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秋 邢占军
摘要:针对我国大学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相冲突”以及“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相分离”等问题,在对我国大学教育各要素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一是通过评价改革促进科研向学科建设和生产转化;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通过建立“第三方”知识咨询与服务,形成网络机制。将理性与善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变低效为高效,变无价值为有价值,变冲突为共生共荣。
关键词:科研评价;产学研融合;教育生态;学科建设;咨询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8.03.002
0 引言
2016 年 11 月 5 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以学科为基础,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公信度。
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进一步要求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学科建设入手,提高高校治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是高校健康发展的正道。然而,我国大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着科研与教学及社会服务相分离的问题。科研、课程、學科、教学生态理念欠缺。
本文结合作者的《教育生态研究》(王玉秋,2017)一书就我国大学教育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相冲突等问题进行总结提炼,进一步理顺思路,夯实理论基础, 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1 理论及政策依据
1.1 科学哲学基础
科学哲学主要研究科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系统阐明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科学范式、科学革命、科学伦理等价值与标准问题,以及实证论、证伪论、建构主义、后实证论等研究范式和方法论问题。科研评价和学科建设首先要明确其科学价值基础。
周仕东(2008)指出,科学教育要“在坚持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重视科学哲学这个重要理论基础对科学探究教学的指导作用。针对理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四个核心要素:问题、证据、解释和交流。并指出基于实验的科学探究、基于史实的科学探究和STS课题探究是反映和体现理科教学‘科学属性的三种重要和典型的科学探究教学活动”[1]。劳丹则提出了目标、方法和理论三者相互协调的“网状结构”[2]。
1.2 科学史基础
将大学科研评价和学科建设建立在科学史学基础上,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了解科学发展的脉络及趋势,提高科研评价与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同时也为科研向学科与教学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学习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不仅对科学研究与科研评价具有指导价值,而且对师生理解课程与学科知识的逻辑与选择标准,有效开展学科教学也有着重要基础价值,这样更容易在科研与教学之间找到契合点与转化契机。
魏冰(1999)在“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中指出,科学教育要渗透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科学家的思想品质和追求,了解历史上的重大科学事件,理解科学的本质、方法以及科学事业的性质、科学组织、科学伦理等内容[3]。
1.3 生态学基础
将大学科研评价及学科建设建立在生态理念基础上。邢永富(1997)指出,“未来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构建它的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等,解决教育过程中人类与自身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并积极解决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与身外自然的矛盾——生态危机,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4]。
潘金林,龚放(2010)在“走向多元学术:博耶的学术生态观及其实践意义”一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学术生态观,即大学学术应该包含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这种学术生态观有利于促进大学教与学的学术文化的形成、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的变革、本科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以及博士生教育内涵的拓展[5]。
刘为浒等(2016)在“营建大学科研生态,提升本科教育品质”一文中指出,营建“大学科研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涵养人才的作用。着重从注重科研愿景教育、召开Freshman seminar、加强课题梯队建设、改善目标考评制度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大学科研生态”的建设和运行机制[6]。
童锋,夏泉(2016)在“基石、灵魂与肌体:中国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框架分析——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中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构成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基本要素:大学外部的制度环境、大学理念、大学内部的正式制度。其中制度环境是基石,大学理念是灵魂,正式制度是肌体。进而实现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良性互动。在一个良性互动的大学科研发展生态体系中,一以贯之的是作为理念、文化与制度的“学术自由”[7]。
《 教育生态研究》 一书针对我国大学科研评价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研究的适切性、创新性不足以及评估的理论基础不牢固、反馈机制与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标准的动态性、增值性不足,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的关联性不强,科研向教学转化指标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大学科研创新评价的六维模型,形成了‘理论—标准—方法—模式—机制—文化 大学科研创新评价模型及相互关联、自主问责、自适应的网络机制,在关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生产转化等指标的基础上突出了科研向教学及学科建设转化的指标”[8]。
1.4 “结构洞”理论
1992年博特提出的结构洞理论研究怎样的网络结构能够带给行动主体更多的利益和回报。结构洞是针对“第三方”而言的,在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沟通的两个主体之间“第三方”可以起到搭桥作用。个人在网络的位置决定了个人的信息、资源与权力。本研究强调了“第三方代理”和非正式组织、无形学院、学习社区在知识生产与转化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大学教师咨询顾问角色转换及其专业要求。
克兰(1972)指出,“无形学院”通过交流网络加强科学家之间的联系,这些非正式沟通对知识传播与创新的作用是几何级数递增的。拉图尔 (1987)提出科学家社会联盟、资源及社会网络概念以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胡赤弟(2013)指出,“要促进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知识流动,可以构建组织化治理机制,通过模糊组织边界,形成协调管理、交流融合、利益共享的治理机制;通过建立拓展性组织体,形成需求导向、平台管理、资源整合的治理机制;通过构建創业创新文化,形成创新精神为核心、创业文化为载体、学术与产业文化融合的治理机制”[9]。
大数据带来了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也使得教育更具有广泛参与性、交互性和一体化等特征。学者之间的互动加强,知识传播与扩散速度加快,社会网络关系形成。
1.5 政策依据
大学科研评价与学科建设要认真领会和贯彻国家有关政策,例如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都可以作为科研与教学管理评价指标建设的参照。
2 研究路径与方法
2.1 研究路径
通过文献研究,进一步明确问题,确立研究思路,大学科研评价要在价值、伦理、标准、政策基础上,结合科学史的发展脉络及科学计量、文献计量、个案研究等方法,全面地对科研成果和科研过程进行评价,加强科研与实践的互动;另外,要发挥“第三方”咨询顾问作用,强调良性生态建设,加强科研向生产和教学的转化,形成网络机制。具体路径如下: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
一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著作和重要科研数据库,把握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找出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比较已有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并从中寻找证据支持。
例如有关大学科研生态评价的文献研究表明,从国内外研究趋势看,2008 年后国际的科研评估突出以卓越科研为支点的绩效评价框架,将评价置于历史语境中,加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的网络机制,以卓越科研推动科学和社会发展;我国学者也注重将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都纳入到科研评价内容中,并且重视科研梯队建设以及科研氛围的营造,重视大学的科研环境、文化、理念以及评价制度整体的优化[10]。
田鹏(2017)研究指出“中国材料学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但商业化前景并不乐观。材料科学新成果及其应用对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新材料还能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解决13亿人口的住房、就业和交通问题”[11];依据《全球创新指数报告》(R. 2017),我国尽管引文H指数排名第14,但由于过度强调高层次学术论文发表,而在线知识供给、文化产业方面相对滞后,知识经济没有形成气候。
2.2.2文献计量法
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结构、特征和规律。例如,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某一学科领域顶尖人才的分布情况以及科研团队、科研产出情况等。通过文献计量洞察科研创新的时空关系、知识涌现、创新景气以及生命周期等规律,进而更好地发现人才,资助机构,激励创新与扩散。根据中国知网“科研生态”文献可视化分析,其关键词主要集中在生态位、科研能力、科研环境、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等内容(图2),这为我们深化研究提供了线索。
2.2.3 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访谈、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从中发现问题,了解趋势,掌握证据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利用问卷星进行了“大学科研创新评价现状调查问卷”。结果发现对教师科研积极性影响最大的依次是科研经费管理、教学工作量、没有科研团队;从事科研的主要动机是完成岗位职责和评职称,其次是个人兴趣爱好;科研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术发表困难、获得经费资助、科研条件得不到保障;学校科研评价主要关注的是个人的科研评价;大家对科研评价的公平、公正性的满意度不高,只占总数的26%,而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了将近40%[12]。
2.2.4 数据挖掘与知识计量法
主要基于智能、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等技术自动化地分析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招生情况与生态分析,从纵向上可以反映高校招生的数量与质量变动情况,包括研究性大学、普通高校以及职业院校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招生变化的情况,从中可以洞察学校办学质量、学校声望以及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状况,也可以从生态视角预测与控制学生生态与学科生态情况。从横向上可以反映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在不同专业招生的变化情况,反映各校优势领域、办学特色以及社会需求状况。
3 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科研评价生态模式及网络机制
基于价值、伦理、标准提出了以评价为导向的大学科研、学科、育人、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大学科研评价生态模式及网络机制。改革目前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使课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生态网络机制;建立咨询服务平台,通过大学衍生企业、代理机构以及培训机构,加强大学与中小学、企业、政府的联系(图3)。
3.2 加强大数据驱动的教育生态评估
重视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在教育决策及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教育中的数据挖掘强调收集、处理各类教育数据,同时关注如何从数据中洞察教育现象和规律,发现问题,寻找新的解决路径,进而在数据中实现教育的增值模式。
3.3 加强教育实证研究
利用问卷星等新技术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查,了解课程与专业设置、就业状况、学生学习与创新困境、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学习量、学习成本等,为改革提供证据;同时结合大数据背景与智慧教学条件,将网络调查与课堂观察相结合,以期更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现状。
3.4 加强个案研究
通过个案研究及时总结和挖掘典型案例,从中发现可以借鉴的做法或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工作中的改进和创新。
《教育生态研究》依据科学哲学及生态理念反思大学学科演化生成逻辑,关注学科内外生成逻辑、关键接点和网络机制。提出了“大学教师的学科能力及其提升路径”、“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多维融合模式”及设计模型。加强方法论教育,注重师生思维方式训练,并用以指导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提供了“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大学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大学科研评价”以及“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指标体系”五个案例,使得前后理论、方法与目标、实施系统化。
结合新技术背景、产业结构以及就业能力、核心素养对课程结构与专业设置进行合理性论证与建构,提出了大数据支持下的专业分析和学生分析路径。将理性与善、积极思维、双赢、“一元论”、整合观及网络机制渗透到了课程与教学中去。
今后需继续深化科研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融合的研究及实施,拓展与大学、中小学、政府及产业的联系渠道,加强知识供给侧创新驱动与需要拉动的结合,形成高效能的知识创新与传播应用网络机制。
参考文献:
[1]周仕东.科学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曾点.从“科学研究纲领”到“科学研究传统”——劳丹的非本质主义哲学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22-26.
[3]魏冰.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J]. 比较教育研究,1999(3):53-55.
[4]邢永富.世界教育的生态化趋势与中国教育的战略选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70-77.
[5]潘金林,龚放.走向多元学术:博耶的学术生态观及其实践意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16-19.
[6]刘为浒,金梅,周永音.营建大学科研生态 提升本科教育品质[J]. 教育教学论坛,2016(46):7-9.
[7]童锋,夏泉.基石、灵魂与肌体:中国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框架分析——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6(23):126-129.
[8]王玉秋.教育生态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291
[9]胡赤弟,黄志兵.知识形态视角下高校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组织化治理[J]. 教育研究, 2013(1):76-83.
[10]王玉秋.教育生態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297.
[11]Peng Tian. China's blue-chip future[J].Nature Index 2017 China,2017(S5):54-57.
[12]王玉秋.教育生态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282-291.
(编辑:姚英)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by evaluating Reform
WANG Yuqiu1,XING Zhanjun2
(1. College of Education,Linyi University,Linyi 276005,China;
2.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There exist various conflicts between research, teaching and social services,as well as the instrumental and humanistic value.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study put forwards some practical measures based on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university elements. Firstly, to enhance the conversion from research to disciplinary and resources construction; Secondly,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ode through 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 Thirdly, to form the network mechanism through the"third agent"of knowledge service. Through these reforms we can integrate rationality with goodness, science with humanities, and to change our education from passive to active ways, from inefficiency to efficiency, from less-value to value added, from conflicts to systematic mechanism.
Keywords:research evaluation;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education; education ecosystem; consulting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