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

摘要:数学建模的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已有所体现,这是数学新课程解决问题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帮助学生提高表达和交流数学的能力,促进有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谈了一些体会。

关键词:建模认识;建模教学;策略问题

数学课程改革之后,建模逐渐成为大多数老师热议的一个话题,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老师也已把它的思想融合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它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总结,通过言语和数理结合的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简化和完善,从而处理这些碰到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建模的思想,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数学建模的相关概念

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建立模型就是对这些现象中的复杂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出可用的数学关系,在教学中也可以说是一个概括的过程,总结法则或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小学数学中接触到的第一个抽象是数,弄懂数的过程可以作为一个数学模型来进行抽象,对数的掌握可以说是所有数学学习的前提,它将实际的数目与数学中的阿拉伯数字对照起来,它的计算就像房子的建筑框架,协助教师开展各种建模教学。如数的基本模型用十进制数表示,在此基础上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运算定律,初步了解函数是用符号表示的,能够按照具体情况进行模型变形,逐渐渗透建模方法,扩大模型的适用范围。又例如在数量计算过程中的时、分针表示,认识日常看到的各种图形,也都是训练学生建模思想的过程。

二、 小学传授建模思想存在的问题

很多小学老师对如何融入建模思想没有清晰的教学方向,可能是以前与建模思想接触的不多,造成设计的教育方针不够具体,缺少可操作性。建模的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性,学生很大程度上还是以被动为主。例如在考虑线段图的数学模型特殊性时,没有适当安排练习的时间、数量和次数。而过多的练习,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受挫,教学目标无法达到预设的要求。单一、陈旧的教学环节,只是照本宣科地排列顺序,教学环节没有针对某个数学模型进行设计,加上没有精心选择适合建模教学的内容,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对学生建模思维的渗透。没有培养出学生的严谨数学精神,也没有去强调画图准确性的重要性,建模教学效果不好。这主要是教学中缺乏系统的建模思想渗透,以寻找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本质,讲解时扔按照问题的分析、绘图,学生的被动听讲、观察,给学生练习。教师很少深入去研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进行,不注重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的发展,平时没有与时俱进,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不完全了解小學数学课程的本质,导致学生们在课堂无法汲取很多知识。

三、 传授建模思想的实施策略

1. 培养建模意识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建模内容安排大多以建模为基础,其主要的开展流程是从生活场景到抽象模型,接着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是对模型的使用和解释。培养学生建模思维的关键是从建模的角度对教材进行解读,使建模思想在教学中得到充分渗透。然后在教材中挖掘出更现实的建模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想要让学生对建模感兴趣,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建模过程。接下来是通过介绍一些生活化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处理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让学生在建模解决的时候,了解更多数学的价值效力,能够积极地去研习建模知识,最终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有所进步。

2. 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

在实际情况中,问题的情境设置是数学建模的起点,怎么样才能把数学问题抽象为生活模型?教学当中,需要一个能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并能最终实现,要不就无法成功建模了。例如树木栽种需要形成一条直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试着操作并从中找出问题,总结归纳出规律,进而帮助学生利用总结归纳出的规律解决问题,其中发现问题就是学生数学推理的过程。因此,让学生体验建模的过程是由简单的问题逐步转变到复杂的问题,利用总结归纳的思维方法,在复杂问题中找到可识别可利用的规律,教师如能正确使用它,便能让学生自己完成问题解决策略的构建,加深答题技巧的理解。

3. 完善建模体系,并对其进行教学延伸

建模是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重要工具组成之一。课堂教学时要把教材放在首位,这是因为里面有很多可用并且都很不错的资源,如简洁生动的例子和生活化的应用试题等,这些教学资源都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喜欢听乐意看的,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有很大的益处。课堂中把这些教材资源跟建模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将对教学目标大有益处。例如在教授四则运算时,教师使用教材中的水果和小动物例子进行建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实物作为建模素材,如书本的本数、窗户的窗户数或班级的人数等,促进学生课堂互动性的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 传授建模思想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 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认知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功能不健全,在认知能力方面基本处于感性体验,自身还存在各式各样的局限性。因此,建模思想渗透要与数学知识并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相适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在对新鲜事物存在好奇心理和好动的驱动下,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2. 数学建模教学的定位

研究怎么样注入建模思想并不是数学科目培育的目标,而是在于让学生不断地去接触、学习和运用建模内容,最终对学生的数理思维和题目解答能力有促进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人经历体验,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建模的具体过程,加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以达到更好的掌握数学建模,并不是要求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掌握更多的数学模型,以避免发生有顺序颠倒的情况。

3. 数学建模教学的双重性

在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抽象概括以实现数学建模,因此它具有简洁性和模式化的双重性,其中有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简洁性的表现,而思维固化,阻碍思维发散是模式化的表现。在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合理运用些简洁模式,避免固化对儿童思维的影响,妨碍学生健康身心的发展。

作者简介:

陈世军,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岐阳小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786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