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浅析幼儿告状行为及引导策略

浅析幼儿告状行为及引导策略

摘要: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者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

关键词:幼儿;告状;互动行为;教师的态度

一、 引言

幼儿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很常见,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告状行为一定有许多和成人不同的地方。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去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并且学会正确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那么,我们先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幼儿告状?他们为什么要告状?教师应该怎样如何正确引导?

二、 什么是幼儿告状行为

3至6岁的幼儿在自己或者别人受到欺负时,向教师报告的现象,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幼儿的告状行为。幼儿告状主要是当他们发现自己或别人受了欺负或委屈时,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便跑去告诉老师的行为。其次,幼儿的告状行为,多是向班里的老师告状,当他们遇到事情,不能辨别对错时,便会去向老师告状,期待老师来给他们做出公正处理。

三、 关于幼儿告状的动机分析

作为未成年人,幼儿在社会群体中属于弱势群体,而且他们自身的防御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根据观察幼儿的实际情况,把幼儿告状的动机分为以下几种:

(一) 第一种告状动机,主要是幼儿希望在遇到问题时,能得到老师的同情和保护,为自己解决问题。

案例:区域活动中,幼儿在益智区用橡胶管搭建地下通道。程星宇的地下通道逐渐成形,可是手边的橡胶管只剩下几个了,当他看到盈盈手上的橡胶管比他多,就径直走过去便抢了过来。朱盈盈立马跑过去抢橡胶管,但是失败了。朱盈盈跑来告状:“老师,程星宇抢我的东西。”

之所以会告状正是出于幼儿害怕受到外界不公平的对待、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为了得到老师的帮助或请求保护而产生的告状行为。这类告状行为在中小班的幼儿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二) 第二种告状动机,主要是幼儿想看看同伴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教师所设定的班级规则而产生的告状行为,这种动机被称为检举型告状。

案例:要开运动会了,老师组织幼儿到操场上训练运动项目“障碍跑”,老师将幼儿分成四组,其他三组都开始跑起来了,只有第四组的小朋友原地不动,只听陈茂说:“老师,乔海峰跑得太慢了,能不能换张欣啊?乔海峰在我们组,肯定得不到第一名。”

幼儿在一日生活的活动中,一旦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不符合班级常规或者跟老师平时说的规章制度不同,就会去告诉老师,这种告状一般都是检举他人的不良行为。但是,他们的这种告状目的并不是想讓老师阻止或者惩罚同伴的行为,而是想把他的不当行为描述给老师,看看老师是怎么来判断的。

(三) 第三种告状动机,当幼儿看到其他幼儿在某些方面因为表现出色,而得到老师的表扬,由此产生羡慕的心理。这种告状行为多发于好胜心强的幼儿,想要利用告状来削弱对方的势力。

这种行为的表现是因为嫉妒心而产生的。当幼儿看到其他小朋友得到老师的表扬并拿到小红花,心里就会不开心。有的幼儿表现不错却没有得到老师表扬和小红花,就会觉得老师没有公平对待。所以,一旦发现其他小朋友犯错,就会立即向老师告状,希望老师去批评他。

四、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正确引导策略

(一) 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故事中的典型人物,来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与故事的功能给幼儿创造一个舒适、自在的语言环境,开展不同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故事中体验角色中典型人物的所作所为,明白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学会站在弱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二) 充分利用班级里的区域,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来激发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年龄小,对自己面对的事情没有辨别能力,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很难与其他小朋友处理好关系。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情景的表演,来锻炼幼儿的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并逐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运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三) 对于有些告状行为,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分析事情的过程和产生的结果,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当发生告状行为时,教师要帮助幼儿分析原因,根据幼儿双方的心理特点与事情的原因来解决问题。有的幼儿会因为自己到老师那里告发某人做了什么“违规”的事情而沾沾自喜,并主动要求教师对自己进行奖励,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先认可他的所作所为,然后和幼儿分析他的做法。

(四)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尝试着让幼儿自己来处理,帮助他们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帮助幼儿分析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来告状,并让他们思考和选择,当幼儿提出可以怎样做时,不要全盘否定或者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而是要鼓励幼儿自己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一旦他们有了商量的结果,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决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

总之,幼儿的告状行为是一种天性,因为他们的独立能力较差,思维能力还不缜密,依赖性很强,性格上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旦遇到事情就会寻求大人的帮助,我们要做的就是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善于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宽容待人、与人为善。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有的放矢,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就能更好地促进其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晓.浅谈幼儿的告状行为[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8):154.

[2]刘晓红.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与性别研究[J].教育导刊,2014(3):19-23.

[3]袁丽娟,刘晶波.混龄班幼儿告状行为及指导策略研究[J].幼儿教育,2014(12):9-13.

[4]王秀娟.别让孩子成为“告状王”——浅析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J].甘肃教育,2014(6):69.

[5]田立华.浅谈对幼儿告状的认识和态度[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231-232.

作者简介:李清,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开心幼儿园。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777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