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地理教育

高考评价体系下地理“必备知识”的考查路径与备考策略

高考评价体系下地理“必备知识”的考查路径与备考策略

刘夫亮 刘振峰

摘 要:必备知识在“四层”考查内容中处于基础地位。高考对必备知识的考查,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科思想为主线、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的。本文基于高考综合评价体系理论基础,以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为例,因循地理学科逻辑、厘清地理学科必备知识的内涵、探析必备知识的学科考查路径,并提出必备知识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必备知识;备课策略

必备知识作为“四层”考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1]。合理选取知识内容对实现考查目的、决定试题“格局”具有重要作用[2]。在高考评价体系的实施中,如何考查必备知识,促进教、考有效衔接是—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梳理地理必备知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考试题,对地理必备知识在高考中考查的路径和方式进行探讨,以期为高考备考提供建议。

一、地理必备知识的基本内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等内容,都是地理高考考查的必备知识范畴。

地理学主要研究和解决诸如“在哪里(地理位置与分布)、是什么样(地理特征与差异)、为何在那里(地理因果关系)、是怎样发生的(地理过程)、产生了什么作用(空间的相互作用即空间联系)、如何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3]。因此,以地理学科逻辑为指引,将地理课程标准中看似零散的“知识点”,纳入以“地理位置与分布、地理特征与差异、地理过程与变化、地理联系(地理因果关系、空间联系、人地关系)”等大概念为统领的知识体系中,构建地理必备知识的基本框架(图1)十分重要。

二、地理必备知识的学科考查路径

高考试题是学科素养考查的基本承载体[4]。地理高考对必备知识的考查,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科思想为主线、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引导考生围绕任务主题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地理问题,以此检测考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本文以典型高考试题为例,从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和地理过程等维度探析必备知识的考查路径。

1.引入新情境考查地理概念

地理学科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实质上是相关的概念链,是基本概念的有机组合。地理综合题中的答案要点化、术语化,实质上也是相关概念链,是基本概念的合理搭配。地理概念对必备知识的考查,可选择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基本概念、材料给出的新地理概念,或者生活常识中的地理概念等路径进行;同时注重考查地理概念的理解,较少考查地理概念的识记。

例1.(2020年高考浙江卷地理试题第10~11题)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亞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下列各题。

(1)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

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

(2)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

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    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

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    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

参考答案:(1)B    (2)D

试题以氧化亚氮(N2O)在大气中的作用为实例,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1)题揭示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来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2)题揭示现实生产生活中农田使用氮肥等地理常识。把“大气受热过程”的概念与生产、生活的地理常识紧密联系来考查,旨在选拔有知识、懂生活、关注社会生产实践的人才。

例2.(2020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第5~6题)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图2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A.安庆—池州           B.合肥—巢湖

C.亳州—阜阳           D.芜湖—铜陵

(2)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

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

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以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示意图为背景,通过新地理概念“同城化”来考查城市化相关的基本原理,利用“同城化”新地理概念等新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目的是选拔会学习、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才。

2.围绕区域差异考查地理特征

地理特征是地理事物和现象存在的显著征象和标志[5]。地理特征主要包括要素特征和区域特征。要素特征是指地理事象的显著征象和标志,即该地理要素的特征,如地形特征、水文特征、人口特征和文化特征等。区域特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显著征象和标志加以综合,包括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自然特征。对地理特征必备知识的考查,大多选择地形特征、水文特征和人口特征等要素特征,以及区域自然特征、区域人文特征等。高考试题从地理特征的角度对必备知识进行考查,每套试卷中都有相应试题。如2020年山东卷中的第9题、第13~15题、第18题(1)(2)、第19题(2)等,都是从地理特征的路径来考查相关的必备知识。

例3.(2020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第13~15题)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图3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A.垂直分布高差大

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2)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A.山体陡峭                  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

(3)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条件不同          B.水热组合不同

C.耕作技术不同          D.耕种历史不同

参考答案:(1)B    (2)A    (3)B

本题组从太行山、黔桂喀斯特山区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地理特征中的要素特点和区域特征。本题组需要考生从多个维度分析、比较地理特征:将地理现象分解成若干要素、方面、类型或地理区域,分析与比较它们的属性、特点;从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第(1)题,对黔贵喀斯特山区与太行山区针叶林进行逐项比较,需要根据图例及图示信息分解,分析比较其特点及差异;第(2)(3)题,由于黔贵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针叶林面积占比高、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差异的原因,需从自然、人文各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相关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

3.立足空间关系考查地理联系

地理联系反映地理要素、区域、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要素联系是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主要表现在气候与植被、水体与地形、地形与人口、交通与人口之间;区域联系是指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空间区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上;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类环境与地理环境之間的协调发展等[6]。对地理联系必备知识的考查,可选择地理要素联系、区域联系、人地关系等角度进行。高考地理试卷中涉及地理联系必备知识考查的试题较多。如2020年山东卷考查地理要素联系、区域联系、人地关系的分值依次为28分、21分、22分。

例4.(2020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第3~4题)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 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效益高        B.木材销路好

C.劳动投入少        D.种树有补贴

(2)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开荒力度     B.增加木材进口

C.增加粮食进口     D.鼓励农地流转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组以“农地杨树化”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中的粮食生产、农业结构变化,人口地理中人口迁移的成因、影响,服务业中商品销售等,把地理联系中因果联系、人地关系巧妙融为一体。(1)题让考生判断“农地杨树化”的形成原因,体现地理因果联系;(2)题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问题的应对措施,体现人地关系中的调适与变化。本组题充分体现了对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深度考查,意在检测考生的思维水平与思维品质。

例5.(2020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第17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图4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本区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地西侧的迎风坡降水后,湿度减小,越过高大山地在背风坡下沉增温;本区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势平坦,下垫面性质均一,利于东侧墨西哥湾湿热气团的快速深入,气团性质变化小(温度相近的两个干湿气团交绥形成干线)。

本题以新地理概念“干线”为背景,考查地理联系中的要素联系和因果联系。本题属于因果关系中“由果溯因”的关系,即根据东西两侧气团冷暖的地理事实,反演干线的形成机制。解答该题需要综合运用因素分析方法和空间推理方法,因素分析的对象是气团、地形,内容是地形对气团干湿性质的影响。至此,问题就转化为空间推理,即图示区域东部平原、西部山地与干线东侧湿气团、西侧干气团的空间联系,意在检测考生的发散思维与综合思维的综合能力。

4.聚焦区域表现考查地理过程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它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规律,反映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可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元素和水分的分布与迁移;物种的分布与迂徙、径流与侵蚀、能量的交换与转化;交通、人口、文化的传播等。对地理过程必备知识的考查,可选择水循环、大气环流、地貌演化等自然地理过程和人口迁移、城市化、文化扩散等人文地理过程知识等。

分析高考地理试题可得出,考查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较多,考查人文地理演变过程的频率相对较小。2020年全国三套地理卷考查地理过程试题的统计,如表1所示。

例6.(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第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5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参考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頂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本题突出了对地理过程的考查,引导考生根据地理事象的反演和重构其形成与演化过程,并推测其发展变化,考查考生对于要素综合、空间综合和时间综合的关键能力。本题强调了地理事物在空间维度上的横向变化以及地理事物在时间维度上的纵向变化,更侧重于地理事象在时间轴上的动态变化,因此需要考生利用系统地理知识(如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来分析玄武岩台地等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提升考生的演绎推理能力。除考查演绎推理能力外,还考查考生阐释和描述地理事象的能力。

三、地理必备知识的备考策略

1.在具象中理解概念

地理概念、原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是思维与方法的基础。高考对地理概念、原理的考查拒绝脱离具体情境的机械套用,提倡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地理概念教学的备考策略主要如下。

(1)结合实例理解概念内涵。结合生活经验或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透彻理解地理概念中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适应范围。

(2)明确层次关联建立概念体系。依据地理概念的并列、从属、包含、交叉等关系,理清概念的层次,丰富概念间合理的关联,构建层次清晰、联系合理、结构良好的概念体系。如大气运动概念体系的构建(图6)。

(3)在新情境中应用概念。 引入新情境中,在图文信息支撑下运用地理概念分析解决新问题,深化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实现从知识构建到问题解决的升华。

2.在过程中生成知识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接近成熟,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关键时期,其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为抽象逻辑思维明显占优势,并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辩证思维基本形成。因此,高考对必备知识的备考过程,必须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激活考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正确与否,缺少对考生学习全过程的发掘,导致考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匮乏,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考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考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这种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考生对知识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降低了考生学习地理的质量。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地理教学中就应该把重点放在揭示各知识形成的教学方法上,展示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方法,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思维能力。

课堂上对知识的第一次了解和掌握只是形成了初步印象,要想将知识长时间地留在脑海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内涵,构建出适合学生的思维模板,提高学习效率。思维模板是运用学科思维模式、方法和技能进行的有意义的构建,是知识内化、思维外显过程。“模板”其实是结构化的知识,是解题的工具,是—般性分析方法。例如,在学习有关地理过程类的知识时,引导学生构建一个思维模板(图7)。

思维建模为解决问题提供思维视角、搭建思维路径,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因此,思维建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大类知识需要构建思维思路,微小知识点更需要构建思维模板,如海洋渔业资源的成因,可以构建如图8所示的思维模板。

构建思维模板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确答题思路,防止答题时漏掉要点,但在考试中不能完全套用,要根据情景材料的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想尽一切办法把材料中的信息和模板中的要点相结合做综合分析。

3.将知识纳入结构

高中地理属于系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区域地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解释、分析地理问题,通常要涉及诸多要素间的复杂联系,甚至还需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没有单纯考查某一孤立知识点的试题。因此在备考必备知识时,需要把考点知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重组、归类,构建一个以点、线、面为网络的完整知识框架体系。备考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构建知识结构。

(1)主干知识的构建。学科主干知识体系的构建,首先,回归教材,从目录中提取主干知识,形成章节主干,看章节间的联系,将主干知识联系起来。其次,进行各类地理原理、规律、成因的构建,把地理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起来,构建学生头脑中合理的地理认知结构,如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地球运动规律)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大气运动规律)。最后,分析课本图示反映的规律、原理,提高识图、析图能力,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7]。

(2)原理性知识的构建。自然地理原理性知识应侧重于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结合自然现象、自然灾害、科学探险等热点问题,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评价。人文地理原理性知识应侧重于运用资料归纳、说明人文地理现象的特点;结合实例分析人文地理事物形成原因及影响;结合实例对人文地理特点进行评价或说明其意义、措施等。区域地理原理性知识应侧重于描述区域特征并分析成因;比较两个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区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及措施;结合区域自然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或评价。

(3)联系性知识的构建。新课改后的教材为了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新知识,掌握地理学习方法,所以在编排上有意将难点分散,对于高三的地理复习,必须以新课标、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以地图为前提,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挖掘教材内容,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教材内容进行知识归类,形成具有便于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复习高中地理必修l有关“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时,可以将初一和高一有关气候的知识进行整合,归纳出影响气候的因素以及判断方法,然后将各种气候类型不同形式的气温降水图展示于学生,讲气候类型的分布时,可以先将世界气候类型展示出来,再具体到世界各分区。通过联系性知识的构建,使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到记忆的规律,既使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又能灵活分析归纳知识。

(4)主题性知识的构建。高中地理教材自然地理部分,突出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主线。高中地理在讲自然地理时并不追求各章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选取那些最具有地理性(体现人地关系)、时代性(如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用性(体现地理实用价值)的知识。人文地理部分突出了“人地关系”的主线,每个单元都没有系统地讲某种人类活动,而是紧紧围绕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文环境而展开。因此,主题性知识的构建应抓住这两条主线,用整体的、联系的思想方法,考虑教材内容的整合,厘清它们之间的概念关系或知识联系线索。

(5)综合性知识的构建。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两个显著特点。综合性是指地理环境由地表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的综合性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先决条件。例如,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状态目前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分布不均和开采利用不合理;人口激增带来的粮食短缺、资源贫乏、空间紧张等严重问题;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带来环境质量恶化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用地理学科综合思维去深入分析讨论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演绎等综合思维能力,学会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全面、发展、辩证地看问题。

地理学的地域性决定了“空间综合分析法”成为地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空间概念,形成既能运用全球性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具体地区的空间位置,认识和分析该地区地理特征的能力,又能形成将同类地区的共同特点归纳、概括成一般规律的地理综合能力。

4.将知识融入情境

最近几年以生产、生活为背景材料的考题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考查的重点仍然是主干知识,目的是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备考某一考点时,应关注现实,用该知识点中的原理或理论来解释与其相关的地理事象。如备考“热力环流”时,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绘图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地理现象,即绘制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图,进—步分析热力环流对城市工业(有空气污染的工业)布局的影响,或解釋“城市雨岛”的成因;绘制山谷风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分析山谷或盆地地区多夜雨的原因等。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分析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等。

在备考中,处理教材知识点与热点的关系时,应把热点、焦点问题回归于教材中,重心放在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上,适当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学会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热点问题,而不是盲目地阅读众多的资料和阅览纷繁的新闻。备考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将热点问题加以题型化处理,用所学地理知识或地理原理分析、解释地理时事,扩大视野、拓展思维。要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热点背后所隐含的东西,重在掌握分析方法。高考命题设置的情景和背景材料是无限的,但热点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主干知识上,因此在备考中,没有必要在热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为那将失去备考必备知识的根本。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地理学科特点,从地理的视角把握现实或热点,遇到现实问题或热点问题时,要找到其与教材主干知识的“融点”,与考点的“结合点”。

( 本文为相炜地理研究室研究成果之五)

参考文献:

[1] 韦志榕.不负重托,与时俱进,编出好教材[J].基础教育课程(上半月),2018(06):15-20.

[2] 教育部考试中心.构筑育人高地着力素养考查——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17(07):36-39.

[3] 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01):1-9.

[4] 唐永强,刘树材,陈延松.高考评价体系下地理学科素养考查路径及备考策略[J].地理教育,2021(06):24-31.

[5] 袁孝亭,王向东.地理学科特殊能力论(续)[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下半月),2006(06):4-6.

[6] 丁继昭,史辰羲.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必备知识考查路径初探[J].中国考试,2020(06):14-18.

[7] 张弦.高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5):30-32.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43451.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