

(三)在气氛情感渲染方面的群文对比阅读

气氛和情感的渲染是体现故事氛围和文章情感的一条重要路径,同时还对学生对文章中“意象”的理解很有帮助。高中生在经过十余年的语文学习后,普遍形成了相对良好的“语感”,可以对一篇材料中的描写性文字自发地进行抽象场景还原;然而这种还原往往比较粗糙,无法在同一情绪类别的范围内对不同的场景氛围做出更为细致的区分。因此,在引导学生提升对文中环境氛围和人物情感的分析水平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环境描写的技法作为主要标准而选择相对应的文字材料,让学生从这些材料中清晰感受到不同类型的环境所营造出的氛围和情感内涵,同时也对各种环境描写方式形成深刻的记忆。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完《再别康桥》这一首现代诗后,教师可以在学生沉醉于诗歌里关于自然之美丽、思念之隽永的描写手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读一读《雪花的快乐》和《青春 好喜欢》这两首课外现代诗,让他们感受一下前一首诗歌对暮冬雪景充满活泼、灵动气息的刻画,以及后一首诗歌疏朗、朴素的写景风范,通过这种对比帮助学生感受三首诗歌中截然不同的景色氛围和内心触动。

二、 选择不同形式的材料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尽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兼容并包”的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阶段所能接触到的文字材料大多是以记叙文的形式出现的,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高中生的阅读思维和习惯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服务于记叙文理解”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思维并培养他们应对不同文体的解析能力,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其他体裁的文章提供给学生,并在这些文章与记叙文的比较分析中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各类文体的特征和表达优势。

(一)引入说明文和记叙性课文展开对比讲解

说明文是一种强调对事物或事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在高中阶段的课文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同时也是高中阶段阅读考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生已经有了相对丰富的说明文学习经验,但这种“丰富”常常是一种纵向的比较,对说明文中一些技法的应用认知缺乏必要的深度,在面对更高维度的说明篇目考查时经常会无意识地“切换”到记叙文的阅读、思考轨道上,故而出现“答问相左”的问题。因此,对说明文和常规记叙类文章的对比讲解,高中语文教师要以文章的内容为主要切入点,帮助学生认识到说明文在技法应用上重于阐述而很少涉及事件叙述的主要特征,并要结合对说明方法及其应用作用的介绍。

比如,教师可以将《宇宙的边疆》这篇说明性课文和《消失的“勇士号”》这一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记叙性文章放到一起让学生做对比阅读,帮助学生从更深层面对课文中说明性技法的应用维度和在具体语言方面的表达特征形成更为精准的认识,同时再从宏观对比的层面引导学生感受说明性材料的“疏于情而密于礼”的特色并对这种特殊的形成因素产生更有质感的了解。

(二)引入议论文和记叙性课文展开对比讲解

和说明文相比,议论文在高中阶段和学生接触的机会相对更多一些,同时也是高中阶段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篇目类型,对高中生语言素养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就是以议论文教学为主要实施路径的。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相似度是比较大的,其中主要是两类文体都涉及对一定故事性内容的体现。因此,对这一种文体和记叙类课文的对比阅读,高中语文教师要将议论文和记叙文在故事叙述上的方法差异当成重点方向,就故事情节交代的完整度和人物刻画的精细度来进行具体的比较,并且对这种类似形式所具有的不同行文作用、目的做出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我有一个梦想》这篇典型的议论性文章和同样以表现美国黑人平权意识的《守望者》这篇“微小说”来做对比,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两篇文章,找到同样涉及对黑人在美国境内所受歧视的记叙部分的篇幅,而后让学生找出两个部分中是否存在关于人物和环境的细致描写,最后在帮助学生品读这两篇文章在表现黑人平权精神主张时分别对间接表现和直接刻画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效果等。

(三)引入散文和记叙性课文展开对比讲解

和前面所提到的所有文体相比,散文无疑是高中语文课程中最具起始存在感和特殊表现力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与记叙文的相似性主要集中在情感抒发方面,但是二者抒情的方式和方向又明显不同。高中阶段对散文的考查已经呈现出频率上升的趋势,其中考查的重点便是在散文和记叙文就“叙事”和“达情”方面的高维差异方面。据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对散文和记叙文的对比讲解中要从这一角度入手,着重带领学生感受两种文体的抒情模式,从而让学生对散文的独特撰文风格形成鲜明认知。

比如,在完成《荷塘月色》这篇抒情性散文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勾画出文章里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并让学生重点品读这些语句在抒情方面所具有的“浮情于事、掩情于字”的特点。随后再引入《荷花淀往事》这篇记叙性质的文章做对比,继续让学生感受文章中通过人物对话和人物描写来间接刻画角色内心情感,进而流露出作者情绪的方式。这种对比能够鲜明地彰显出散文在情感表现上的直接性,让学生对这两种问题的认知树立更为清晰的标准。

三、 选择不同主题的材料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高中生的生活经验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积累,但毕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社会认知体系,因此无论是高中语文教材还是相应的课外练习材料,其中所选择的文章大多体现着几类共同的主题,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高中生接触、理解多元文章内涵的能力发展。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高中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中各篇材料的选择要体现出对主题多样化的重视,带领学生接触更多符合其趣味取向、有利于其思维成长的话题。

(一)从主题的内容上选择对比性材料

正如笔者在之前所提到的,高中生在常规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文章主題是相对单一的,其中尤以“青春”“自我”“情感”和“未来”等话题最为常见,其他题材的文章也或多或少地扮演着这些“主流题材”的“延伸品”的角色。针对这一现象,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涉及其他主题的篇目来供学生阅读,一来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元素表现能力产生更高阶的认识,二来也可以让学生对各类撰文技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有更为完整的体会。

例如,在完成《老人与海》这一篇名著节选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故去的老人消失的海》这一在本段内容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篇目做一番研读,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所体现的“意识流”主题写作,并通过阅读作者在“如酩酊般的恍惚”中与出海捕鱼的老人相遇后和他就“海中的鱼是否也是你勇气的缩影”这一场对话,来感受作者心中和海明威同样地对顽强不屈和永不言败的向往。此外,教师还可从一些有关《老人与海》这部名著的读后感佳作中选择一些材料作为对比性篇目推荐给学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认知成果。

(二)从主题的角度上选择对比性材料

即便是对同一类主题的体现,不同文章的表现角度也是大不相同的,其所能带给读者的主观感受自然也千差万别——这一现象在强调教学细致化的高中语文教材篇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话题中选择一项,分别从教材中和课外素材里寻找以传统角度和新颖角度去构思的篇目,帮助学生感受角度的转换所能带给文章的焕然面貌,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表现角度在主题体现中的重要意义。

比如,《祝福》这篇课文就是一篇通过比较传统的方式来表现旧社会“世间惨苦”这一主题的篇目,为了对这个传统主题做新颖的展示。教师可以将《不存在的凯尔罗斯》这篇短文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感受从“疯人”和“智者”之间充满滑稽情节的对话角度去表现旧社会光怪陆离之景象的思路,从而对“世间惨苦”的主题诠释形成新的理解;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读一读《拾荒国王》这篇更加有趣的短文,作者在文章中完全将自己置身“文”外,转而从拾荒者“卡宾纳”和一些并不具备生命的杂物之间的一些富有“情绪反差”的小事入手,既刻画了“卡宾纳”这个人物荒诞可笑的形象,又间接地体现出了这一形象背后的成因和下一个“卡宾纳”产生的社会必然性,读起来更能带给读者一种新颖而又深刻的感受。

群文阅读的开展是一项值得广大教师进行长期研究的工作。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的策略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从文章之间的不同风格方面下功夫。相较于内容、文体和主题而言,一篇文章的风格常常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然而它所能带给读者的影响却是最细腻、最长远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对具有不同表达风格的文字材料也要做到“雨露均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将这些材料以一定的比例体现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文字魅力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进一步精细化学生的文字处理素养。

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对“阅读”这种行为形成广义的理解。每个高中生都有着追求新鲜的天性,对颠覆自己日常认知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尝试欲。利用学生的这种天性,高中语文教师要在群文阅读指导中树立起“标新”的思想,大胆打破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拘泥,通过更有趣味性和影响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指导,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为优良,也更能引导学生开发出他们的理解潜能和思维灵感。比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欣赏一些绘画、音乐和影视作品,沿用文章赏析的方法和策略去分析这些文艺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角色刻画方法和结构设置。

四、 结语

阅读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情感、启迪智慧的活动,教师理应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化,并使学生的閱读思维体系得到充分构建。高中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并践行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多维指导,通过在材料内容、材料形式、材料主题、材料风格以及阅读教学模式等方面应用群文阅读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格局,帮助学生体会阅读学习和练习的乐趣和价值,逐步培养起学生参与阅读、享受阅读的好习惯,从而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阅读素养成长和综合语文能力强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福楼.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现实选择:构建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复合教学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中学教育版),2019,20(1):8-13.

[2]陈旭强,王惠娟.群文阅读教学标准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为样本[J].江苏教育研究,2019(Z4):116-119.

[3]邹俊乔.浅谈群文阅读对议论文写作的作用: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J].现代交际,2019(24):170,169.

[4]张增广.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课堂及建构:以必修1第二单元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2):28-29,2.

[5]陈迪.在质朴与简洁的语文教学中养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群文阅读教学《可爱的想法》为例[J].科学咨询,2017(47):92-93.

[6]佚名.高中语文阅读课核心素养渗透式教学研究:以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为例[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18(10):26-27.

作者简介:屈秋华(1978~),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四川省西充中学,研究方向:群文阅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210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