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交往的影响研究综述

交往的影响研究综述

吴豹 郑娟

摘要:互联网普及率日益升高的今天,加强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互联网对城市青少年交往影响的研究已经很丰富了,但是就研究对象来说,对互联网和青少年交往二者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从研究视角来看,相当一部分研究还局限于现象的直观描述,其中社会心理学视角还得不到很好的强调;就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本文将主要分析互联网对青少年交往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论述在社会化、人格发展、网络学习、网络文化、网络犯罪及网瘾等多个领域涉及的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交往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交往

互联网对21世纪青少年交往的影响力度之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中国青少年这一重点领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和设备升级优化,广大青少年群体,尤其是超过2.77亿人的青少年成为互联网国度的“公民”,占整体“公民”的42.7%,在青少年总体的比例也达到79.6%,超过60%的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上的信息信任度等同于现实信息信任度。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含港澳台)就互联网对青少年交往行为影响所涉及的研究是包含多个方面领域的,尤其是在角色社会化、交往认知、人格形成、在线学习,以及青少年日常生活行为等多个研究领域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交往存在的大量问题。

过度地使用互联网使得当代青少年产生社会交往苦恼、暴躁、孤独、社交回避等严重问题。Kraut R等人经过长期的调查显示,互联网的过度使用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社会角色之间交流的减少和压抑、孤独等负面情绪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相关。Turkle S发现青少年不合理地使用网络,将会使得个人产生社会孤立、社交焦虑等行为。Weitzman G D认为互联网在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及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良影响,然而,网络也加深了青少年和父母之间的同伴关系。Swichert R J等人的大量研究发现,网络休闲、娱乐服务的使用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显示出正向相关性。

网络交往是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是以计算机、手机等网络交互设备为中介,以互联网络为框架的社交方式,是人的社会本性在虚拟世界的拓展和延伸。就单看技术而言,网络交往行为是虚幻的,但就彼此之间的交往过程来谈,网络交往又是真实发生的。Kathy S,Kraut R的调查研究显示,过度的网络交往将影响青少年们的正常社会交往。但是,Hall A S的研究则发现,对于现实交往中感觉不到重视的个体而言,往往用网络交往来替代正常的社会交往,从而弥补了生活中其他方面不足的满意感,这样看来,过度使用互联网又是一个良性选择。

针对青少年交往的研究来说,国外(含港澳台)学者的研究主要涉及的问题还包括:青少年群体Blog使用;比较不同文化层次下的网络文化研究;青少年学生与成年人在线学习需求的比较;青少年的社交网络关系状况;青少年虚拟在线交往的隐私问题以及青少年网络交往安全问题等。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既有的参考文献看,青少年交往问题是国内专家学者有关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并纷纷不同程度地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前期的一些学者研究了互联网环境下的交往对现实交往的冲击影响。卜卫、郭良等人指出,网络社会交往是青少年群体网络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李萍详细阐述了互联网在青少年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刘海涌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方式的变化。宁全荣认为虚拟交往是对现实交往的有利补充,强调了虚实两个层次的交往应该互动起来。有些学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程度加深,网络规则尤为重要,网络越轨行为层出不穷,甚至挑战传统价值观,我们越来越需要对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进行有效的正向引导。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学者们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网络交往的问题已经关注到了青少年网络使用的具体细节内容、互联网个人使用的服务偏好和病理性的虚拟畅游,从而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互联网对青少年交往的影响。潘佩佩对当代青少年大学生BBS虚拟交友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从虚拟交往的这种弱关系中可以发展现实中的强关系。雷雳等人研究发现分离-个体化中的吞噬焦虑通过青少年网络娱乐服务的偏好间接正向预测病理互联网使用水平。基于网络对家庭的不同程度的渗透程度,吴觉巧等人研究了网络使用对青少年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影响。李克研究发现青少年在使用SNS社交网站过程中,网络交往弥补了青少年群体现实人际交往的弊端,但却仍然不能替代青少年的现实正常社会人际交往。

另外,国内还有其他文献着重演技了互联网环境下交往中的垃圾信息问题、网络虚拟婚姻、网恋、网络诈骗、网络人际交往信任关系等主题,更早的文献可以追溯到网络交往兴起之初的相关探讨。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在过去的10多年里是国内外青少年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关于互联网对城市青少年交往影响的前期研究大多数都以不同的方式忽略了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真实情况,而且相当一部分研究还局限于现象的直观描述。实际上,威尔曼等人在早期分析虚拟社区交往时就明确提出虚拟社区是在个人社会网络意义上的社区;吉登斯等社会心理学家在更抽象的层面上提出了对晚近代社會性质的讨论。国内近期的一些研究中,这些情况已经开始逐步得到改变。潘佩佩开始应用格拉诺维特的“强关系-弱关系”这一概念工具;黄少华在描述网络交往的同时,也提出了社会关系网络分析的思路。

三、 结束语

在互联网普及率日益升高的今天,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有必要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互联网和城市青少年交往之间的关系。首先,从研究对象来说,后期研究应全面均衡地关注于互联网环境和青少年群体交往以及二者之间的青少年自我价值观这一变量因素。其次,从研究的视角看,研究者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开展研究,不再局限于现象的直观描述。也就是说研究将在社会的个体生存状态以及亲密关系的变革等视角下对互联网环境下的青少年交往行为进行探讨。最后,从研究的人群看,以往不少的文献对青少年的界定并不一致,导致许多研究成果适用群体受限。不同年龄的研究对象的生活状态是不同的,这一生理上因素对青少年交往心理有着实质性的影响。而且,年龄的不确定性涉及研究对象的成长时代背景,最终会影响到对研究对象态度和行为成因的解释。综上,国内外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恰当的理论基础和概念工具,所以我们可以在社会的个体生存状态以及亲密关系的变革等视角下,对互联网环境下的青少年交往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和解释。endprint

参考文献:

[1]曹立中,王萍.对“毕加索、居里夫人”现象的反思——基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视角[J].红河学院学报,2010,8(4):120-122.

[2]方奕.21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述评[R].和谐社会与网络中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6:347-361.

[3]李萍.网络与青少年人际交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6(2):33-35.

[4]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98.

[6]Yang Ping.Study on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Teenagers Network Crime[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Health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College of Law Beihua University,2011:1112-1115.

[7] Danesh.Comparing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e-learning between teenagers and people with more than 45 years old in Cyberjaya[R].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Education,e-Business,e-Management and e-Learning,Multimedia University,2010:432-435.

[8] Franzen,A.,Does the internet make us longly?[J].European Sociology Review,2000,16:427-438.

[9] G.Bente et al.Avatar-Mediated Networking:Increasing Social Presence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in Net-Based Collaboratio[J].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8(34):287-318.

[10] Reid,E.,“Virtual World:Culture and Imagination”,in Cybersociety: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M],edited by Steven G.Jones.Sage publication,California,2009.

[11] Wellman,Gulia.“Virtual Communities” in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edited by Marc A.Smith and Peter Kollock,Routldge,London,1999.

作者簡介:

吴豹,郑娟,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学院。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884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