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 要:瞬息万变的时代节奏里,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人们也意识到科学技术力量和教育的重要性,如今小学教育已涉及科学教学了,如何在这个阶段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积极摸索创新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有效方法

现在我们所拥有的生活水平已经和以前有着天差地别的距离了,科技在国家层面是综合国力的一种表现,在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里是一种具有使生活细节变得更加完美的一种“魔力”。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仅体现在我们密切的生活里,还有在工业生产等与我们密不可分的行为活动中。作为文化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素养在现如今的教育中也变得重要起来,其内容本质要求我们让学生从小就具有与其相适应的科学涵养以推进他们全方位的发展,接下来文章就科学素养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培养等进行了阐述分析。

一、 什么叫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说的就是让学生们拥有对科学的基本自我认知并且能够懂得该如何去使用或解决一些涉及科学知识的生活问题,以期方便自己的生活。科学素养的内在内容是随我们生活的时代而变化着适应着,这说明它并不是一味地停留在某一个时代阶段上,它的内容取决于社会的变化,所以它是多变的。有着怎么样的态度对待科学又或者是具有怎么样的精神和价值观来对待科学,这些对于科学素养来说都是最重要的,相比其次的还有科学能力、科学知识等等一系列组成因素。

二、 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科学素养的办法

1. 将科学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落实到细节

一方面来说,落实科学课堂是符合国家对课程设置的总体要求,也是保证学校开设课程保质保量的基本要求。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我国的科学课程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就必须开设并在课时方面也做出了相应规定。任何课程的教学首先都需要明确自己课程的本质以及开设理由,从而才能把握适合的教学方法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应该包括课外学习的部分,如果将课堂教育比喻成大树的根基,那么课外学习便是大树茂盛的枝葉,是一种延伸。活学活用才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并支持学生将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去分析日常生活上面对的一些科学领域问题。

2. 满怀耐性满足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扮演着知识的引导者,而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还是学生,这样一种相互的关系更是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形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进行互动而不是一味地教师在说,学生在听。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课堂有自己的看法和问题也不敢马上提出或者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对教学内容处于非懂似懂的状态不利于教学内容的传播,那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教师需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与学生多交流,去听他们真正的想法,对学生自己所提出的疑问甚至质疑,教师应该鼓励地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扼杀或者否定,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变得敢说敢问,慢慢的就善于提出更多富有价值的问题。孩子的好奇心都是比较脆弱的,需要用心去保护它们,倘若一味扼杀就无助于孩子们对真相的求知欲望。孩子对社会和很多未知事情都是充满好奇的,只有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才能让他们更快乐地进行学习,那么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方式又是怎样的呢?举个例子:“种子的萌芽”开展教学活动时,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种植经历来为这次教学活动制定可行的实验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多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彼此之间的经验,而后得出符合自己更加科学的计划。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向学生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如:我们将温度或者水这样的必要条件改变以后会产生怎么样的一个结果呢?或者你觉得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等等,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加强课本知识,也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思考力。如果学生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老师要鼓励孩子们与其分享失败原因并拿出方法解决,这样的引导作用就变得更加显著了。

3. 将课本知识和生活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探究

科学和生活是两块不能分离又密切相关的领域,它们都是相互影响的。只有能够应用在生活中的科学才是具有实用性的,而生活又是科学发展的来源。小学生所具有的思维比较单一认知能力欠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认识和理解等方面都是比较薄弱的,也正是由于小学生所具有的这些特点,这个阶段的科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将知识点与我们生活相融合来进行传授。无论是什么学科最终都要应用于日常生活,教学目的也比较相似,首先观察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再结合环境引导他们对生活行为进行科学研究,这样的知识代入感更佳,将会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自觉积极地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应该明确下来,不再一味坚持传统的教育方式,照本宣科或是追求卷面成绩,只有将课堂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会因为父母或者教师而被动地去学习。举个例子:在给学生讲述“浮力”相关概念知识的时候,不再是单纯地把课本概念念一遍给学生而是进行创新式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导,让他们研究讨论在怎么样的环境下我们才能让物体在水中漂浮起来,带着问题学生们可以各自组团讨论,进行相关的实验,经过动手过程后,学生明白浮力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冰冷的概念,加深其在学生们脑海里的印象。当学生有问题或者操作不当的时候教师要进行相应的帮助,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正是由于我们的生活上发生了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变化,使得家长以及社会对于这样的一门基础课有着不同以往的重视和认识,同时学校也深刻认识到这门课程给学生们带来的影响是长期长久有效的。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该从自身重视这门课程,只有重视了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传统固有的教育模式,多采取一些新颖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对课程更有兴趣,更好地去引导学生,以达到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国英.走进科学世界[J].小学科学,2017,3.

[2]雷德玲.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7.

作者简介:

张雅霜,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东园阳光小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922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