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创新导报

生物类研究生的科研教育

生物类研究生的科研教育

魏著英 郑重 白春玲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之后的一种再教育、再深造形式的教育模式,它分为硕士和博士两种教育类型,在培养科研学术骨干及高级科研管理人员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技术发展及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人才输出阵地。这些年,随着我国研究生扩招力度的加大,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科研教育也迎来了诸多问题,如何有效消除这些问题,切实落实好研究生的科研教育已经成为广大高等院校亟待冲破的瓶颈。基于此,本文就生物类研究生的科研教育有效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仅供广大教师同仁参考。

关键词:生物类 研究生 科研教育 有效路径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of biology Postgraduates

WEI Zhuying 1 ZHENG Zhong1 YANG Huidi 1,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Province,010021 China; 2.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Province,010110 China)

Abstract: 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 mode in the form of reeducation and further study afte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t is divided into master's and doctor's education types. It plays a great role in cultiva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ic backbone and senior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rs. It is an important talent output posi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duate enrollment in China, graduate education, especially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has also ushered in many problems. How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se problems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 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bottlenec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ffective pat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for biology graduate students in detail, which is only for the reference of teachers and colleagues.

Key Words: Biology; Graduate Studen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Effective Path

如今,現代生物和分子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但给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了巨大便利,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健康、科技发展等事业的进步。然而,面对我国生物学研究发展缓慢、底子薄弱等问题,高端专业性生物人才的培养可谓是迫在眉睫,这也为广大高校生物类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广大高校有必要结合我国生物类人才现状与发展需求,积极做好科研教育工作,以此来为我国生物技术的良好发展提供长效的人才动力。

1生物类研究生科研教育的现状窥探

1.1课程教育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研究生阶段的内容应当是对本科阶段生物类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科技和学术研究等能力的发展。然而,结合现实情况来看,生物类研究生教育在内容方面普遍存在滞后、重复等现象,很多内容都是学生在本科阶段所学过的,而且这类课程的占比较大,这也使得学生接触生物前沿技术、前沿科技方面的机会较少,影响着其科研能力的有序化发展。其次,在课程方法方面,重知识教育、轻科研教育的现象在生物类研究生教育当中普遍存在。与此同时,一些教师不但容易忽视了对生物科研思维、知识发展过程等方面的教育,而且也不注重对实际科研工作方面内容的重点强调和引导,这也使得学生很难在后续的生物实验或者生物科研过程中来活学活用,属于阻碍其科研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能够看到,一些教师因为缺乏生物科研方面的经验,所以他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学术前沿科研时,往往力不从心,不但影响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也使得他们的科研能力受阻[1]。再次,在课程考评方面,在以往的教学中,生物科研教育大多以闭卷考试等方式来展开教学考核,这也导致学生出现不重视实践与科研能力的情况。最后,在教育科研衔接方面,当前的生物类研究生教育大多是分两部分来进行,第一是课程学习,第二是科研阶段,二者并没有实现同步前进,这也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很容易出现目标不明确的情况,同时学生在科研阶段,也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这也使得他们的科研能力发展受阻。

1.2科研工作方面的问题

首先,学生科研的主动性不足。很多生物类研究生在确定研究课题时往往是由导师来确定的,这也使得他们的科研主动性缺失。与此同时,一些生物类研究生导师不但会对学生的研究课题进行干涉,而且还会确定他们的研究步骤及方法等内容,这也使得学生科研的自由性、开放性缺失,他们很难从中体会到科研工作的魅力与内涵,也无法完整地获得一项生物科研工作从立项论证到计划制订等一系列工作的需求分析,这也是为什么生物类研究生科研能力普遍较差的重要原因[2]。其次,导师的指导监督不到位。在教学实践中,生物研究生导师大多承担着教学实践、科研任务、课题指导等多项任务,这也使得他们通常只是给学生确定一个研究课题之后,就很少参与学生的科研指导或者对学生的科研情况进行监督,这也使得学生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很容易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等的情况,不但影响着科研的进程,而且也阻碍了学生科研能力的有序化提升。

1.3论文写作方面的问题

在研究生教育当中,学位论文通常会被看作为学生是否能获得学位的一个关键标准。这也使得一些科研能力较弱的学生出现重论文写作,轻科研实践的问题,而且有的学生甚至会放弃生物科研,想尽各种办法去撰写自己的论文。这也造成他们的论文与实际科研之间相脱节,不但难以体现他们的科研过程,而且也使得论文写作在科研成果创新和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无法得到真正体现。

2生物类研究生科研教育的有效路径

2.1课程与科研交叉推进

为了更好地推进科研教育,高校有必要将生物类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科研教育进行衔接融合,在此基础上,将二者交叉推进,以此来实现助力学生科研能力的有序化提升。具体来说,高校可将对一学年进行划分,如可将其划分为4个学期,然后交叉推进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第一个学期,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旨在完善学生的生物科研理论储备;第二个学期主要以科研能力训练为主,期间可设置一些合作化的研究项目来指引学生进行集体实践;第三个学期,可继续推进课程教育,并结合学生在第二学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使他们能够便捷地掌握科研技术与流程;第四学期可继续推进科研工作,使学生能够在更加完善的科研理论支持下,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从而让科研教育效果能够更上层楼[3]。

2.2推进课程教育改革

首先,要提高理论教学方面的全面性与深入性。众所周知,相较于本科教育来说,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全面性和深入性方面都有着较大程度的提升。因此,在课程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与科研工作相关的内容,具体来说,不但要将与生物科技相关的数理化知识点融入其中,而且也要将地理、历史、社会及经济等多学科知识渗入到理论教学中来,通过此举来为研究生提供更为新颖的研究理论支撑,拓宽其后续科研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与此同时,能看到当前生物学研究已经开始由宏观方向向着微观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微观科研方法与理论开始走进生物科研領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秉承创新化及现代化的生物课程教育思路,积极将分子生物、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等多种新的研究技术与方向引入到课程教育当中,不断充实学生的科研理论与思维,从而助力其后续科研工作的良好推进并为他们科研能力与思维的发展铺路搭桥。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围绕生物科研的内在规律、前沿技术及思维流程,引入一些与之相匹配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如教师可将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生物教育方法引入课堂,指引学生以集体之力展开项目或者任务式的学习探究,借此契机来不断强化他们课程学习与科研工作之间的联系,推动他们科研思维及能力的发展[4]。同时,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生物理论讨论环节,指引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的探讨,以此来深化他们的生物理论认知,为他们实践科研的推进奠基。最后,在课程高频方面,要摒弃以往以闭卷考试为主的生物教育考评模式,将重心放到生物实验探究、科研探究考核方向中来,让课程教学能够和生物科研深度衔接,以此来助力学生科研能力的有序化提升。

2.3优化科研工作指导

首先,要尽可能早地让学生接触生物科研课题。在学生步入研究生阶段之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安排其参与相关科研工作。在开始阶段,可让他们以见习者的角色参与生物科研,观察学长、教师的科研工作流程,从中汲取一些科研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到各类生物科研探讨中来,在此过程中要鼓励他们广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科研看法,以此来培养他们良好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其次,要围绕“以生为本”理念,加快制订科研培养计划,转变传统的导师定向科研教育机制。具体来讲,教师要将科研工作的课题与计划制订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只需要在必要时刻或者学生遇到问题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引,通过此举来激起学生的科技实践、科研创新的热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结合自身需求和情况来确定、推进生物科研课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些良好的研究条件。例如,要为他们提供一些生物科研文献、实验条件等方面的支持,确保他们能够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来进行科研工作。再者,导师应当减少对学生生物科研工作的干涉,采取以指导监控为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生物科研工作[5]。当学生在生物科研当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与他们一同进行问题点的分析,适时提出一些点拨性的方向,启发学生的科研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多地通过自我思考和实践来找到科研突破口,通过此举来为他们独立思考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做好铺垫。与此同时,针对生物科研的大方向,导师也要加快成立专门的导师组队伍,以此来弥补个体在生物科研方面的知识欠缺,及时为学生提供多方向、多维度的深入性指引。而且,在此过程中,也可将学生当成导师组的一分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领会导师指导意见,从而在处理科研问题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让科研教育实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2.4促成学生科研交流

首先,导师有必要围绕科研交易定期开展一些具有生物科研总结性质的讨论活动,以此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经验分享、方法交流氛围,同时为学生科研交流能力的提升与科研思路的拓宽提供便利条件。其次,导师可指引学生多参加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生物科研交流活动,如参加一些学术性的专家研讨会等,通过此举来丰富他们的生物科研知识认知,树立其良好的科研精神[6]。最后,导师可结合生物科技的发展实情,指引学生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或学生展开学术交流,以此来完善他们的生物科研认知结构,助力他们综合性科研能力的提升。

3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生物类研究生的科研教育工作有着诸多现实意义。广大高校及研究生导师要正视科研教育方面的既有问题,不断运用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来搭建一个高效、科学的生物类科研教育体系,从而在保证科研教育实效的同时,为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韩晖.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年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提升分析——以美术学院研究生学年实践展览为例[J].教育研究,2021,4(5):134-136.

[2] 井乐刚,满朝来,刘玉芬,等.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21):162-165.

[3] 马正海,邱彬,马东建,等.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3):60-62.

[4] 那振宇,符策,刘鑫.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探讨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Z1):89-91.

[5] 张樑君,潘琼,柴进,等.研究生科研素养的培养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5):2.

[6] 覃丽梅.浅谈生物类研究生的科研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175-176.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4498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