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给他一个支点他会精彩整个课堂

给他一个支点他会精彩整个课堂

摘要:

再次执教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军神》一课,引领学生们深入文本,精心设计教学,具体实施了:教学之前,预习铺垫;课堂教学中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研读、精读;由说到写,说写结合;课后拓展,深化教学。从而摆脱了以往教学此文总是不能尽如人意的“魔咒”,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预习;研读;说写结合;拓展

《军神》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教材。教材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元帅年轻的时候眼睛负了重伤,请沃克医生为他做手术,手术中他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剧痛完成手术,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的故事。

教学中,“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以前,我也多次教过这篇课文,每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费了很大的劲,结果还是收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学生的理解总是停留在浅层次的水平上,整节课也走不到文中所要表达的情境中去。现在,我又一次教学这篇课文,难道还会是和以前一样的效果吗?在学生还没有接触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在思索这个问题。到底该怎样摆脱这种“魔咒”,引领学生们深入文本,领会文本所要表达的刘伯承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呢?经过我的深入思考,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再加上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觉得效果很不错。现就我这节课的实际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触。

一、 教学之前,预习先行

刘伯承的故事距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有关战争年代的故事,学生们知之甚少。可是要想深入理解这篇文章,学生们还必须得对这段历史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对刘伯承这个人物要有一定的感知。所以,前置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课前布置他们搜集刘伯承的相关资料,学生对刘伯承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再来读课文,理解起来就降低了难度,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也更容易深入主题了。

二、 课堂教学,研读为根

最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有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我在思考该课教学重难点时,就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以这个主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 用心品读2~5自然段,圈画出描写刘伯承动作、神态、语言的关键词句,想想通过这些词句,你能体会到什么?

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潜心研读2~5自然段之后,很容易就找到了“坚决不愿意”、 “紧紧抓住”、“汗如雨下”、“竟”、“抓破”等关键词语。他们找得很准,但在谈自己体会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在面面相觑,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于是我适时出示了刘伯承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了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有了刘伯承的这句话,学生就能很快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发现,教学中就需要老师在孩子们研读、交流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给他们一个理解的支点,促使他们在谈体会的时候有自信的源泉。

(二) 默读全文,画出描写洛克医生态度变化的词语或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教学中,孩子们也能很快地找到“冷冷地”、“有些不悦地”、“愣住了”、“微微颤抖”、“擦着汗”、“吓了一跳”、“不禁失声喊道”、“亲切”这些词语。有了对刘伯承语言、动作关键词句的体会,说起沃克医生态度转变的体会来,学生们好像显得顺溜多了。他们有的说:“沃克医生之所以一开始对刘伯承冷冷地,是因为刘伯承没有说实话,沃克医生看出了刘伯承是一位军人,而他却没有说出来,沃克医生不知道自己救的将会是什么样的人。”有的说:“沃克医生愣住了,是被刘伯承镇定自若的表现感动了。”有的说:“沃克医生失声喊道,是因为沃克医生认为刘伯承这样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还能数清刀数,还能谈笑自如,太不可思议了,太让他敬佩了。”

(三) 说一说: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教学到这一个环节,因为有了前面孩子们充分地谈出自己体会的基础,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就容易多了。有的孩子说:要动手术了,他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要忍受刀割在自己肉体上的痛苦,这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痛苦,可他却硬是坚持下来了,这简直就不是“人”,而是“神”。

还有的说:在手术中,刘伯承肯定是咬紧牙关,紧锁眉头。他很痛。如此痛却一声不吭,然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忍受如此剧烈疼痛的同时,他还一直在数手术的刀数,三个多小时,足足72刀。这对于一个拒绝使用麻药的人该是多么漫长!又是何等的疼痛!可刘伯承硬是一声不吭,他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啊!这不是神是什么?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位军神!

(四) 写一写:刘爷爷,我想对您说。

如果说“说”可以使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军神”的含义的话,那“写”就是对这种精神的升华和内化。所以当学生说出“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之后,我就紧接着设计了“写一写”这个环节。希望通过学生的笔将本课所要在学生心里留下的印迹表达出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刘爷爷,我想对您说。

当堂的小练笔,既是对整节课学习的总结回顾,又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很好机会。孩子们在写的过程当中,对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力又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三、 课后拓展,内化为本

课后作业的布置,可以使我们老师树立语文教育观,并且注重知识的迁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能够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这一点,我给孩子们布置的课后作业是:

选做以下课外作业:

1. 搜集有关刘伯承的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2. 做一份革命故事专版的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

3. 搜集关于意志力的名人名言进行摘抄。

同样的课堂,同样的课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孩子会还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精彩。精彩来源于我们教师创设的一个个支点。这样的支点,我们在以后的课堂中应该多找一找,以成就孩子课堂中更多的精彩。

參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陈明珍,江苏省徐州市,双沟镇中心小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944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