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数学教学通讯

基于操作经验:建构数概念,发展数感官

基于操作经验:建构数概念,发展数感官

黄莹莹

[摘  要] “数的认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数具有的抽象性特点,而小学时期的学生又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建构数这一概念时需要借助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进行探索与发展数感,化抽象为具象,从而达到揭示数概念本质内涵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操作;活动;数的认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也有助于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而具体的操作往往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明确知道操作活动的重要性,却往往不愿意在常态课程中设计操作活动,认为没有操作,依然可以把相关知识内容教授给学生,纵然需要操作,也只是教师用演示代替学生操作。久而久之,学生会渐渐地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喜爱与兴趣,以及对数学知识本质的探求欲望。因此,文章就从现状、目的和实践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反思现实:深思数学课堂中操作活动的缺失

首先,由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具有年龄小、自制力弱的特征,他们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此,多数教师认为,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设计一系列操作活动,会更难把控教学过程,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效果。

其次,一些学生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这些“相对简单”的内容,又由于操作的设计原因,学生往往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假操作”的情况,也就是在听完老师的操作要求后,进行随意、无目的的操作,从而产生无效性操作。

二、追根溯源:探寻认数教学中操作活动的目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需要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而丰富的操作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彩的素材,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数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小学第一学段关于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数认识上的“生长点”。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数的教学中,也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数”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特征。由于“数数”是学生构建数概念的基础,因此在“认识数”的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学生在“数数”方面的学习效率。这需要教师通过操作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亲历数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口、手、脑相结合,从不同感官出发,不断更新和完善对数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领悟数的本质,建立和积淀数感。

三、立足课堂:设计操作活动在认数教学中的实践

1. 利用小棒,建立数感

【片段1】教学“认识11—20各数”

(1)认识十。

师:请你们数出10根小棒,像这样用皮筋捆成一捆。

学生操作。

师:这一捆就是1个10。那么一捆里面有几根小棒呢?

学生有回答也有沉默。

师:“1个十”也就是“10个一”。

(2)认识十几。

师: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怎样看出来的?(图1)

生:左边一捆是10根,合起来就是12根了。

师:那你试试用这样的方法摆出“13”。

学生尝试。

师:再依次增加1根,边摆边数,试试从“13”数到“19”。

(3)认识二十。

师:19根加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摆的?

生:把又有的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20根小棒就是两捆。

师:也就是几个“10”是“20”?

【片段2】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

(1)认识几十几。

师:拿出小棒,想一想,怎么摆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23根呢?

学生操作。

生:两捆是“2”个“10”,再添3根是“3”个“1”,合起来就是“23”。

(2)认识几十。

师:如果我在“29”的基础上再添1根,现在是多少?这里符合“一捆10根”的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捆起来。

师:那你现在添上1根,并动手捆上。

师:现在这里有几个“10”了?

师:一个一个地数,从30数到39,那么39再添上1又是多少?

引导:29添上1是“30”,39添上1是“40”。那49添上1是多少?59添上1呢?往后数你还能说出哪些例子?

(3)认识一百。

师:99根再添1根,是多少?动手操作小棒,试一试。

师:你能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吗?一起边摆边数。

这两个教学片段都是借助小棒,通过“捆一捆”“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帮助学生结合“数”和“摆”,亲历数数的过程。感受计数单位个、十、百之间的关系,突破“10个一是1个十”和“几十九添上一就是一个整十数”的难点。学生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把抽象的数具象化,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以及计数单位“百”。在反复数数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数以及认数的学习经验,体会数是数出来的,逐步构建起100以内数的概念,建立和发展数感。

2. 利用计数器,发展数感

【片段3】教学“认识千以内的数”

(1)用计数器拨数。

出示表示324的小正方體图。(图2)

师:你能数出这里面有多少个黄色的小方块吗?

师:你能用计数器表示出324吗?拿出你们的计数器,试着拨一拨。

明确:“3个百”“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三百二十四,即324。

(2)用计数器数数。

师:拿出你们的计数器,并仔细听清楚要求。

①一百一百地数,从四百三十数到八百二十。

②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五十数到四百六十。

③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九数到九百九十九。

师:每次数数拨的是哪儿的数珠?為什么?

追问:拨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师:999再添上1是多少?动手拨一拨。

明确:百位满十了向千位进一。

师:试试边拨边数,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师:所以10个一百是多少?

生:10个一百是一千。

数的认识由原来的一百以内扩展到一千以内,数量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因此,用小棒进行操作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知识延伸的需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十进制的特点以及位置值的概念,操作活动由借助小棒过渡到借助半抽象的学具——计数器。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数”以及“边拨边数”的操作中,建构了千以内数的概念,通过直观的拨珠进位,也突破了接近整百和一千的拐弯数难点。化抽象为直观,可构建出数和数之间的逻辑关系,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

3. 利用算盘,丰富数感

【片段4】教学“认识万以内的数”

(1)数的组成。

师:你能通过拨算盘表示出七千和七千二百五十三吗?

师:为什么这样拨?

(2)边拨边数。

在算盘上一边拨珠一边数。

①拨出三千六百,再一百一百地数,一直数到四千三百。

②拨出七千五百五十,再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七千六百二十。

③拨出九千九百八十九,再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九千九百九十九。

师: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是多少呢?请你们用算盘试试。

追问:你怎么知道是一万的呢?

师:在算盘上边拨边数,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师: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

“认识万以内的数”是学生认识数的第三阶段,认数范围从百以内、千以内扩展到万以内。数字越来越大,对学生来说其单位的概念也就越来越陌生。因此,操作活动借助了更具逻辑结构特点的算盘,化抽象为直观,又从具体到抽象。通过用算盘表示数以及边拨边数的操作活动,把拨珠和认数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手、嘴、脑共同活动,从多角度突破拐弯数的难点,将思维和操作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并丰富数感。

四、结语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数的认识是整座数学大楼的基座。因此,在认识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认数的过程。只有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第一手感受。通过操作活动,教师才能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建构起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以及理解数的意义与本质,同时建立、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数感,为他们的学习更大的数打好基础。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4704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