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优化,课堂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已越加紧密,信息化教学早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出发,从为什么要整合、如何整合以及整合时要注意的问题三个角度展开随想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整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愈演愈烈,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一些变化,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既拓展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范围,也意味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培养,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得学生能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一、 为什么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课堂中

相较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现代教学鲜明的特点和优势。网络的普及给教学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库,人们可以随时从网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源。教师可以去查找优秀的教学资源,让课堂的内容更加充实。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上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教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硬着头皮听,他们基本上是没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话学生渐渐地就失去了学习兴趣,这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来彻底改变这种情况,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中来。多媒体提供了文本、图片、影像、声音等多种素材于一身的鲜活体验,而眼、口、耳、手并用,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实现教学互动,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增强了其自主性。

二、 将信息技術有效融入到语文课堂的实例探究

(一) 拓展渠道,丰富内容

现在是网络信息的时代,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早已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笔者就充分发挥了网络的功能,笔者在备课期间在网上搜集了与《开国大典》一课相关的图片、音频等资料,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看这些影像资料了解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通过了解当时事件的发生背景,了解为什么在课文的最后一段会特别提出说明在观礼台上还有外宾参加。学生阅读完资料,了解了天安门广场后,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笔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自己身处在当年的天安门广场上,想象一下当时的会场的布置是什么样的氛围。

(二) 突出重点,破解难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许多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难以应付,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的大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就成了课堂上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要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说文字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记叙得也很细腻,但对于这种极少见以及特别壮观的场面,学生理解起来仍是很费力的。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笔者事先在网络上收集了与圆明园相关的音频资料,笔者通过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音频资料,使得圆明园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通过信息技术,笔者把图片、影像、声音资料与《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高度结合,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了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教学流于形式,偏离目标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过程中,有许多教师的课件内容是照搬书本上的,知识将书本上的纸质文字及图片照搬到信息技术的平台上。这样的信息技术整合一点意义也没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呈现方式不同而已。教导信息起源是多渠道、多层次的,我们不能把信息技巧手段作为获取教导信息的唯一依附,不要认为在上课用到了投影仪、用到了PPT,就算是采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就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 教师的作用被弱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要对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把握。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教师习惯依靠电脑进行备课、做课件,这对于有些老师来说是一种有效教学手段,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是一种偷懒的教学方式,他们上课只是点点鼠标,播放点教学材料,然后做个总结,一堂课就算完成了。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把文章的朗读都交给了音响,笔画顺序交给了软件,问题答案交给了投影,这势必造成教学的机械化,使得课堂变得生硬,而教师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操作者,对学生起不到关键的指引作用。

(三) 对网络资源的过分依赖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经与学科整合非常普遍,对于新时代的老师以及学习者,互联网为他们进行资源的获得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和普通的学习者,既要充分利用网络上巨大的资料库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但是也不能完全依靠网络资源、不科学地依赖网络资源都会造成不良的学习后果。一些教师觉得网络方便,里面有很多自己需要的资源,可以全盘下载利用,便觉得“一劳永逸”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创新,非常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伴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它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对其研究还不够具体、完善,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努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特征来寻找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2][美]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等译.互联网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李林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结合的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成才之路,2009,29:10-11.

作者简介:路俊丽,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015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