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翻转课堂”在医学信息类课程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医学信息类课程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王竞 吴响 胡俊峰 王换换

摘要:翻转课堂是教育改革特别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典范。翻转课堂关键在于翻转,它是指教与学的翻转,是课上学习内容与课下自学内容的翻转,是学生被动吸收与主动内化的翻转。本文以医学信息类课程为例,通过阐述翻转课堂的概念以及特点,将其与传统课堂进行比较,详细说明了医学信息类课程应用翻转课堂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医学信息类课程;课堂教学

一、 何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教师提供的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方式的学习资源,在上课前完成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内化,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交流、探究以及答疑等教学互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2]。该模式虽然在本世纪初被提出,但基于当时课外学习资源匮乏,除了书本以外,学生只能够通过课上教师的讲授来学习,并不能很好地通过自学过程进行知识的吸收与内化。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我们在课外能够获得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逐渐摆脱时空限制,实现了3A化的学习(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人(Anybody)、任何地点(Anywhere)完成学习)[3-4]。学生在课外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达到与教师在课堂传授同等的学习效果,从而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解决那些在课外学生自己思考或相互交流后仍无法攻克的难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自己学不会的内容,实现课下与课上的颠倒,这种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特点在于:

1. 先内化后接受

首先,“翻转课堂”重点在于学生先自我内化书本知识然后再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实现从被动学习模式到主动吸收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作為崭新的教学模式,其特点在于先自我学习后接受教学,通过自学内化效果来决定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完善地体现出学习方式变革的时代要求。进一步而言,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具有两点优势:

(1)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翻转课堂的提出为学生分组提供了新的思路。小组内的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学习目标,既有利于学生个人学习能力提升,也更加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翻转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吸收教师讲授内容不同的是:学生在课前就通过自身努力掌握在课堂上将要传授知识的基础理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更好、更完善地掌握更多知识。

2. 依据学生课前的学习成果来决定教师的讲课内容

“翻转课堂”把学生可以自学或者经过互相交流就可以掌握的知识安排到课前,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仅仅拘泥于每节课的四十五分钟,可以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更大空间。学生不再被动地吸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是在课外时间就已经掌握自己可以独立学习消化的要点,课堂中可以根据在其自身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向教师提问,寻求教师的帮助。此外,教师上课无需从课程知识结构的最底层开始教起,不必讲授最基本的公式以及定理,而是可以按照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对症下药,提高教师讲课的积极性,同时也方便教师更加灵活的安排课程内容,与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单方面传授消耗大量时间相比,“翻转课堂”在节约时间的同时实现了更好的效果。

二、 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学信息教育中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信息化程度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医学专业领域的信息化也在同步进行,于是医学信息学应运而生。医学信息学是集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信息科学于一体的高度交叉的学科。其本身就代表着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思维,其在本科阶段的教学方式也需跟随时代发展而有所创新。翻转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方式。具体原因总结如下三点:

1. 拓展课堂深度:以往的医学信息类课程只是任课教师单单讲授基础的定理与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够掌握的知识远远不能达到专业的培养目标。特别是计算机相关课程,更加需要学生自己钻研,但是往往课堂上单是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就已经占据了大半时间,留给师生交流进行讨论以及经验交流的时间几乎没有。而翻转课堂这一模式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把计算机语言基本的语句与结构掌握。教师可以将自身丰富的编程经验以及实际编写程序时遇到问题的解决思路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课堂教学就变成了传授教师自身丰富经验以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拓展了课堂的深度。

2. 促进全面发展:医学信息的核心是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对于医学信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单纯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是不够的。一名优秀的医学信息学专业的学生往往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理解能力、突出的分享意识与团队意识。而教师通过课堂集中式教学的方式往往无法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程知识并且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难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能够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其在相互交流以及完成团队任务过程中也增强了自身的分享意识与团队意识。翻转课堂模式促进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信息人才提供手段。

3. 关注个体差异:学生在被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个体化的差异,不同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内化知识的速度不同。但是传统课堂里,往往把学生看成一个整体,学生只能跟着课程的设置往前走,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一部分学生“喂不饱”。并且医学信息学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学生必须同时掌握医学与计算机科学,这两类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加剧了传统教学出现两极分化的效果,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所有学生掌握的知识大致相同。而翻转课堂根据课程种类,依据不同学生对不同课程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尽可能细化分类,这样一来每门课程的学习小组都可以根据该小组所掌握知识的进度在课堂中和教师交流,教师根据各组情况提供不同的学习指导,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endprint

三、 关于“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学信息类课程中的一些意见

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理论模式虽然早已被提出但是缺乏具体的理论实践,特别是在医学信息类课程中,具体的教学模式更加需要我们去探索,笔者在此给出三点意见。

1. 合理翻转:医学信息类课程覆盖的范围广,每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彼此并没有过多交集,因此每门课程都需要具体对待。翻转课堂并不是需要每门课每堂课都翻转,而是结合具體的实际情况,不应当被具体的教学模式所束缚,也不应该不加选择的直接套用。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如何正确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结合起来才是目前的难题。教师应该注意合理把握课前学生应该完成哪些知识储备,要如何通过向学生提供课前学习资源而使学生达成课前准备任务。除了学科适用性的问题,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课程难易程度以及学程安排等内容。比如,在学期初,学生相关课程的知识积累可能还很薄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能还比较欠缺,此时,课堂翻转的力度可能需要小一些,教师不能一下子放手,而要循序渐进,教师要为翻转课堂做好各方面准备,待时机较为成熟时,再全面实施“翻转课堂”。

2. 巧设视频:医学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交叉性、灵活性等特点,因此在医学信息教育阶段,不同的教师在实行翻转课堂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学术多元化、教学多样性。视频教学是实现医学信息类课程“翻转课堂”的有效手段。教师不仅需要选取一些权威名师的教学视频,同时也需要录制自己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并且也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发表自己独有的学术见解,同时也应该设置相关的测试题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也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及时反馈以便制定进一步的教学计划。

3. 重构课堂:翻转课堂与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网上在线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可以充分获得学生反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因此,翻转课堂与网络在线学习最大的区别是其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组织课堂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因此,翻转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内化知识的效率。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才可以创造与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翻转课堂与普通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的传递形式不同。教师不仅需要传授一定的课本知识,同时也需要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也不应只注重形式,教学活动只是手段,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才是翻转课堂的目的。这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参与到教学中,需要教师拥有不断改进的工作热情。

四、 小结

本文在讨论翻转课堂的自身特点以及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运用于医学信息类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翻转课堂与医学信息类课程结合进行分析的同时,再次说明了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学信息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缪静敏,汪琼.高校翻转课堂:现状、成效与挑战——基于实践一线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5,(05):74-82.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5-16.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2014,(02):55-61.

[4]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2014,(02):55-61.

作者简介:

王竞,吴响,胡俊峰,王换换,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医科大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778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