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以生为本体验探究

以生为本体验探究

摘要:传统的理论说教和题海战术,不能让同学真正体验深入分析和探究的快乐,也无法生成认知体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实际体验和探究,全面参与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生成运用能力。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以生为本,引导体验探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以生为本;认知规律;体验探究

一、 引言

众所周知,传统的数学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定理推理和理论说教,然后留给同学们时间去做习题,通过题海战术来掌握知识。但是,长期式教育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此被动听课、做题,无法达成活学活用的教学目的。为此,新课改提出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要求数学课堂要以学生认知规律为核心,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去体验探究,从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如此方能全面体现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完成知识到能力的内化、迁移。鉴于此,我们结合教学经验从几个角度说一说如何以生为本,引导体验探究,提高教学效率。

二、 通过动手,实践探究

陆游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理论说教生成的知识是浅显的,而通过切身实践生成的知识才能有效转化成运用技能。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生活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数学教学不能只是给学生照本宣科讲理论,而是要注意启发他们敢于动手实践,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才能通过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数学素养。

就拿“相似三角形性质运用”一课学习来说。理论知识很简单,无非就是通过相似三角形性质来推算位置数。但现实生活不是习题,还需要我们去筛选有效的、可取得的数据。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实际案例,让同学们动手实践来掌握筛选有效信息的方法,提升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笔者在教学完这一节课时,没让同学们去沉浸题海,而是用手指着操场上阳光下的旗杆提问:哪位同学能用新学的知识测算出旗杆的高度呢?为了直观,我们可以带同学们到操场上实际考察,并启发大家动手画画示意图,思考怎样寻找有效数学量。最后通过画图、思考和讨论,有的同学就找到了解决方法:(如图),设AB为旗杆,其影子为BC,那边△ABC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随便找一个可测数据的短木棍DE,把木棍DE立在BC上并使其影子顶点与旗杆影子顶点重合,就得到另一个直角三角形EDC,这两个三角形很容易证明是相似三角形,然后根据其性质:DE∶AB=CD∶BC,就可以算出而AB=DE×BC/CD。通過这一个典型问题的解决,同学们就能掌握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测一栋楼的高度,一棵树的高度……达到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有效提升数学认知速率。

三、 抽象问题,归纳探究

数学逻辑性很强,有些数学问题,通过动手操作不太明显,需要通过深入思考和归纳推演进行来寻找未知量和已知量的数学关系,才能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能结合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综合调整教学方式,启发同学们寻找其中的数学逻辑关系,建立数学关系式(函数),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很多实际性应用问题都属于这一类,我们看下例:

有一家旅行社共50个套间,结合多年数据统计发现,套间单价最高每天180元时,就能住满。但是,每提高10元,就会空出一个套间。假如,每个套间入住需要支出成本是20元。那么,老板如何定价才能获取最大利润?

这样一捋顺逻辑关系式,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函数问题,最大利润就变成了寻求最值的问题。这就很看出当x=170时,函数最大值y=10890。因此,当房价定为:180+170=350(元)时,宾馆的利润最大(10890)元。

捋顺逻辑关系的思维探究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同学们只有掌握其中的数学逻辑才能寻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式,才能将抽象的描述转化成形象、直观的数学表达式,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是数学方法。

四、 灵活作业,回顾探究

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和补充。但是真正让学生走心增长技能的作业不是照搬课后题,而是要结合实际学情,整合出的灵活的兼具趣味和探究的综合型作业。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后,可以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背景来寻找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然后根据具体应用说一说轴对称在其中的作用。这样同学们就会深入了解知识,对轴对称图形有更广阔的了解,也为以后在实践中运用奠定基础。再如,学习统计知识后,我们可以让同学们统计家庭月开支,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统计图和数据分析。

通过实践、探究性的作业,让同学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他们用数学思维来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五、 总结

本文是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生为本,启发体验探究的心得体会。总的来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启发者。要想让学生提升技能,我们就要结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来整合教学内容,鼓励他们去体验和探究,如此方能这样才能体味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完善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金旭明.浅谈初中数学生本课堂构建模式[J].科学中国人,2016(2Z).

[2]刘德远.浅谈初中数学中生本理念的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2017,11(14).

作者简介:徐凤羽,四川省广安市,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悦来小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019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