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佳琪
◆1◆陈希认识沈亦,远比沈亦认识陈希要早得多。
彼时高一开学不足一个月,秋天的小城难得温柔,校园小道两旁梧桐遍布,陈希踩着金色落叶前行,她刚从图书馆借了几本小说。
尚未反应过来,右手臂突然一阵刺痛,紧接着,一个足球落到眼前。她吃痛地揉揉手臂,渐渐反应过来这场事故。
少年身着蓝色球衣向她跑来,她怔怔地想,那是她喜欢的那种蓝,是深邃的湖泊拥有的颜色。
“你还好吗?”声音清澈明朗。
她抬起头朝对方望过去,那是一双漆黑而明亮的眼,然后是剑一样的眉。
她脸红,连忙摇摇头 :“没事没事。”
少年抱起足球,再三确认她真的没事后,真诚而礼貌地向她鞠躬以示歉意。她听见球场那边的声音:“沈亦!”
他奔跑的背影映入她的眼帘,和煦的秋风轻轻拂过,几片梧桐树叶缓缓飘下,她听见心中粉色泡泡爆炸的声音。
后来她时常去那条小道,站在梧桐树下可以清楚地一览球场风光,她躲在树下看他踢球。十几岁的少年自在如风,在球场上纵情驰骋。她从下午五点看到七点,夜幕降临,夜空中星光闪烁,终于等到他走出球场,她想鼓起勇气前去和他打声招呼。
月光清清冷冷,洒在她发黄的白球鞋上。可她只是在他擦肩而过的那一刻,佯装不经意地向路灯瞥去一眼。
后来学校举行足球比赛,陈希被拉过去翻记分牌。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暖阳高照,她抬起头,看见少年正站在不远处,身着黑色球衣,全神贯注地和队友讨论策略。
片刻过后,少年所在的队伍遥遥领先,他转过身,和队友默契地击掌,蓝天白云下,意气风发。
比赛结束,她抱着饮料帮忙发给球员,轮到他时,他接过花茶,对她露出笑容:“辛苦啦。”
就在那一瞬间她想起一个成语:明眸皓齿。
从那以后的很多年,陈希都只喝那个牌子的花茶。◆2◆
沈亦,沈亦,沈亦……
陈希趴在桌上,在日记本上反反复复地写下他的名字,脑海里却想起同桌的话。
“他以中考第一的成绩考进来的喔。
“他有个青梅竹马的对象,是高二的年级第一,好像双方家长都很看好他们。
“陈希,别想了,他和我们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
她在日记本上问自己,恨恨地写下这句话,因为太过用力,本子被划破长长的一道口子。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每一个巧合都能被当作神迹。
天色渐晚,陈希从教室走出来,在最近的自行车摆放处看见熟悉的身影,少年正在给车解锁。
那一瞬间她觉得,他是在等她,像是特意等她下课一起回家。
但她却没有勇气走上前,装作不经意地问一句,要一起走吗?她只是故意放缓了脚步,等少年踏风而去。
第二日中午,她被老师叫去办公室帮忙整理资料,恰逢他去办公室交表格。她偷瞄在填表格的那双手,修长又干净。
他突然靠近,笑着对她说:“借你用一下。”
陈希脸“唰”的一下全红了,脑海一片混沌,来不及仔细思考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只是含糊地回应他:“嗯?”
“借印泥用一下。”
哦。她在心里长舒一口气,又不禁为刚刚的自己感到羞赧。
“谢谢。”不管走到哪里,他都不会吝惜说这句话,脸上的表情永远是让人信任的真诚。她想起每次在食堂看他打饭,他亦是如此,会礼貌地对食堂阿姨道谢。
喜欢上这样的男孩,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春去秋来,时间过得比想象中还要快。这一年来陈希的成绩突飞猛进,永远榜上有名,只不过雷打不动的榜首依旧是沈亦。不少同学问她提高成绩的秘诀,她笑笑,什么也没说。
他们不知道,她有多喜欢沈亦,就有多拼命地学习。
英俊的少年,家境优渥,会踢足球,总考第一。谁说上天是公平的,怎么这世间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他。
她呢?长相平平,家境一般,不管从哪方面都配不上他,唯有学习可以让她找到希望。每每看到年级榜单,第一名沈亦,第二名陳希,她的名字紧紧跟在他身后。
多么温暖,多么心酸。
高二分班时陈希选了文科,她在日记本上写:理科第一名,沈亦;文科第一名,陈希。
你看,多般配。◆3◆
陈希的执着不仅体现在学习上,她还跑去加入学生会。
别人劝她:“陈希,学生会的工作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她笑笑:“没事,我就是想锻炼一下自己。”
真相是学生会主席是他。
她期待每周的学生会例会,他的发言永远简洁明了,从不摆架子。轮到其他人发言时,他亦会认认真真地听,一笔一画地记在本子上。
陈希坐在左侧的位置上,偷偷打量他,忍不住在笔记本上写:我爱过的少年,有着世界上最好看的侧脸。
期末学生会聚餐,大家起哄让他表演节目。他也不推辞,笑起来,眉眼弯弯:“那我给大家唱首歌吧,有吉他吗?”
真的有人拿了把吉他出来,少年抱着吉他,那双干净修长的手娴熟地拨弄琴弦。
“想要对你说的不敢说的爱,会不会有人可以明白。”
陈希后来曾在很多个失眠的夜晚反反复复地单曲循环这首歌,直到大四那年,周杰伦去她所在的城市开演唱会。当听到这首歌时,她捂住嘴,坐在万人体育场,在皎洁的月光下,终于嚎啕大哭。
他们玩真心话大冒险,输了的喝啤酒。
她运气不佳,好几次都中招,选了几次大冒险后只得选真心话。
好事者问:“你是不是喜欢沈亦啊?”
陈希怔住,心虚地出了一身汗,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唯独沈亦没看她。
“你们想逼我喝酒是吧,行,别为难人家女孩子就是了。”他笑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游戏又火热地继续。
陈希顿时红了眼眶,她赶紧用手揉揉眼睛,生怕被人发现。
你看,她喜欢他,全世界都看出来了。
他不傻,学校里喜欢他的女孩子数不过来,每一个他都礼貌地拒绝,也从不以此作为炫耀的谈资,但每一个向他表白的女生,他都会保持距离,克制又残忍。
所以她不会告诉他自己喜欢他。
她甚至感激他不告诉她他知道她喜欢他。
你看,他就像天上的月亮,落在河畔里,一片亮晶晶,你伸手去够,以为它离你很近很近,其实不是的,它一直都在天上。
月亮太远,她一直都知道的。◆4◆
其实陈希见过沈亦和那个传说中的青梅竹马在一起的画面。
陈希从食堂吃完饭出来,准备散散步再回寝室。一抬头,正好看见女生故作神秘地走在他背后。
下一刻,女生踮起脚尖,轻轻地蒙住男生的眼睛,自然而然地把头耷拉在男生肩膀上。
男生熟悉而从容地拿开女生的手,笑得眉眼弯弯。
陈希远远地站在身后,心中涌起复杂的思绪。佳偶天成,就是用来形容他们的吧。
女生是上一届的传奇,从成绩到性格都无可挑剔,陈希不是爱八卦的人,也曾在多个场合听过她的名字。陈希总是装作不在乎,也从来不加入他们的话题。可是每一条关于她的新闻,甚至每一次见到她时她穿什么样的衣服,陈希都记得一清二楚。
但是陈希一点也不嫉妒,岂止不嫉妒,甚至没有遗憾和不甘心。
因为对手实在太强大。
那一年夏天,学校操场放露天电影,是当时风头正热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陈希饿着肚子,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位置。
电影还没开始,湖面倒映着晚霞,岁月透露着不动声色的美。
陈希在人群中看到沈亦,他正側着头和身边人说话。突然察觉到她的目光,他望过去,眼睛扬起来,像一座桥。他喊她的名字:陈希。
那场电影的最后,男主角说:“我也很喜欢,当年喜欢着你的我。那时候的我,简直无时无刻不在发光呢。”
陈希看得泪流满面。一辈子那么长,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柯景腾那样,遇见自己的沈佳宜。她足够幸运,在最好的时光里遇上沈亦。
她也喜欢那个喜欢沈亦的自己。◆5◆
高二快要结束的那个夏天,陈希听说,那个和沈亦青梅竹马的女孩去了美国。
“据说沈亦之前根本不知道她要出国,还有人听见他们因为这个在吵架,沈亦想学医,不想出国……不过那么好的学校,换我我也愿意去。”
陈希脑袋一怔,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年少时的情真意切,在各自的前程面前竟这样脆弱缥缈。可是啊,他的难过,她没有办法帮他分担。
高三来得比想象中还要迅猛,陈希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常去教学楼的天台,那里空旷寂静,风景独好,她喜欢待在那背文综。
一日,她照旧爬上天台,金色的夕阳笼罩在少年身上,他的身影看起来有些落寞,不复从前的神采飞扬。沈亦听到声响,回过头来和她打招呼:“你也喜欢来这里啊。”
她怕自己背书打扰到他,欲离开时,他说:“没事,我抗干扰能力很强的。”
那真是一生之中难得的好时光,偌大的天台,他在一角写作业,她在另一角背书,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美丽的天空与心爱的少年。
就这样,岁月慢慢地从墙上剥落,高考离他们越来越近。
高考动员大会的时候,她和他作为学生代表,在大礼堂的台上带领大家一起朗读高考誓词。学校把活动照片贴在宣传栏里的时候,她对着那张照片驻足了整整十分钟。
谁也不知道,那一刻她的心中充满了多大的自豪与满足。
考试结束的那一天,她回学校收拾东西,黄昏时分,再次爬上天台,她一遍遍地在心中祈祷,终于,好久好久以后,她看见了气喘吁吁的沈亦。
“你……”
“我等你很久了。”这么多年啊,她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少年顿时怔住,时间仿佛静止了,她突然想按下暂停键留在此刻,又很想快点去到未来揭晓答案。
聪明如沈亦,他很快明白过来,摇了摇头,开口:“对不起……我……”
皎洁的月光下,她紧紧掐住自己的手,眼中有泪光闪动,却笑嘻嘻地说:“上当了吧……哈哈,毕业快乐。”
他如释重负般长舒一口气,笑得眉眼弯弯:“毕业快乐。”
就这样,他们毕业了。◆6◆
后来他去了北京念大学,她则去了南方。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每年新年的时候,她都会假装群发信息,给他发新年快乐。
他亦回复,万事顺意。这就是全部了。
八年后的春天,他结婚了。
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他发出来的照片,新郎还是当年那个少年,新娘亦是当年那个少女。他等候多年,她学成归国,两人终成眷属。
眼泪忽然掉了下来,她闭上眼睛,仿佛回到几年前,他们在天台上一起看夏日的夕阳,一只麻雀停下来拍打着翅膀,然后又飞走了。她在黑暗中擦眼泪,为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后来她出差,路过他的城市,没有惊扰他。北国的秋天别有一番滋味,银杏遍地,她只是一个人沿着那条路往前走。
突然遇到放学后三两成群的学生,他们穿着宽大的校服,背着沉沉的书包。她一眼就看见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沉默不发,一人独行,女孩的眼睛却一直望着右前方正在和同伴说话的男孩,那少年突然回过头看见了她,露出一个浅浅的笑。
陈希情不自禁地跟着笑,她知道,新的时代来了,又有新的故事发生。
编辑/胡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